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陈菁 《当代广西》2009,(5):41-41
目前,《月亮妈妈》一举夺得第五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十佳纪录片奖,并入选“德国世界女陛电影电视节”。徐秀珍,这位在阳朔月亮山下被称为“月亮妈妈”的普通农妇,在国际选片会上成为了评委和专家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珂影 《八桂侨刊》2004,(3):41-43
月亮山上卖饮料,山村大妈学外语定下发展方向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在桂林阳朔月亮山下,有一位59岁的山村老妈妈徐秀珍,在月亮山下卖饮料,为了多卖一瓶饮料,她开始学习外语,居然掌握了8种外语,改做导游。她善良、热情、坦诚,收费公平传到世界各地,外国游客给她取一个外语名  相似文献   

3.
阳朔县有一位65岁的农妇,大家都亲切地称她“月亮妈妈”。她只上过3年小学,却能用英、法、德、日等12门外国语言为老外当导游;她已五上央视节目;疯犴英语创始人李阳曾称誉她为“全世界最棒的导游”。这位农妇就是高田镇历村的徐秀珍,她已当了15年的导游,主要客人是外国人。  相似文献   

4.
金凤 《民主与法制》2010,(12):64-66
郭必荣是广东省惠州市一位普通的售票员,因为老是跟小偷"作对",她先后被小偷报复多次。令她心寒的是,在她被暴打时,没有一名乘客敢站出来帮她。2010年除夕,10岁的女儿慧慧通过手机短信为妈妈许下了一个"零点愿望":希望新的一年妈妈在抓小偷时,有人能帮帮她。这个美丽的愿望迅速通过手机和网络在惠州市民中传播开来,"英雄妈妈"的心痛牵动了一座城市的神经。  相似文献   

5.
《中国妇运》2014,(12):39-40
她用手中的笔唤醒人们关爱留守儿童的作家,也是千万个留守儿童的大爱"妈妈",她的丈夫为了她心爱的"关爱留守儿童的事业"辞去了工作,女儿也成为了她创办的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公益机构——"青苹果"心理关怀辅导站志愿者。  相似文献   

6.
师小玲 《传承》2003,(4):25-28
自古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那仅仅是指山水而已,或者只是一个过去的概念。而现在的阳朔,它的内涵早已不是单纯的山水,而山水也早已不是单纯天然之秀。到了阳朔,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国籍的人,形容恬适地坐在古朴的石板小街上,游走在葱碧的田园山水间,整个阳朔就是一支悠扬的音乐———抒情的慢板。阳朔是人精神的家园;阳朔是放逐现代心灵的地球村,大庭院,大花园。为了探求阳朔的建设历程,记者专程来到这个世界名县,采访了县委书记郭维奇。其实,与郭维奇对话已经有许多年了,每当进出阳朔,看她每一点发展,看她一草一木的生…  相似文献   

7.
干红“半边天”──记安徽省萧县妇联主席张秀珍陈一丹县妇联主席,没谁把她看成多大的官,可她却着了魔似地玩命地干。虽说只有4,5个人的县妇联,却干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人们说,张秀珍,是个人物!1996年,是萧县妇联大丰收的一年.12个奖励和荣誉像12朵...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阳朔县以实现国内外游客和农民幸福指数最高县份作为第一目标,把打造"休闲乐园、幸福阳朔"作为第一追求,通过财政投入和政策影响,积极实施旅游富民工程,带动了漓江两岸、十里画廊、"两河"流域、百里新村等景区农民参与旅游并从中受益,农民和游客“幸福指数”节节攀高。  相似文献   

9.
《中国妇运》2011,(8):32-34
年仅32岁的她,在海拔4600米的风雪高原,仅凭半口氧气,整整干了12年;她1米65的个儿,体重不足90斤,挂个硕大药箱在风雪中穿行了两个"二万五千里长征",义务巡诊2万5千余人次,挽救危重病人42名……战友们叫她"大姐",群众称她"菩萨";24位藏族孤寡老人叫她"女儿",35名藏族孤儿喊她"妈妈";  相似文献   

10.
《当代广西》2008,(20):F0003-F0004
提起阳朔,人们第一反应是她的美丽和发达的旅游业,其实阳朔在促进社会均衡发展方面的工作也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1.
岳波 《人民公安》2012,(9):16-19
今年33岁的蒋晓娟原为四川省江油市公安局巡警大队的一名普通民警,在4年前"5·12"地震中为9名嗷嗷待哺的受灾婴儿喂奶,感动了亿万国人,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她被人们称为"最美丽的女警察"、"警察妈妈";她先后被中组部和公安部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和公安系统二级英模称号。  相似文献   

12.
金玲华办公室的一个抽屉里,塞满了五颜六色的空白信封、邮票和信纸。这些,是她自个儿掏钱买的,用来奖励改造积极的在押人员。写信,是她们与外界联络的一种"奢侈"方式。另一个抽屉,则装着最近两年在押人员出去后,写给她的三四十封信。信的抬头,不是"金妈妈",就是"金阿姨"、"金大姐"。  相似文献   

13.
爱心的呼唤     
在天门市,有一位人大代表20年如一日,用爱心感动着人们,被当地人们称为爱心妈妈、孝心媳妇、热心大嫂,她就是天门市第五届、第六届人大代表徐爱心。  相似文献   

14.
我对女儿说:贫穷和残疾不是妈妈的过错,妈妈一直在努力。 女儿说:我的妈妈是一位你只能把她消灭,却永远不能把她打倒的人。  相似文献   

15.
十年来,她先后帮助了众多贫困学生,成为6名孩子的"爱心妈妈";她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爱心,引领更多的人向善;她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建言献策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为凝聚社会正能量尽力尽责。她就是重庆市铜梁县石鱼镇人大代表邓万玲。  相似文献   

16.
前些年,谈起阳朔的旅游,人们印象里通常是“一条江、一条街、一个月亮、一棵树”。现在,无论你去到阳朔的哪个角落,随处可见金发碧眼的老外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或徒步徜徉在农村的小巷里,或骑自行车穿梭在乡间的小道上,或乘竹筏漂流于溪流中,或在农家的小院里品尝地道的农家风味菜,在村民家中体验农居生活的温馨……乡村旅游,为处处是景的阳朔县又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7.
蓝冰 《广东民政》2011,(6):63-63
那段时间,她正焦虑不安地守在女儿的病床前。看着曾经漂亮活泼的小女儿被化疗折磨得不成样子、头发大把大把地脱落,她的心,每日都游走在冰与火的边缘。而一向活泼快乐的小女儿,在哭过闹过之后,终于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现实。她不忍再看到自己亲爱的妈妈为她而痛苦:“妈妈,如果我走了,  相似文献   

18.
童年往事     
肖斌 《江苏政协》2013,(7):54-55
<正>乡下的月亮总是不解人意。记得三十多年前的一个春耕时节,月亮特别亮,像探照灯悬挂在天空。凌晨两点,妈妈将刚刚8岁的我从睡梦中叫醒,我揉搓着迷糊的眼睛,很不情愿地扛着钉耙,跟随着妈妈,来到田里。这时,整个村庄都在沉睡中。妈妈总是起早摸黑,披星戴  相似文献   

19.
初见吴秀珍,很容易把她和“家庭妇女”联在一起。她今年47岁,中等个头,简朴装束,齐耳短发,讲话慢条斯理,带有家乡口腔的语气中,似乎还流露出些许小家子气。笑起来的时候,两只眼睛眯成一条线。与人论理说到激动处,眼泪也会结伴而来。“锅勺妇女”总是这样的。但看她的工作业绩,你会不由得对她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20.
1995年5月,当福建省宁德市石后乡的人们,听说市委给他们派了个女乡长时,纷纷议论说:唉,穷地方怎么还来了个女乡长?听到这些话,已有4年多乡镇工作经验的蓝秀珍深深地理解乡亲们渴望脱贫致富的迫切心情。她暗下决心,一定要象当初帮助飞鸾镇的家家户户大都实现“三亩林、二亩果、一亩茶”一样,全心全意地为石后的人民办一些好事、实事,让他们早日过上好日子。那是1991年秋,组织上任命蓝秀珍为宁德市飞鸾镇党委委员,这一下子打破了她宁静的生活。当时蓝秀珍在市政协工作,儿子才2岁,多镇工作又不熟悉。但是党组织的信任,使蓝秀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