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中几个问题的处理曹士新从《反不正当竞争法》颁布施行实施情况看,需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关于执法的交叉竞合问题。《反不正当竞争法》颁行前后,国家陆续颁布了《产品质量法》、《商标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纠纷解决需求与纠纷解决机制发展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遇到制约发展的法律瓶颈问题,亟须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考虑制定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促进法,以解决纠纷解决部门职能不清、社会解纷资源 不平衡、衔接机制不顺畅、保障制度不到位等问题。厦门、山东、黑龙江、福建等地区大胆探索,先行出 台的地方条例为国家立法提供了有益参考。国家立法在吸收地方经验和弥补不足的同时,还需考虑与《民事诉讼法》《人民调解法》《仲裁法》等现行法律的衔接问题,共同构建中央与地方统筹协调、专门立法与综合立法协同推进的多元化纠纷解决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3.
徐岱 《法治研究》2014,(1):52-58
从刑法基础理论上看,刑法与部门法的关系体现为保护与被保护,刑法是部门法的最后一道防线.从刑事立法上看,刑法与部门法的关系体现为衔接、竞合、交叉,从刑法适用上看.刑法与部门法的关系体现为混同适用、责任认定不清。从立法内容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存在合理衔接类型、内容一致类型和内容交叉竞合类型,在法律适用上,《刑法》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处罚法》的适用空间,加剧了两者的紧张关系。理性地解决冲突的路径在于以司法解释为先导,以法律解释为补充,在追求司法效率的同时.假以时日.推进立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是在充分考虑了我国传统鉴定制度利弊、现代民事诉讼对鉴定制度的要求和国外立法经验之后,对鉴定问题作出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作为司法鉴定改革成果,解决了司法鉴定统一管理的问题。从审判实务看,  相似文献   

5.
沙田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进行评议,从实际工作需要方面看.这种做法有利于推动工作。提高村民委员会为群众服务的能动性,带领村民积极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但从《宪法》、《地方组织法》、《监督法》、《代表法》角度讲,又不符合法律规定,因此.乡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评议村民委员会的工作不可行。  相似文献   

6.
《法律与生活》2011,(9):55-55
2011年5月1日,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施行。该《规定》的任务是加强房地产市场价格监管,着力解决商品房销售中存在的标价混乱、信息不透明、价格欺诈等问题,从价格监管层面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们对全市检察机关办案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从总的情况看,全市两级检察机关办案人员在办理各类案件中,都基本上能按照《刑法》、《刑事诉讼法》和高检院对有关办理案件的规定、细则的要求去认真执行。但是个别办案人员在办案中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也就是说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影响办案的质量和效果,现就针对存在的问题加以剖析,旨在引起各级院领导和办案人员的高度重视,努力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2004年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从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实际出发,适当降低了定罪标准,并对一些专业术语的含义进行了明确,提高了刑法相关条文的可操作性。从当前执行刑法及《解释》的情况看,一些原来不明确的问题得到了厘清,但在法律适用及办案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现行证券立法总体评析   我国证券市场逐步向前发展的过程,也是证券法律体系逐渐构建的过程。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我国证券立法已初具规模:从形式上看,既有《证券法》、《公司法》等法律,又有《国库券条例》、《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还有《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等行政规章,以及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规则、交易规则等行业自律规范;从内容上看,上述法律法规广泛涉及证券市场主体、证券市场客体、证券市场行为、证券市场监管等,基本涵盖证券市场的方方面面;从结构上看,证券市场基本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司法鉴定质证程序自《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颁布后并没有显著改变,鉴定人不出庭和对鉴定意见质证流于形式的问题仍然存在。究其原因,从宏观上看是诉讼制度的问题,从微观上看是鉴定意见质证本身的缺陷。解决这一问题,在宏观上应当在诉讼程序中建立和完善证据开示制度、交叉询问制度;在微观上应建立异议和关键鉴定意见强制出庭制度,明确不出庭的后果,规范质证规则和内容,并建立专家辅助人制度。  相似文献   

11.
从刑法基础理论上看,刑法与部门法的关系体现为保护与被保护,刑法是部门法的最后一道防线,从刑事立法上看,刑法与部门法的关系体现为衔接、竞合、交叉,从刑法适用上看,刑法与部门法的关系体现为混同适用、责任认定不清。从立法内容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存在合理衔接类型、内容一致类型和内容交叉竞合类型,在法律适用上,《刑法》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处罚法》的适用空间,加剧了两者的紧张关系。理性地解决冲突的路径在于以司法解释为先导,以法律解释为补充,在追求司法效率的同时,假以时日,推进立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单位诉讼代表人(以下简称诉讼代表人)是我国刑事诉讼中一个特有的法律概念。从字面上解释,就是代表单位参加诉讼的人;从现行有关规定看,是特指代表被指控犯罪的被告单位出庭应诉的人;从理论上看,则是指公诉案件中代表犯罪嫌疑单位、被告单位或自诉案件中代表被告单位参加诉讼的人。〔1〕对于单位诉讼代表人,在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中,只有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予以规定,在诉讼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存在一系列观点分歧、做法不一的问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是…  相似文献   

13.
胡开忠 《法律科学》2012,(2):165-171
《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制品支付报酬暂行办法》的出台虽然对于解决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制品付酬问题有重要的意义,但制定该办法的理论依据不充分,没有解决《著作权法》第43条和第44条的内容重合问题,没有明确付酬对象,也没有设计合理的付酬计算方式,付酬减免的范围也有限。为了在保护著作权人利益的同时兼顾社会公共利益,促进广播影视业的发展,应当根据我国的国情,参考国际经验,对《著作权法》及该付酬办法的规定进行修订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涉外仲裁的可仲裁性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国际商事仲裁程序中的争议事项的可仲裁性问题的研究,并不仅仅局限在理论上,在司法实践中,它还是法院决定是否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或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所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从各国对商事仲裁的受案范围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争议事项的可仲裁性问题采取了“放宽”的态度。而作为《纽约公约》的参加国,我国现行的《仲裁法》中关于仲裁事项的范围规定与《纽约公约》的相关规定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从法理上对“可仲裁性”问题进行研究,以促进国内涉外经济贸易仲裁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曙光 《中国法律》2010,(3):4-5,59,60
《征收与补偿条例》是对原有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修订。 一、国有土地的界定 从条例名称上看,新条例草案使用了“国有土地上”一词。什么是国有土地?宪法规定城市的土地是国有土地,那麽国有土地的范围有没有一个数值,例如北京市国有土地面积是多少,计算这个面积的时间点是什么时候等,这些问题都不太清楚。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下简称《处罚法》)已于2006年3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同时废止。从“条例”上升为“法”,印证了我国法制工作向前迈进的步伐。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处罚法》在规范调整的基础上,增大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内涵.使得一些原来无法可处、无法可罚的不规范行为纳入其中。这对于进一步树立公民的守法意识.约束个人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如果不认真学习,疏于了解新法的变化,仍用老眼光看问题,就难免会使人在不自觉中犯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从TRIPS协定本身对于其争端解决原则规则的特殊规定,即对于“违法之诉”的争端解决的规则和制度,并结合后续通过的诸如《TRIPS协定与公共健康宣言》、《多哈宣言第六段的执行决议》等“立法”或者“司法”解释性文件分析,在目前的形势下,最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进而我国应该做好哪些战略准备,又采取哪些策略去应对目前复杂的TRIPS协定个案的争端解决之条约解释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事证人保护的现状我国对刑事证人保护的立法依据,表现在《宪法》、《刑事诉讼法》、《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相关法律规定,多是宣示性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新的《刑事诉讼法》修订实施十多年来,总体上看,对刑事证人的保护并不乐观,问题集中表现为证人出庭作证率偏低,对刑事证人各项权利的保护不很完善,证人不愿作证、不敢作证等现象仍相当普遍。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关于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和其后有关部门为了理顺关系而制定的补充性说明或通知,允许个人集资举办集体企业。但我认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不宜将个人集资办的企业登记为集体企业,主要理由是: 1.从改革的趋势看,国家在巩固、发展国营集体经济的同时,继续鼓励发展个体经济以弥补不足。《民法通则》、《个体工商业管理条例》、《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颁布,从法律上确认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并予以保护,给个体经济的发展以大力支持,都说明个体企业不必挂靠集体以求得自身的发展。 2.从管理上看,当前开展的对经济秩序的治理、整顿,也包括如实核定企业的经济性质,纠正登记工作中的虚假性。个人集资企业中的集资人由于自身的利益和需要,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到,集资款能否收回、投资有否效益、有多大效益问题,因而当个人利益不  相似文献   

20.
《物权法》中对土地承包权的规定整体上看比较符合中国农村的现状。但是,在具体制度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比如流转制度的不明确,承包期限的有限性以及登记制度的缺陷等等,这就使得农村中存在的土地问题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因此,有必要适当的完善《物权法》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