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比较法的产生比较法的产生很早,可以说,自从有了法律和法学以来,就有人研究外国的法律,并对各个国家或各个地区的不同的法律制度进行比较研究.我国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就形成了夏朝奴隶制国家,出现了《禹刑》.《禹刑》不仅包含调整刑事方面的法律规范,而且也包含调整所有权和宗法关系等民事法律规范的内容.公元前十六世纪至公元十一世纪的商朝,参考《禹刑》,有所  相似文献   

2.
羑里,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最早的国家监狱——殷商的国家监狱,因囚禁过西伯侯姬昌周文王而闻名。 羑里,原是一座小城的名称,亦作“牖里”。在古代,“羑”“ 牗”两字通用,在《尚书大传》、《史记》等古籍上都写作“牗里”。 大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由于商代的君主纣王(帝辛)荒淫无道,残害忠良、任用奸佞,使得国势每况愈下,导致人  相似文献   

3.
公元前21世纪,禹的儿子启以暴力形式夺取伯益的部落联盟首领职位,建立起一整套奴隶制国家机器,夏朝成立。我国从此进入了阶级社会。奴隶制国家一旦建立,首先是设置国家机构,组织人员为国家服务,以实现奴隶主阶级的统治。脱离生产,以公职活动为特征的职业官吏群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4.
<正> 刑讯逼供是指司法人员采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迫使人犯招供的一种审讯方法。我们党和国家一贯反对刑讯逼供。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对人犯采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的行为仍然时有发生,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为什么刑讯逼供至今仍然是我们司法工作中屡禁不绝的一大顽症呢? 一、对刑讯逼供的来源和实质不够了解,封建专制主义思想残余还没有肃清,存在着封建特权思想。刑讯逼供作为一种审讯方法,发端于奴隶制时代。公元前七世纪至三世纪古希腊奴隶制城邦国家中的雅典法律规定,奴隶仅在酷刑下提供的证言才认为有效。罗马法律规定,为了取证,对自由人也可以逼供、拷打。刑讯逼供在我国起源更早,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  相似文献   

5.
甲骨文不仅是研究商代也是研究东夷社会历史的宝贵材料“夷”指先秦的东夷民族 殷民族是东夷民族的一支 在甲骨文当中,“夷”字有多种写法,它们都是东夷民族各种风俗习惯的真实记录 这些风俗习惯不仅塑造着中国远古法的原生形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古代法的历史风貌和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6.
陪审制度最早起源于公元前6至5世纪的雅典,对于现代的陪审制度,多数学者认为起源于英国。 “陪审”一词,英美法中称为“Jury”、“Acessor”,德国法中称为“Geschworene”、“So—hoffe”。陪审制度(Jury System)是指由普通民众参加法庭审判,与法官共同行使审判权的制度。这一制度起源于古代奴隶制国家,又被推行于封建专制社会,盛行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英美等国家,后被世界各国效仿。有一些国家采用过陪审制度后又废除,陪审制度的存留是当前法学界研究的热点,也是我国司法改革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的治国理念,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经济迈入新的发展时期所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是我国传统治国精髓与现代治国理念相结合而得出的科学论断。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是我国“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司法改革的重点内容。研究检察官职业道德及养成途径,对于提升检察公信力,实现法治,具有重要意义。一、“以德治国”与法治的关系在商代甲骨文中,“德”字的原始含义是“以弓缚首,牵之以祭”,与战争有关,指以绳索牵系俘虏以归,祭祀祖先神。自周以后,在甲骨文德字下方加了一个“心”…  相似文献   

8.
梭伦立法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早在公元前20世纪,在爱琴海的克利特岛上就出现了早期的奴隶制城邦(即克利特文化)。公元前15世纪以后,在希腊半岛的迈锡尼、太林斯和派罗斯等地方,进一步出现了被称为迈锡尼文化的奴隶制城邦。之后经过了荷马时代(距今约3100年前到2900年前),希腊各地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促进了原始氏族制度的崩溃和阶级分化的过程。城邦国家和法终于在希腊境内出现了。  相似文献   

9.
“宫刑”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蒲坚 《法学研究》1994,(2):87-88
宫刑是破坏犯罪者性生活能力和生殖能力的刑罚。据史书记载此刑最早创始于苗族,叫“椓刑”。夏、商、周沿用,叫“宫刑”。秦、汉时叫“腐刑”或“蚕室刑”、“阴刑”。《周礼·秋官·司刑》郑玄注:“宫者,丈夫则割其势,女子闭于宫中。”关于宫刑的施刑方法,对男性犯人来说是去势,即割掉生殖器,商代甲骨卜辞中已有这方面的象形文字。例如:“庚辰卜,王,朕 羌不。”其中“”。为“死”,象是用刀割下男子的生殖器。这是商王对俘获的羌人施用宫刑的记载。  相似文献   

10.
<正> 《尚书·伊训》篇首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 “成汤既没。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肆命徂后”。成汤是商朝的开国之君,太甲为其孙。太甲元年太约在公元前16世纪左右,距今3500多年了。伊尹,本名伊,一说名挚;尹是官名,在当时是统领百官、辅佐帝王的要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古代法和罗马法中的夫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中国古代法和罗马法中的夫权曾尔恕,张志京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6世纪中叶,罗马经历了从一个弹丸城邦国家发展到横跨欧、亚、非洲的奴隶制帝国及至灭亡的重大历史过程;而在古代中国,则历经了两个文明的鼎盛时期,奴隶制的西周至封建的大唐帝国。伴随着罗马疆界的扩...  相似文献   

12.
中国法制史发展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 中华民族是以黄河流域为摇篮发展起来的,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法制的历史,经过四千多年没有中断的发展过程,以历史悠久、沿革清晰、内容丰富、特点鲜明著称于世。根据近年的地下发掘,证明了早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的夏代,已经具有冶炼能力并制造出简单的金属生产工具。规模相当可观的夏宫殿遗址,也显示了夏不  相似文献   

13.
一、陪审制度的法律渊源 陪审制度的真实含意,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吸收由选举或临时邀请的非职业审判人员参与审判案件的司法制度。据史料记载,陪审制度最早产生于奴隶制时期雅典的“公众参审”和古罗马的陪审法院。公元前  相似文献   

14.
上次,我们说到诉讼中的起诉,状纸是起诉的凭证。如果确定了犯罪的嫌疑人,那么官府就会发出予以逮捕的指令,旧衙中用作拘捕犯罪嫌疑人凭证,就叫“签牌”,或简称一个“签”字。“签”指的是竹片或纸片上写有文字符号的一种标识,如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四引用汉服虔《通俗文》云:“记识日签。”签,也是签注处理意见的一种公文名称。或直接指对公事签署处理意见。由于它用竹质制成.并且成细长之杆状物.故官府用来拘捕惩罚犯人的东西.也被称为“签”或“签牌”。清余怀在《板桥杂记》卷上写到“司(指教坊司)有一官以主之,有衙署,有公座,有人役、刑杖、签牌之类”。  相似文献   

15.
罗马法,是指公元前八世纪至公元六世纪查士丁尼皇帝在位时期的罗马奴隶制国家全部法律的总称。它是古代奴隶制法中最发达的部分,对后世剥削阶级的民事立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恩格斯曾誉为“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罗马法能成为高度发达的奴隶制法,是由当时罗马社会经济、政治状况所决定的,也与它形成、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密切相关。因而,探索罗巧法的发展,必须研究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16.
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的西周奴隶制时代,我国就确立了对累犯与偶犯进行不同处罚的司法原则.据《尚书·康诰》记载,周公代表成王对康叔谈过这个问题,意思是说:罪过虽小,但并非过失而是故意,屡教不  相似文献   

17.
商朝的狱政思想基本上是从夏朝沿袭过来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发展。商朝的狱政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继承了夏朝的“代天行罚”的思想;二是沿袭并发展了夏朝的“宗法礼治”思想;三是创建了“苦役惩罚”思想。而“代天行罚”思想仍然占居狱政管理的主导方面,“宗法礼治”思想与“苦役惩罚”思想则与“代天行罚”思想相辅相成,构成了商朝奴隶社会法制和狱制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8.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继承法确立于夏、商时期。在《史记·县本记》举,详细排列了夏氏家族的血缘世系,这表明了夏代王位继承制的大概情形。商初,王位继承是巴终弟及与父死子继并行,但以弟及为主。即兄死后,其王位由弟继承,无弟继者才传子。据统计,自成汤至纣王帝率,三十一个王中,兄弟相传者十四王,叔侄相传者四五,传干着十二王。其发展趋势是愈到后期,兄弟相传者愈少。到康丁之后,已完全实行父死0。子继制了、)商朝在买行父死于继制之后,又逐渐实行了嫡长继承制。因为商王有很多妾,生有很多儿子,L为避免诸子争夺王位,发生内…  相似文献   

19.
罗马家庭制度变迁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发展,尤其是公元前3-2世纪罗马经济和社会关系发生的深刻变革,罗马家庭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作为家庭基础和国家社会支柱的家长权力逐渐被削弱;(2)处于被支配地位的罗马妇女从父权与夫权之下“解放”出来,地位日益提高;(3)生育率剧烈下降,从而使人口问题成为罗马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智者”又叫“诡辩学派”,希腊文为,意为“智慧的人”,公元前五世纪至四世纪间产生和存在于希腊社会。他们以巡回教育为业,教人辩论和修辞,以便参加政治活动。由于他们自称“人民的教师”、“智者”,因此得名。著名的早期“智者”有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公元前四百八十一——四百一十一年)、希比亚(Hippias,约公元前五世纪)、普罗迪科(Prodikos,约公元前四世纪下半叶)、高尔吉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