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韦筑  霍庆涛 《当代贵州》2010,(11):48-49
“怎样才能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安顺市镇宁自治县六马乡烂田村党支部副书记龙开国说,“作为党员,要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当好村民致富带头人很关键。”  相似文献   

2.
宽敞的城市街道上,车流如龙,忽有车辆平地而起作低空飞行,俨若飞机,忽又有飞机平稳降落按道行驶,全如汽车;平静的港湾水面上,千帆竞渡,忽见车辆急驰而来,俨若舰船,忽又见船只登陆,飞奔而去,全如车辆……某日如见如此“飞车”和“车船”,你或许会认为是在看好来坞的科幻大片,或者怀疑是否在梦里。其实,这些从《黑猫警长》到《007》中曾令我们兴奋不已的神奇景象,不久即将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多民族的贵州,大力开展“抢救民族文物”活动,征集了数以万计的民族民俗文物,并利用旅游线上经过维修的文物古迹,建立了以展示黔山风情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窗口——系列专题博物馆,其中,“龙文化”有关的展品极为丰富。贵州因此被人誉为“龙文化之乡”。 贵州龙陈列室中的“龙文化” “龙”,有生物龙与精神龙的区别,两者的外形与内涵不一样。前者属于生  相似文献   

4.
叶公好龙的故事,妇懦皆知,传为笑谈。“叶公好龙而非龙”,却能使堪称万物精灵的龙为之感动,并虔诚地来到人间,空受一场戏耍。从这个意义上讲,把叶公好龙称为叶公“戏”龙,倒是很恰当的。 叶公“好龙而非龙”,与其说是兴趣爱好,毋宁说是别有所求。或者说,“好龙而非龙”,正是其潜心钻研、猎取虚名借以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学问”。遗憾的是,龙却不辨真伪,为表面现象所迷惑,轻信而导致盲动,盲动而招致失落。这实在是一种教训。 叶公之流,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受其迷惑,被其  相似文献   

5.
领导干部由于所处地位的突出,常会陷入各种“包围”之中。许多领导因“围”而疲、因“围”而怨,也有一些领导身在“围”中不知“围”,甚至乐于被“围”、离不开“围”,最终因“围”而误,因“围”而败。基于这种环境,对领导干部而言,“识围”、“辨围”、“突围”,当是必修功课之一。  相似文献   

6.
党建“花”开产业链 寿光市化龙胡萝卜产业党总支、田马镇洋香瓜党支部、青州黄楼花卉产业党总支、昌乐尧沟西瓜党支部……当听到这些陌生的党组织名称时,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新气息。在潍坊市农村,以产业命名的基层党组织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7.
龙眼     
龙的眼睛是什么样子的 ?宋人罗愿的“九似说”有两个版本,一言龙“眼似鬼”,一言龙“眼似兔”。我倾向于后者,觉得那个“鬼”字,很可能是“兔”字的笔误。因为龙的其它“八似”,似的都是驼啊鹿啊蛇啊鱼啊鹰啊等等,总之是自然界中活生生的动物,怎么惟独眼睛要似一个谁也没见过的鬼呢 ?鬼眼是什么样子 ?谁能讲出个一二三 ?兔眼就不同了,比较圆,也亮一点,还汪着一包水。要说有什么缺点的话,就是还不够大,光波中的柔顺多了些,威猛几乎看不到。   于是,有人说龙的眼睛应该像虎,虎眼不小,威严有王者之气;有人说龙的眼睛应该像…  相似文献   

8.
“飞人”一词,《辞海》注解“《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谓有圣德之人得居王位”。飞龙比喻帝王。唐代李白《答杜秀才五松山见赠》诗:“敕赐飞龙二天马,黄金络头白玉鞍。”飞龙又为御厩名。历古以来对龙的崇拜,对龙的话说那更是云云总总,不胜枚举!龙的艺术品对“江北一怪”——武微波先生来  相似文献   

9.
慈溪位于东海之滨,东离宁波60公里,北距上海148公里,西至杭州138公里,是杭州湾地区上海、杭州、宁波三大都市经济金三角的中心。慈溪历史悠久,秦代设县,古称“句章”,公元738年,因东汉董黯“母慈子孝”传说而得名,始称慈溪。境内“二山一水七分田”,平原大部分因海涂围筑而成,是一个典型的围垦和移民城市。  相似文献   

10.
张柟 《理论文萃》2000,(5):38-45
雄赡浩博的“龙文化”以其独特的风神韵骨弥纶中华、赫奕天下。其博大,几乎可以囊括一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其精深,似乎可以切到民族文化的血脉、民族精神的魂魄。试论“龙文化”,虽总是有“书不尽言”而“欲说还休”的惶惑,却还是按捺不住“欲罢不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中国龙的现代腾飞挥毫泼墨。  相似文献   

11.
《新湘评论》2007,(2):43-43
慈溪位于东海之滨,东离宁波60公里.北距上海148公里,西至杭州138公里,是杭州湾地区上海、杭州、宁波三大都市经济金三角的中心。慈溪历史悠久,秦代设县,古称“句章”,公元738年,因东汉董黯“母慈子孝”传说而得名,始称慈溪。境内“二山一水七分田”,平原大部分因海涂围筑而成,是一个典型的围垦和移民城市。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不少县乡村,无论是抓粮食生产,还是搞经济作物种植,都喜欢在大路旁进行!君不见:样板田、示范田定在路旁,生态农业开发、经济作物种植放在路旁,指挥田、高效田摆在路旁,农田基本建设现场设在路旁……农民把路旁的这些田块戏称为“门面田”、“政绩田”、“升官田”,把这类工作叫做“门面工程”,因为它是干部的“脸面”,是干部的“丰碑”,是干部晋升的“电梯”,是罩在干部头上的“光环”.  相似文献   

13.
说“龙”     
快乐大叔 《党课》2014,(19):96-98
在中国古代,皇帝称为“真龙天子”,皇帝的座椅称为“龙椅”,在皇宫各处都装饰着龙的形象。用“龙”字做姓名也很常见,如《三国演义》中的武将赵云,字子龙,称“常山赵子龙”。更有地名:龙口、龙山、龙海、龙岗,还有龙首山、龙首关、龙门山、龙虎山,等等。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老龙头”,中国最长的界河是黑龙江。在民间,人们也喜欢在家里装饰龙。  相似文献   

14.
从战乱不息的阿富汗飞往“7·5”事件后的新疆,在外界眼中是一条十足的“敏感航线”。8月9日开通的“喀布尔一乌鲁木齐”航线,首航即遭遇“炸弹”风波。飞机原定于当地时间9日下午4时30分起飞,但直到下午5时45分,飞机才允许乘客登机。原来,飞机起飞前接到了安全警报,说有恐怖分子混上飞机,并携带有炸弹。而这推迟起飞的一个多小时,就是用于紧急安全检查。这一切,机上的170名乘客全然不知。飞机起飞大约1个半小时后,乘客被通知:飞机因技术原因必须返回喀布尔。  相似文献   

15.
你说我说     
“龙”(dragon)在中国和西方都出于臆想,但西方“dragon”的形象比中国“龙”差多了。  相似文献   

16.
你说我说     
《学习导报》2012,(4):62-62
“龙”(dragon)在中国和西方都出于臆想,但西方“dragon”的形象比中国“龙”差多了。  相似文献   

17.
丰田 《先锋队》2010,(10):62-63
飞机失事后,人们会千方百计地寻找黑匣子。那么,黑匣子究竟能告诉人们什么呢?飞机上通常有两个黑匣子,学名分别叫“飞行数据记录仪”和“机舱话音记录器”。前者主要记录飞机的各种飞行数据,包括飞行姿态、飞行轨迹、速度、加速度、航向以及作用在飞机上的各种外力等。  相似文献   

18.
文化大观     
“龙的传人”要没?从古到今,龙一直作为中国形象的代表性标志而被中外普遍认同,中国人也以“龙的传人”为自豪。然而,“龙”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龙”的形象往往让那些对中国历史、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由此片面地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由此,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吴友富说,西方世界对东方文化认识有偏差,重塑国家形象品牌时,应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元素。他还说,重新建构和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形象品牌已正式列入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龙有可能不再是中国形象的标志,消息一出,立即引来反对…  相似文献   

19.
《保密工作》2024,(2):48-49
<正>甲辰龙年,龙行龘龘龙,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千百年来,龙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瑰宝和历史积淀,汇聚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如今,在古人眼中上天入海、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龙”,纷纷化身为大国重器,守卫神州大地,在展现我国科技实力的同时,充分彰显出中华民族锐意进取、勇往直前、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20.
在风暴中“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各地红卫兵要免费坐飞机“串连”,在机场静坐,示威,拦截飞机。抓捕各省市到北京开会的“走资派”,围攻外交官。还有人提出要在飞机上搞“红海洋”,不管中国人、外国人,一律要在上飞机前或在飞机上念“语录”,甚至跳“忠”字舞。各地来的学生到民航总局办公大楼串连搞“四大”。总局内部的“造反派”今天揪这个,明天揪那个,领导干部谁也不知道自己哪一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