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许多世代传承的积极的进步的成份,是值得我们认真汲取并和时代精神结合发扬光大的思想。“和”、“和为贵”、“和而不同”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经过几千年的世代传承和发展,“和而不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和社会理想,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气度的重要标志。“和而不同”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不仅深刻影响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也影响中国历史上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方式。最早在八卦、五行思想基础上提出“和”是春秋的史伯(周太史)。他把多种…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国法律历史和文化的沉淀,反映了中国法律的特性和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虽有着诸多的时代局限之处,但其中仍不乏一些可供我们借鉴的用于当今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优秀成分,这些积极成分必然会对当前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因此,农民权益保护问题历来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尽管当前我国在农民权益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当前农村的消极影响依然是农民权益受损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我们要重视传统法律文化对农民权益保护产生的影响,同时通过在广大农村建设现代化法律文化,加强农村法治建设,以达到真正的保护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5.
当下中国的法治建设过程中,与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法律传统遭受了冷遇,人们热切关注的现代法治精神在本土的成长举步维艰.面对法治所处的困境,我们有必要转换思路,放弃对中国法律传统与现代法治精神进行单纯的"统一"抑或"同一"的整合,回避二者无益的价值争锋,强调它们在差异下的共存与融合.在尊重中华民族法律传统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现代法治精神的精华,使中国当代法治建设既有具有普世价值的现代法治精神的指导,又有根基深厚的中国法律传统的伦理支撑,引导法治国家,走向伦理社会.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要求,以建设和弘扬反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新文化为己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建设理论,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回顾和总结这一历程,对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着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经历了曲折与复杂的过程。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有着相同的经历。一些国内外学者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阻碍现代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事实上,中国的传统文化蕴涵丰富的内涵,具有强大的能动作用。在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随着世界各国文化的交融,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只有正确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恰当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中国的现代化才能保持活力与创新精神,中国才能走出符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经历了从"破"到"立"、从辩证否定到辩证肯定、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历史嬗变,内含实践与文化两个维度。在实践维度上,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从彼此决裂到相互融合、从简单相加到深度转化、从形式借鉴到内容互通演变的逻辑必然;在文化维度上,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历新民主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两次转型,在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中实现"守"与"变"动态统一的转型方向。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内在联系。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互动融合等内容展开探讨,并认为坚持中国的社会主义特色,必须要继续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互化,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具有中国的性格、中国的气象、中国的风韵,使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真正意义上获得其现代的形态。 相似文献
10.
周俊华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9(5):140-143
当代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社会转型,政府行政系统在社会环境发生重大变迁情况下,也必然要进行变革,与政府改革必须同步的是行政文化的重构。在中国行政文化的现代重构中对中国行政文化的历史传统进行辩证的扬弃是首要工作,同时对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趋势作正确的认知也是必要的,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我国行政文化重构应遵循的价值维度。 相似文献
11.
12.
文化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化全球化是21世纪人类文化发展的总趋势。文化全球化强调文化在多元基础上对话和交流机制,它突出文化的开放性。文化全球化使中华传统文化面临挑战和抉择。主要表现为文化全球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冲突,理性至上与传统思维方式的矛盾,本土化、现代化对传统价值观的冲击。只有正视这些冲突才能实现中华文化与世界主流文化的融合,利用文化全球化的历史机遇,实现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和世界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文化古国,先秦古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文化,绵延千年,大浪淘沙,留下的都是经过一代代先哲、智者筛选的文化精髓,这些传统文化不仅仅于当时具有指导意义,其内在的精神更是具有普适价值。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思想精华之一,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非常巨大的能量。所以,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在实质意义是有着互融、互通性的。 相似文献
14.
15.
戴木才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3):64-64
在隆重纪念建党九十周年、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际,河北省政研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九十年》一书,可谓是这一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对于做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由民革中央组织编写的《中国的参政党》一书的出版,填补了我国政党制度研究的空白,它本身就是我国宽松稳定、团结和谐政治环境的产物,是多党合作事业蓬勃发展、充满活力的体现,同时,这种对我国政党制度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宣传,也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多党 相似文献
17.
18.
浅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当今法制建设的阻碍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军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6):68-70
本文论述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及其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阻碍作用。作者指出 ,只有在正确地认识到传统法律文化对法制现代化建设阻碍作用的基础上 ,才能肃清其消极影响 ,顺利地实现社会主义法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教皇革命是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一书的研究主题,教皇革命导致了近代第一个法律体系——教会法体系的形成。伯尔曼的学术贡献正在于,其提出了"教皇革命是西方法律传统生成的基本因素"的独特观点。教皇革命形式上是对抗国王和王室控制的革命,实际上却导致了教会法系的形成。教会法系是近代第一个西方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0.
法律文化在法律制度变迁中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与现代法治文化相悖离。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形成过程中,东方独特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和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起了决定性作用。重构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以及"规则性道德"与"德性道德"关系是实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换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