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互联网飞速发展和普及在为人们生活提供便捷的同时,引发了网络环境下人肉搜索侵犯隐私权的问题。以人肉搜索为代表的网络环境下的言论自由权和公民的隐私权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应一方面通过设定限制人肉搜索的合法性、合比例性和合目的性原则,实行网络实名制、加强行业自律,另一方面,通过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区分人肉搜索侵权的追责主体,完善追责等措施,在充分发挥人肉搜索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保障个体的隐私权。  相似文献   

2.
解城城 《法制博览》2015,(7):111-112
人肉搜索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网络搜索模式,这一搜索模式的出现引发了王菲案等侵权事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网络世界中的人格权保护问题,本文对人肉搜索的侵权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概括阐述人肉搜索的概念、法律特征等基础上,归纳了人肉搜索涉及的具体侵权责任的类型,分析了侵权主体以及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关于人肉搜索的法律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人肉搜索是网络时代出现的一个新现象。由于因特网传播的便利性和迅速性,人肉搜索的过程必然涉及个人隐私,如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信息,所以很容易对搜索对象的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人肉搜索的出现,对公民隐私权、名誉权的保护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和挑战。要让人肉搜索向良性发展,就必须加强对它的法律规制,加快保护个人信息隐私保护立法。  相似文献   

4.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自生自发的社会现象,从产生之初就被看作是网络侵犯公民民事权益的主要方面,而忽视其积极意义。自2001年陈xx事件至今我们不断看到人肉搜索负面价值的减退,而以微博等新媒体作为一种评价机制与信息渠道,畅通了沟通平台,同时也给权利保障、网络立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陈宇桂 《法制博览》2015,(7):150-152
人肉搜索侵权案件中,需要承担责任的主体无非就是人肉搜索的发起者、违法传播者和网络运营商。笔者以人肉搜索第一案和严先生案为引子,着重分析人肉搜索侵权案件中各方的民事责任,以及就具体的案件中以谁作为被告最合适等问题进行显浅的探讨,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贾姣 《工会博览》2008,(12):93-9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逐渐成为人们随处可用,随处要用的一项工作手段,然而目前频繁出现的网络通缉令却带来了困境,它将当事人的信息以几近“全裸”的姿态呈现在大众视野之前,接受公共舆论的“审判”,在依靠社会道德和舆论资源追求社会正义的同时,似又藏着触发“网络暴政”的危机,本文从网络通缉令入手,对它的本质,特征,概念及其规制等方面对其做全面研究分析,力求在实践中能够为人们所用。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其中人肉搜索引发的人格权侵权问题极为典型。对网络隐私权的法律救济进行研究,对完善我国立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借助互联网进行人肉搜索,其本身并没有什么对错可言,但是,当人肉搜索的力度超越了它自身的限度,严重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时,人肉搜索就不仅仅是一种搜索方式,而是触犯了法律,达到了违法的行为。尽管我国的民法通则中并没有对人肉搜索侵权行为做出较为详细的规定,但是种种迹象表明,在民法法域下发生人肉搜索侵权行为时,被侵权者有受保护的权利。就此,本文首先介绍了人肉搜索的内涵,之后就民法法域下的侵权保护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互联网走进万户千家,博客等网站的兴起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晒"生活。但近几年,人肉搜索事件频频发生,引发了人们对网络环境下隐私权安全的担忧,也引发了人们对网络隐私权保护问题的思考。从人肉搜索案件中吸取教训,要以人肉搜索对网络隐私权的侵害为基础,探讨网络隐私权的内涵、特征,观察我国现存网络隐私权的法律适用、保护现状及其存在的缺陷,建立网络隐私权的责任机制及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戴玉 《南风窗》2012,(20):32-32
人肉搜索,是缺乏有效组织形态的社会用以维护群体规则的最有力手段,也是依靠集体合力公开满足无下限窥私欲的免责狂欢。官员首当其冲,成为被惩戒与被消遣的对象。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人们运用网络的能力得到提高,通过网络传递信息的途径更加便捷,人肉搜索这一现象出现了,本文通过在文章中对中国人肉搜索第一案进行分析,来看我国公民网络言论自由的实现,以及它的实现与隐私权甚至名誉权之间的冲突和如何使得这些权利达到一个平衡。  相似文献   

12.
孙利昌 《法制博览》2023,(27):38-40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短视频的兴起,网络暴力便有了良好的温床,侮辱诽谤型、网络谣言型和人肉搜索型网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造成了诸多令人痛心的结果。网络暴力的治理,需要厘定网络暴力的界限和行为模式,准确认定群体性网络暴力中各参与者、帮助者的责任。网络暴力犯罪治理的路径选择有三:出台司法解释,增设“网络暴力罪”条款以及通过专门立法的形式。三种法律规制方法综合使用,能够对网络暴力行为形成全方位的有效治理。同时可以根据实践情况和需要,坚持司法解释优先的原则,按步骤完成网络暴力行为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3.
表演系女大学生被前男友刺死 2008年10月22日晚上7点半左右,天色渐暗,河南科技学院的学生们三三两两地往校园里走。忽然,一声尖叫撕心裂肺,打破了傍晚的平静。  相似文献   

14.
1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前进,人们的经济水平得到了一个极为显著的提升,导致民间借贷行为的出现较为频繁,并且由于受到一系列的因素的制约,法律对于民间借贷并没有一个科学的、合理的规制,致使民间借贷常常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本文就民间借贷为研究方向,对其激励性的法律规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虚假诉讼现象是对现有的法律漏洞提出的挑战,其不仅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也对法律的威严和司法部门的公信力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本文将通过对民事虚假诉讼基本含义的论述以及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如何完善民事虚假诉讼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7.
钱骋 《法制博览》2022,(7):6-11
为实现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一个完整的"套路贷"违法犯罪行为由制造虚假债权债务关系行为(前行为)和非法转移财产行为(后行为)构成.实施的前后两个行为性质相同时,成立一罪;实施的前后犯罪行为性质不同时,无论是否针对同一被害人,都不存在牵连犯情形,应根据具体情形以其中一个重罪处罚或者数罪并罚.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遭遇套路贷的案例屡被报道,但社会公众常将之与校园贷混为一谈。本文拟对校园贷与套路贷的区别与联系加以阐述,以正社会公众对两者关系的错误认识。其次,对套路贷常见的表现形式进行归纳,并在此基础上从大学生的角度提出大学生如何防范与规制套路贷的建议,以期能提高大学生的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9.
女性就业歧视是我国国内就业领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且随着我国就业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愈演愈烈。我国已经采取法律手段保护女性的平等就业权利,但问题仍旧难以解决。本文通过分析女性就业歧视的现状,发掘歧视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对应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20.
刘欣  李璐 《法制博览》2013,(2):190+143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重。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率猛增,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法律规制存在缺陷,没有实现有效惩罚与震慑食品安全犯罪的功效。民法、经济法由于其法律性质及强制性、惩罚性不足的问题,无法形成有效地保护,因此食品安全要通过刑法来规制是势在必行的。《刑法修正案(八)》对食品安全犯罪进行了修改后,扩大了惩处范围,加大了惩罚力度。但仍有很多不足,本文主要对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刑法规制现状进行阐述,并指出刑法立法方面的不足,并初步指出立法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