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是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30周年。30年前,1979年7月1日,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出席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代表们经过郑重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正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和作为七个重要法律之一的地方组织法,规定县级和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这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的规定,在1982年宪法中重新得到确认。  相似文献   

2.
随着各地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已有多个省市制定了相关地方性法规或地方政府规章。在地方立法中,哪些内容只能由地方性法规规定?哪些内容可以留待政府规章予以完善?各地方呈现出诸多不同,说明实务界对此存在不同理解,抑或是这两个问题根本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在任何一个立法工作的细节当中,坚守宪法和法律关于立法权限界分的规定,对于树立法治权威和立法活动自身的威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地方立法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法法》以基本法的形式对我国立法体制进行了统一的规定,一般地方立法因之形成了新的体制,但在立法权限划分等方面还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明确地方立法的合法性、空间性和冲突性是完善地方立法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宪法对地方各级法院的归属规定得比较模糊,而《人民法院组织法》将地方各级法院按照行政区划进行设置,并规定法院人员由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并受其监督,《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政府组织法》也对此作了相应规定,加之地方各级法院的财政、人事等归属于地方,因此,长期以来我国地方各级法院被视为地方的法院。本文基于宪法123条,通过对宪法文本相关条款的整体解释,以及法院在宪政秩序中作为纠纷的裁判者、法制统一的调适者和人权保障者的学理分析和在当代中国司法功能的变迁、法院体制的滞后、法官理性的受制等现状的分析,得出地方法院应是中央的法院之结论。  相似文献   

5.
民法典没有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变通规定制定权,产生的法律后果不是形成“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冲突,无需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裁决。“法源冲突论”的判断基础——民法变通规定是授权立法,存在形式和实质上的缺陷。民法变通规定立法变化产生的后果是法源变迁,即民法变通规定的表现形式和直接产生根据都发生了变迁,形式上会逐步融入自治法规,其直接上位法基础变迁为立法法,这一法源变迁的理论根基是我国独特的宪法实施方式和“优惠照顾”政策理论。民法变通规定的法源变迁理论可以扩大到整个民族自治地方法律变通规定体系,最终能够起到统一法律位阶和完善法律监督的客观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离不开国家、地方和高校的共同努力.国家、地方和高校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非均衡性和地方化是中国地方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规定了地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地方高等教育可以采用稳健型发展战略、特色化发展战略、跨越式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论民族自治地方行政许可的设定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许可法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可以设定行政许可,根据立法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地方性法规不包括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因此,民族自治地方的条例没有行政许可的设定权,然而,就立法权限而言,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权要比非自治地方的立法权要充分得多,它是自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体现,因此,应当具有行政许可的设定权,至少也要能够作变通或补充规定。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地方组织法和立法法的规定,三类“较大市”人大及常委会具有地方立法权。珠海拥有经济特区立法权和较大市立法权,自1996年有立法权以来,持续有力的地方性立法在珠海经济与法制建设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区建立三十年来,珠海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也为走科学发展的特色之路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9.
执行性地方立法是指有立法权的地方国家机关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或上位法的规定,对法律、行政法规或上位法的规定作出适合本行政区域实际需要的深化、细化和补充而制定地方性法规、规章的行为.要制定出良好的地方性法规应当确定地方立法的良法实体标准和形式标准.执行性地方立法良法的实体标准包括以人为本的标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准、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的标准、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标准.执行性地方立法良法的形式标准包括地方性标准、执行性标准、依据性标准、可操作性标准和简明性标准.执行性地方立法可以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不适合时代要求的上位法作出创新性规定,但其范围限于弱势群体权益保障、公权力限制及公务员管理和社会公益保护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划分,在联邦制和单一制国家有不同的模式。我国现行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划分,具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在进一步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职责和权限基础上,完善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的宪法和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保障依法治教,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我国教育法律体系初步形成。但是,由于各地教育发展水平不同,具体教育状况存在差异,而国家层面的教育立法侧重原则性的规定,因此,加强教育地方立法,可以有效实现依法治教,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目前在我国教育地方立法中,法律责任的设定存在问题多多,探讨教育地方立法责任设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负债规模越来越大,并呈现出逐年上升和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地方政府的高额负债和偿还能力的普遍不足加大了地方政府自身的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防范与治理地方政务债务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建设法治中国的今天,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地方政府债务的法律治理.通过落实宪法与行政法现有规定并完善税收法律和建立房产税等相关法律制度,运用法律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相似文献   

13.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对我国地方政权组织体制作出重大改革,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这是我国政权建设的重要进步,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大发展,是一项彪炳史册的政治体制改革之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4.
群众参与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评是指,广大群众以及群众组织在国家法律范围内,依照法律的规定和程序,通过一定的渠道参与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的考评,从而对其产生影响的过程。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评群众参与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类型。群众参与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评是增强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合法性的主要途径、沟通地方政府领导干部与社会公众关系的重要桥梁、改善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评的有效手段、促进群众参与制度化的有力引擎。  相似文献   

15.
自《立法法》实施尤其是2003年人大换届以来,河北省先后制定了《河北省地方立法技术规范》、《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的若干意见》、《河北省地方性法规询问答复办法》、《河北省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报批工作程序》、《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工作规定》等,以及各项操作机制,有力地推进了我省地方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地方立法在我国立法体系中占有不可缺少的位置,并且在整个国家法制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地方立法在表面繁荣昌盛的背后,隐藏着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缺乏立法程序上的监督机制,结果导致立法质量不高,纠其原因在于地方人大对地方政府的监督不力、全国人大对地方人大的监督无力以及没有完整严密的事后监督制度.因此应在我国地方立法程序中规定立法后评估制度和复决制度,以解决上述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没有制定统一的《公益征收法》,关于集体土地征收补偿范围没有明确规定.补偿范围与补偿标准是决定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总额最为重要的因素.各地已有关于集体土地征收的立法,梳理分析这些地方立法文本中关于补偿范围的规定,总结地方立法文本中补偿范围与不予补偿范围的规定.找出地方立法文本规定存在的问题,包括补偿范围立法模式问题、补偿范围过于狭窄问题、土地承包经营权独立补偿问题、房屋独立补偿问题以及迁移费应予补偿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美国加州爆发的政府破产危机,除去直接的经济危机影响外,还有其内在的体制因素,即联邦、州和地方三级财政体系和以破产重整计划为核心的破产法规定。相应地,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困境亦与中国混乱的财政制度和相关法律的欠缺紧密相关。美国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应对地方政府财政困境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县级以上地方人大行使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里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以及它们执行情况的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  相似文献   

20.
地方民主与公民参政的法定化制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形式,但长期以来,有关这方面的立法比较滞后;现实生活中,公民行使民主权特别是直接民主权缺乏法律保障,参政形式比较单一。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丰富民主形式”的要求,应研究实行地方民主,特别是直接民主的有益形式,建立健全地方民主和公民参政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