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造》1959,(4)
中共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计中指出:"人民公社应当实行统一领导、分极管理的制度."这是人民公社管理的根本制度.人民公社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的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基层单位,同时又是社会主义政权组织的基层单位,是我国迅  相似文献   

2.
中国乡镇行政体制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 ,乡镇行政体制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但是 ,我国目前的乡镇行政体制存在着行政区划不合理、县乡关系不顺、管理方法落后等一系列问题 ,亟需进行改革。本文试图从基层政府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出发 ,探索合理调整行政区划 ,界定县政府与乡镇政府的职权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和工作方式的有效途径。(一 )乡镇行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1.乡镇行政区划不合理。 1983年 ,改革人民公社体制、恢复乡镇建制以后 ,各地在 90年代初期对乡镇规模已进行过较大幅度的调整。但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一些地方…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状况及改革与发展,是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的大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所关注的焦点和致力于解决的大问题。建国后我们党在领导农民完成土地改革,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实现了农业集体化,1958年又建立了集体化程度更高的人民公社,并认为“人民公社是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和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一种最好的组织形式。”1但是人民公社建立后,我国农业长期发展缓慢,步履艰难。“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  相似文献   

4.
《传承》2006,(Z1)
1958年3月成都会议上,中共中央对一些地方进行了超社界、乡界的生产协作表示赞赏,认为小社并大社,人多力量大,并通过了《关于把小型的农业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会后各地出现了小社并大社的热潮。8月,北戴河举行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议满怀信心地指出“:看来,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速度神奇的公社化运动决议公布后,农村人民公社化的高潮在全国迅速掀起。8月底,河南全省实…  相似文献   

5.
程毅 《求索》2012,(8):60-62
人民公社时期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演变脉络大体可分为肇始、曲进、兴盛和衰落四个阶段。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具有四个特征: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集体所有制是是其体制保障和经济后盾;运行成本较低;基本医疗需求的一致性。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在短时期内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与发展农业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矛盾;促进了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在人民公社制度和集体经济体制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大起大落"背后潜伏着极其深刻的冲突和矛盾,其历史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和反思。  相似文献   

6.
<正> 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对于今后十年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意义十分重大。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正处在(?)本解决温饱以后向小康过渡,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较大规模地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阶段。正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八中全会正确总结了十一届  相似文献   

7.
一、人民公社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型的综合性的人民公社不仅已经出现,而且已经在若干地方普遍发展起来,有的地方发展得很快,很可能不久就会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一个发展人民公社的高潮,且有不可阻挡之势。人民公社发展的主要基础是我国农业生产全面的不断的跃进和五亿农民愈来愈高的政治觉悟。在经济上、政治上、思想上基本上战胜了资本主义道路之后,发展了空前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创造了可以基本上  相似文献   

8.
●面对体制转轨、社会转型,乡镇管理体制不适应的问题相对突出,需要通过改革加以调适。现行乡镇管理体制不适应转轨时期的农村经济管理要求。自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以后,从人民公社脱胎而出的乡镇政府,沿袭了人民公社时期直接管理经济的模式,仍然是政企不分。乡镇政府经济职能仍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经济管理要求,存在着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的问题。现行乡镇管理体制不适应转型时期农村社会管理要求。一是功能不适应。一方面传统的农村管理功能依然存在,但在整体上呈逐…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的发展,大约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了,到目前为止,它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早就科学地预见到人类在消灭资本主义制度以后,一定要首先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然后再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人类最美好、最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0.
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是马克思后期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理论的最重要的贡献。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和论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论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对共产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原则作了全面阐述。马克思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阶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国家、精英和公众之间的社会资源不同配置方式来看,我国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经历了乡绅管理制、人民公社制到村民自治的演变。乡村社会结构中自发生成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兼具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双重属性,其职能也实现了从经济职能到兼顾社会管理职能的拓展,成为嵌入农村社会管理格局中的重要一极。要提高农村社会管理科学化,必须从国家、社会、公众三个层面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环境,建设农村社会管理格局中社会协同、公共参与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一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人民公社管理体制的解体以及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在新旧体制交替转轨之际,并不是任何变化都是会人振奋的,与之相伴,也出现了一些会人焦虑的新问题,其中,原来的社会秩序被打乱,而新秩序的建立又远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这种不同步与错位导致了农村社会在某种程度上的失控和无序。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3.
<正>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责任制的推行,农村非农业化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崛起,以及国家权力下放,农村权力结构出现了多样化模式.其中以近年来村委会建设为代表的、村民自治为核心内容的新型权力结构日益凸现,展示了农村民主化的良好前景.村委会的出现是农村经济民主化的要求,又为农村政治民主化创造了条件.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实行的是人民公社制度.人民公社集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于一体,是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组织.作为基层农村权力结构的生产大队隶属于人民公社,而生产大队的权力又集中在党支部手中.这种权力结构的形式不是中国经济基础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是“以政治运动以及党的决议形式来推动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14.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管理体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建设农村的和谐社会。农村稳则社会稳,农民安则社会安。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是摆在我们全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创新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管理体制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一、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必须改革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完善乡村社会治理机制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农村社会矛盾出现了新的变化,农村社会进入了“矛盾凸显期”,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乡村社会治理机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特别是人民公社时期,生产大队和生产小队是农村管理的基本单位,整个农村社会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农民群众按照…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在改革开放20周年之际召开,全会以研究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为主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关系我国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我国农村改革已经走过了20年的光辉历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带来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变化。这场伟大变革,带动和促进了国家的全面改革,进而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保持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决定》总结了农村改革20年的基本  相似文献   

16.
"运动"和"理念"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理论的双重规定,然而现当代政治实践的发展使得共产主义的双重规定之间出现了疏离和分裂,尤以苏东剧变以后弱化"理念"转而强化"作为运动的共产主义"为甚。社会主义运动的低迷不振被误认为昭示了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在实践中落空,这一政治实践所导致的深层困境要求对共产主义理论进行深度解读。共产主义不仅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也不仅是美好社会的代名词,而应该是二者相统一的社会状态。以"运动"规定为基本原则,确立批判和改造现存的观念,为共产主义非乌托邦性奠定了基本的思想前提;以"理念"规定为价值目标,共产主义则提供了用以评判人类进步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中国农村社会,以血缘关系作为主要的维系纽带,在与国家的相对分离和互动发展中形成了自我运行的格局体系,体现了贫困落后和稳定坚固的双重性质。以否定人民公社的高度组织化和恢复农民家庭的生产职能为逻辑起点的农村改革,使农村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然而,现阶段的中国农村社会,其政治稳定性仍取决于各种新旧变量的交叉互动:(-)经济的稳定发展是政治稳定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市场作为农村社会新的联结纽带,把农村与外部社会联结为一个整…  相似文献   

18.
昔日的辉煌上世纪60~70年代,在人民公社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合作医疗曾经是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形式。合作医疗以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为主体。赤脚医生作为中国农村卫生的三大法宝,曾经大面积取得成功并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农村合作医疗在这一阶段取得空前的辉煌。进入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农村合作医疗由辉煌走向衰落。时隔二十年,广大农民仍期待着昔日的辉煌重现。为何举步维艰我国卫生资源存在分布极端不合理的现象。卫生资源主要分布市区,县城占据一定数量,而乡镇所占的比例简直是微…  相似文献   

19.
新疆农村牧区的改革经历了艰难曲折的16个年头。从所有制关系上看,在完成集体所有制的人民公社体制的改革后,200多个国营农牧场以及兵团团场又相继推行了大农场套小农场的经营体制。这就增加了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但是,改革无论多么曲折复杂,因为它以市场为取向,符合广大农牧民的心愿和当地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因而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我国确定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在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行政村、家庭、农民队伍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思想道德文化建设,要立足两个转变,适应新的变化,抓好三个层面,形成抓村带户促民的新格局。行政村建设—农村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重点行政村是我国农村社会的基层单位,没有村的全面发展就没有农村的全面发展。行政村作为农村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层面,是由行政村在农村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行政村有基层党组织和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上承乡镇,下联千家万户。行政村的思想道德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