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9年12月30日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指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这段文字十分明确地讲明了,在我们这样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人们对什么是“执政党”,什么是“参政党”,以及它们之  相似文献   

2.
对于民主党派是参政党,绝大多数民主党派成员是赞同的,并能自觉按照参政党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发挥作用。但也有极少数成员对于参政党的含义有不同理解,认为参政党就是“参与执政”,是“亚执政党”、“次执政党”,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是“联合执政”等等。这些错误认识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将参政党等同于执政党。显然,这些认识混淆了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区别,在政治上是十分有害的,应予以澄清。首先,从政治概念看,民主党派不是执政党。从一般意义上讲,凡负责组织政府并通过政府贯彻本党政策的政党,都是执政党。而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  相似文献   

3.
1990年1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明确规定:“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确认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是对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所占地位的科学概括,完全符合我国党派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对民主党派参政党地位的形成确立进行具体的历史考察,将有助于加深对我国多党合作历史发展的认识,有助于在新的历史时期进…  相似文献   

4.
最近,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在自治区党委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保持和谐的政党关系,执政党与参政党要努力做到“三诚”。第一是真诚,即执政党要真诚相依,参政党要真诚相助。第二是坦诚,执政党与参政党要坦诚相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在中国能否实现党际监督,特别是参政党对执政党的监督,需要执政党和参政党形成“互相监督”的认知意识;更重要的在于参政党权力和地位的确定以及党际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6.
政党领导制度化是执政党的一条重要的执政规律。中国共产党要走政党领导制度化的道路必须明确政党领导制度化的标志,总结政党领导非制度化的教训,实现党的领导法制化、党政关系制度化、党内关系规范化和执政党与参政党关系科学化。  相似文献   

7.
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作为民主党派成员就要加强学习,加深对参政党的性质、地位、职能和历史使命的认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还要将理论学习与实际相结合,在参政党工作的实践上勤思考,下功夫。笔者根据自己加入民主党派多年来学习和实践的体会,谈谈作为民主党派成员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几个关系,供党派同志特别是新同志参考。一、正确认识参政党与执政党的关系,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民主党派成员,首先要了解中国的政党制度,正确认识民主党派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知识窗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杜文黎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既是政治上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也是亲密合作的友党关系。这种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关系,根本不同于西方国家那种执政党与反对党、在朝党与在野党互相倾轧、互相斗争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是坚持和发展我国多党合作的关键,必须注意几个方面: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相似文献   

9.
一、在政治上,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角色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项制度界定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是参政党,参政党接受执政党的领导。这种位置界定是十分明确的。但在实际生活中,有这样两种似是而非的理解:其一是:“参政参政,就是参加执政;‘参政’即为‘参加执政’的简称”;其二是:“参政,就是参加国家政权;参加国家政权,就是参加执政”。这两种理解虽然在形成上微有不同,但其实质是一致的,只是后一种理解在“参政”与“参加执政”之间用“参加国家政权”作了一个过渡。这两种理解都是错误…  相似文献   

10.
统战资讯     
[理论] 民主党派应当 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两者在性质、地位和作用上是有区别的。民主党派是政治联盟性质的参政党,决定了它对成员的要求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的统一。现阶段,民主党派的进步性集中体现于各民主党派与我们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其广泛性则体现在民主党派成员来自不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是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无论执政党还是参政党都是社会主义的政党。多党合作制度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8个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既不是多党制,也不是一党制。一党制缺乏公平和民主;多党制各种社会力量不集中,反对党与执政党互相拆台,社会不稳定。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则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在多党合作制度中,处于领导地位的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需求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进行执政。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与共产党长期合作共事,共同为建设…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世纪,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的历史课题。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也有一个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参政党、如何建设参政党的问题。第一,要在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指导下加强参政党建设,就必须始终坚持和发扬民主党派的进步性。这种进步性,集中体现在坚持和维护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其中,共产…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贯彻好“三个代表”要求 ,对于在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中处于领导地位与执政党地位的中共的建设和发展 ,对于处于参政党地位的各民主党派的建设和发展 ,对于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同国家政权之间的党政关系 ,特别是对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和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执政党为保证其决策正确、防止党内腐败,必须接受来自各个方面的监督,其中包括来自参政党的民主监督。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十六字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中,体现这种合作作用的四个字就是“互相监督”。这里主要指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  相似文献   

15.
统战资讯     
适应“三个代表”要求,就是在中国共产党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执政党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同时,民主党派也要与时俱进,加强参政党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持参政党的进步性。参与“三个代表”的实践,就是在执政党实践“三个代表”的同时,民主党派也要积极地参与进去,通过调动广大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整体优势,努力促进我国生产力的  相似文献   

16.
知识窗     
知识窗什么叫“参政党”参政党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所处地位的一种概括。1989年《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首次提出了参政党的概念。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民...  相似文献   

17.
戚青青 《前进论坛》2013,(10):43-44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参政党、怎样建设参政党"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长期存在和发展的两大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在执政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参政党建设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参政党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党派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高党派整体素质,更好发挥参政党作用的一个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为追求民主政治的同标而建市的,寓有丰富的民主价值内涵.从构建和谐互动的党际关系出发,正确处理执政党党内民主建设与参政党党内民主建设之间的关系、制度建没与民主文化建没之间的关系、党的领导与促进多党派团结合作的关系、执政党的发展与参政党的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执政党和参政党相互临督的关系,是目前开发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民主价值与功能的重要之举.  相似文献   

19.
当前,无论执政党还是参政党都十分重视自身的建设。在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下,我国的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自身建设与各民主党派建设有着许多统一性,同时各自又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在充分认识二者统一性与差异性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的互相促进,使之和谐互动、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20.
在促进中国政党关系不断走向和谐的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领导与合作、思想引导与民主监督、执政与参政、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四个方面的关系,这些关系分别构成了党际和谐的前提条件、基础条件、动力条件和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