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傣家墨刺     
在滇南红河岸边的傣族人身上,最能体现傣族特征与风貌的,除了那别具一格的短袖衣和统裙外,恐怕要数他们身上的墨刺了。一个不穿民族服装而身着汉族时装的傣家姑娘,你怎样判别她是傣族还是汉族呢?最便捷的识别办法,就是看她手上有无墨刺,当然,当今也有不少傣家少女、小伙已不刺墨迹,这又另当别论了。傣家传统上币论男女,大多在手上刺有形状各异的图案。以元阳县傣乡乌湾为例,就有把本人姓名、犁耙、蝴蝶、蜈蚣、八角花、三角形、十字形、米字形、圆形、条形、点状等等图案刺在手上的。傣家男女在自己手上留下什么墨迹,完全取决于…  相似文献   

2.
初次见到邵梅罕,她正与几位同龄的傣族妇女,在冬季暖暖的阳光下,围着藤桌剪纸。小巧的剪刀在折叠的红纸上轻灵地游走着,在闲聊笑语中,展开的红纸便呈现出了一副美丽的傣家劳作图,竹林、竹楼、稻田、小河、劳作的傣家人民都是那样惟妙惟肖。  相似文献   

3.
她虽然衣着朴素,语言朴实,但在当地群众中说句话却是响当当的。这位43岁的傣家妇女颇有威信,就连村里的重大民俗议事活动都少不了她,而妇女直接参加村上民俗议事,这在90%以上都是傣族居民的少数民族村寨是很少见的。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她为“热心肠的傣家女”,她就是临沧市第一届人大代表、永德县永康镇送吐村妇女主任金秀香。  相似文献   

4.
《今日民族》2013,(6):22-23
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遮哈村委会芒团村因盛产白绵纸而闻名,2005年芒团傣族手工造纸工艺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中华傣家造纸第一村”之美誉。  相似文献   

5.
刘红妍 《今日民族》2011,(12):44-46
如果你来到傣家做客,听到最多的就是傣族朋友对客人表达“如利金旺”的祝辞。而在傣语里,“如利金旺”就是好吃好在的意思。  相似文献   

6.
在傣家做客     
在澜沧江边。高高的棕榈树,椰子树,芒果树,菩提树,丛丛风尾竹,相互簇拥着,浓荫遮天匝地。轻风吹过,绿波荡漾,显露出一座座精巧美丽的傣家竹楼。  相似文献   

7.
建军节了,我陪公安部边防局的工作组到基层单位检查工作。寨子里,古木参天,绿荫蔽日,笔直的水泥路平坦整洁,郁郁葱葱的花草簇拥着傣家竹楼,芒果、柚子挂满枝头,还有一个非常有气魄的傣式大门,俨然是一幅令人陶醉的生态画卷。  相似文献   

8.
秋雨 《今日民族》2006,(3):51-52
椰风送爽,秋色如诗,走进西双版纳,在茂密的热带雨林里,在棕叶飘摇的竹楼里,在青翠的芭蕉树下,到处都能听到美妙动人的歌声:水一样的傣家姑娘,傣家姑娘,哎,美丽的西双版纳,西双版纳……西双版纳不仅是一个古老、神奇、美丽的地方,同时又是一个改革开放、多元文化与自然和谐共融的乐土,不愧为祖国西南边陲一颗璀璨的明珠。徜徉在民族风情的海洋里,带着极为好奇的心情,我有幸观看了被称为“超级歌舞秀”的西双版纳大型歌舞《勐巴拉娜西》(傣语意为“神奇美丽的地方”)。曼妙的舞姿、动听的音乐、梦幻般的灯光、布景,深深地吸引了所有的观众。她…  相似文献   

9.
张庆行 《今日民族》2006,(10):44-46
“有森林才会有水,有水才会有田地,有田地才会有粮食,有粮食才会有人的生命”。这是千百年来流传在西双版纳傣族民间的一句富有哲理的谚语,也是傣家人远古至今所尊崇并致力践行的生态观。凡到过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的人,没有一个不被那迷人的田园、庭院园林风景所打动、所陶醉。的确,西双版纳傣族村寨除了她那错落有致、别具一格的傣家竹楼和色彩艳丽、婀娜多姿的傣家服饰之外,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这生机盎然、青翠欲滴的村寨周围的林木、凤尾竹及各家傣楼四周的花草、果木了。这些花、木和傣楼经过傣家人的巧妙搭建、精心组合,构成了一幅幅鸟语…  相似文献   

10.
昆明翠湖边有一家老知青食馆。据说是老知青开的,生意一直火红,最早是楼下,然后扩展到楼上,藤椅藤桌,矮桌矮凳,傣家风味,还算地道,外地每有朋友来,我都要带他们去品尝一番。不为别的,因为在昆明要吃特色菜,傣味儿最具特色。  相似文献   

11.
<正>洁白且精致的雪花,婀娜多姿,犹如天女散花般地飘向大地,给寒冷的北方带来了纯洁的美丽。"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见证着草原的平阔。虽然这些美景引人驻足,但与之比较,我却更爱这春意盎然、瓜果飘香的西双版纳:婀娜多姿的傣家少女如茵的橡胶园高大  相似文献   

12.
傣家有句成语:“有摆(节日)要演戏,无戏不成摆”。这“戏”指的就是傣戏。 傣戏在德宏只有100多年的历史。1880年盈江土司刀盈廷让傣族知识分子将一些京剧、滇剧的剧本翻译成傣文,并由此将傣译内地剧搬上了舞台。  相似文献   

13.
澜沧江畔的版纳傣乡 1962年8月16日,由省委边委书记吴志渊同志率领的工作组一行5人前往西双版纳,走到小勐养就可以看到大片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那里有野象出没。路边出现了傣家竹楼。过了小勐养,前面就是澜沧江,远远看到景洪坝子是一片汪洋大海,原来是江水上涨,  相似文献   

14.
多彩的西双版纳日浓云南省省会昆明和西双版纳首府景洪市相距700多公里,过去长途汽车要走二三天,现在坐飞机仅用40多分钟。到那里的第二天一早,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刀先生就赶来自告奋勇当导游。刀先生是傣家末代土司的后代,50年代到北京上大学,毕业后回当地报社...  相似文献   

15.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规划思想的文化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的原始规划思想是多元文化的体现 ,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与二元宗教文化特色。在传统聚落原始规划思想中 ,凝聚着古代百越文化、傣族村社文化、原始宗教文化和佛教文化等内涵。研究其文化内涵 ,探索其演变规律 ,对科学规划傣族小城镇和发展傣家“乡村旅游”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傣族的土陶艺术李世清"傣族妇女特勤劳,能织善绣会制陶。"这是流传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一句民谣,说的是,傣家妇女不仅善于织锦缎、绣慢帐,而且精干用原始方法制作陶器。初识傣陶西双版纳自治州位于云南省最南部,与缅甸、老挝两国接壤。自治州首府景洪市距云南省...  相似文献   

17.
橄榄坝见闻(散文)王耘橄榄坝在西双版纳东部,有“绿孔雀尾巴”的雅称。此地海拔低,气候湿热,因而热带风情十分浓郁,一年四季天地间都是一片青翠嫩绿。据说从景洪沿澜沧江乘船至橄榄坝,可饱览傣家风情及秀美的自然风光。我们走的是旱路,汽车穿行在遮云蔽日的橡胶林...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一世纪旅游目的地李霞●傣家竹楼、蒙古帐篷、四合院与星级饭店、宾馆“争奇斗妍”。●“更上一层楼”:不再只看山、看水、看庙。●海陆空一起出动,“天堑变通途”。●中国式的夜生活粉墨登场。1917年,法国人在北京市城区的主要大道长安街旁建起一家西式风格的...  相似文献   

19.
聆听天籁音     
德宏各民族在发展的历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乐器也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葫芦丝葫芦丝是傣族乐器中最有影响,也最有代表性的乐器。葫芦丝的音色柔美悦耳,善于表现舒缓深情的曲子。因此,人们都说一听到葫芦丝的声音就想到傣家人,就会想到傣家的村村寨寨和那一丛丛婀娜多姿的凤尾竹。传统的葫芦丝结构单一,不分  相似文献   

20.
在我的印象里,西双版纳是这样的风景——充满热带气息的大森林,有竹林、竹楼,遍地是美丽的鲜花,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香味,沁人心脾。大象在漫步、蝴蝶在飞舞,傣家姑娘身着华丽的服饰翩翩而舞,裙边野兔嬉戏,远处孔雀开屏……这样的情景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我暗暗发誓:总有一天,我要去那里看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