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补偿金是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由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支付给劳动者的带有就业保障性质的补偿金。《劳动合同法》在第四十六条至四十七条规定了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和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根据《劳动合同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目的,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将是常态。同时在劳动合同终止时,附条件支付经济补偿也被劳动合同法最新创设。  相似文献   

2.
《先锋队》1997,(2)
合同期内,在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阳泉读者张刚问:合同期内,在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太原市北城区劳务市场明鉴答:《劳动法》第二十五条对这一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  相似文献   

3.
27.在哪些条件下,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必须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必须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法定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1)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固定  相似文献   

4.
《实践》2008,(5)
问:在其他情形下,劳动者可否解除劳动合同?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  相似文献   

5.
《实践》2008,(5):35-35
问:在其他情形下,劳动者可否解除劳动合同?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  相似文献   

6.
依据规定,公司如果能够证明员工符合以下七种情形,可以解除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5.因《劳动合同法》第26条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即劳动者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行为导致劳动合同无效;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7.劳动者因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或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的.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某单位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在约定试用期中,员工要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提前一个星期通知单位;而单位在试用期内却可以随时无条件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请问,这样的约定合法吗?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是什么?请给予解答?  相似文献   

8.
1.《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劳动合同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相似文献   

9.
《正气》2000,(6)
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1.劳动合同期限;2.工作内容;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4.劳动报酬;5.劳动纪律;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此外,当事人可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解除劳动合同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内的;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3.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劳动者的权利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08,(3):38-38
问:劳动合同是否必须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签字才能生效?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后,劳动合同才能生效。  相似文献   

11.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去年9月曾以签订和执行劳动合同等内容为重点开展了劳动法执法检查。检查发现,现在许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短期化倾向明显,大部分期限都在一年以内。原因主要是用人单位为了尽可能降低解雇成本,将合同期限缩短使之到期自然终止,以避免解除劳动合同时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因为按照现有劳动法的规定,只有解除劳动合同时才支付补偿金(见1月10日《法制日报》)。劳动合同短期化,会使劳动者缺乏职业稳定感,步入“下岗再就业,就业又下岗”的恶性循环的怪圈。会造成企业职工缺乏互信,使劳动关系不稳定,劳动者怕失业…  相似文献   

12.
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1.劳动合同期限;2.工作内容;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4.劳动报酬;5.劳动纪律;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此外:当事人可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解除劳动合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内  相似文献   

13.
博识文萃     
劳动部日前发布了《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 该办法对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作了明确规定,规定用人单位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赔偿劳动者损失。它包括:1.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即招用后故意不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以及劳动合同到期后故意不及时续订劳动合同的。2.由于用人  相似文献   

14.
法律信箱     
第一种类型属于过失性辞退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随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5.
换工作不是大事, 但是如何离开原单位却是一件大事. 很多劳动者不懂, 认为无非就是换一个地方工作而已, 怎么走,真的重要吗? 很重要! 辞退、离职和自离有哪些区别? 一起来看看: 1辞退 辞退是指用人单位方面提出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用人单位辞退员工时,员工最后一个月的工资结算应该足额支付,干了多少天就要拿多少工资.  相似文献   

16.
2001年9月2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对劳动者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的个人所得税问题,作出了以下规定:①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法》适用事业单位《劳动合同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相似文献   

18.
咨询台     
劳动合同的试用期为多长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 ?答: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劳动者一般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①在试用期内;②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③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提供劳动条件的。   什么是贪污罪、受贿罪 ?对贪污犯和情节严重的受贿行为如何处理 ?答: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  相似文献   

19.
劳动与维护     
用人单位应当对有毒作业的劳动者进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对离岗时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这是日前开始施行的《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作出的规定。  相似文献   

20.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使劳动争议与仲裁案件大量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不仅使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的劳动关系更加明确,也为稳定劳动关系、改革劳动制度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实施《劳动法》过程中,应不断完善立法,加强对劳动者的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