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次对缔约过失责任作了规定。缔约过失责任的理论基础应是诚实信用原则。对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应注意其与侵权责任竞合,注意违约责任与缔约过失责任的区别,对《合同法》第42条中“其他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的界定,以及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  相似文献   

2.
徐英霞 《工会论坛》2008,14(4):133-134
合同自愿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是《劳动合同法》的两大基本原则,体现了《劳动合同法》的精神和价值所在。合同自愿原则以个人为本位,鼓励劳动者积极地利用合同实现自我意志;诚实信用原则有“帝王规则”之称,以社会为本位,要求劳动者在尊重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实现自已的利益,对合同自愿原则起着矫正作用。二者互为依托,取长补短,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共同推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构建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试论后合同义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同法》将合同关系作为动态发展过程予以调整,将诚实信用适用于合同关系的各个阶段,科学地规定了后合同义务。此义务有告知或通知义务、协助义务、保密义务、忠实义务。但《合同法》没有规定违反后合同义务的责任,有必要从理论上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合同法》将合同关系作为动态发展的过程予以调整,将诚实信用适用于合同关系的各个阶段,科学地规定了后合同义务。此义务有告知或通知义务、协助义务、保密义务、忠实义务。但《合同法》没有规定违反合同义务的责任,有必要从理论上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合同的附随义务是相对于合同的主义务而言,是合同的标的、价款等主条款以外规定的或法律规定的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第九十二条规定:“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其设立的目的在于一是促进实现主给付义务;二是维护对方的人身或财产利益。违反附随义务与违反给付义务一样产生违约责任。  相似文献   

6.
当前,构建劳动缔约过失责任制度很有现实必要性。鉴于劳动合同与民事合同之间的差异,在我国未来劳动合同法中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构建中,不能将《合同法》中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相关规定照搬过来,劳动合同缔约过失责任中的主体、适用范围、归则原则、赔偿范围及责任承担方均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后,尽管争议不断,但是在司法实践中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解释与适用,而不是使其流于形式,从而损害法律的权威性。作为一部规范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合同关系的重要法律,《劳动合同法》中配置了大量的义务条款,从解释论的角度对这些条款加以阐释和解读,对有效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妥善解决日益增长的劳资纠纷、切实发挥《劳动合同法》的法律效力,都显得极其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8.
199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开始实施。纵观整部《合同法》,可以看出,诚实信用原则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合同法》的灵魂。同时,诚实信用作为《合同法》的基本原则而受到重视,也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了稳定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确立强制续签制度、禁止约定终止条件制度、收紧法定解除制度“三管齐下”来严格控制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解除。通过立法推进框架下考量解除的演进,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协商解除,劳动者单方解除,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客观不能及经济性裁员五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解除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我国《合同法》明确诚实信用原则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从合同的订立到合同履行完毕,诚实信用原则规制合同交易的全过程。但要在实践中正确适用诚实信用原则,还需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