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叶利钦病愈后的政策举措及面临的难题蒋莉赵龙庚一叶利钦病愈重新理政后,马上抓住国内局势相对稳定的时机,着手解决一些紧迫问题,特别是国内问题,以便把一个稳定和发展的俄罗斯带进21世纪。目前他已着手解决和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一)解决拖欠债务问题。叶利钦...  相似文献   

2.
一、选举情况 举世瞩目的俄罗斯总统选举于1996年6月16日举行,参加投票的选民7574.4万人,占登记选民的69.8%。现总统叶利钦得票率是35.28%,久加诺夫获32.04%,前第14集团军司令列别德14.52%,“亚博卢”联盟领导人亚夫林斯基7.34%,自民党主席日里诺夫斯基5.7%,其他候选人得票均未超过1%。此次参加投票人数符合法定人数(50%),选举有效。但因无任何候选人得票超过50%,故定:于7月3日进行第二轮选举,由得票最多的前两人,即叶利钦和久加诺夫角逐。在第二轮选举中参加投票的选民达68.89%,叶利钦最终以53.8%对40.3%的得票率击败久加诺夫蝉联俄罗斯总统。  相似文献   

3.
1996年6月,俄罗斯将举行下届总统大选。2月15日叶利钦总统宣布参加竞选,4月3日,在中央选举委员会正式登记为总统候选人,并提交了130万支持者的签名(100万人签名即可申请参选),成为继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之后的第二位登记的总统候选人。从俄最新的民  相似文献   

4.
叶利钦访华背景探析辽宁师范大学东北亚研究所李靖宇自从叶利钦担任俄罗斯联邦总统以来,随着形势的变化,他越来越注重促成中俄两国之间的建设性伙伴关系。为此,俄罗斯方面把1995年作为发展两国关系的“政治年”,使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积极配合,反对强权政治;把19...  相似文献   

5.
在叶利钦总统去职和普京当选为俄罗斯新总统之后,中俄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过去十多年两国关系为今后两国关系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对两国关系的未来展望又对当前双边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中俄关系的共同利益基础没有发生实质性的重大变化,中俄在战略上仍然互相需要,良好的双边关系既符合双方的现实利益,也符合双方长远的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6.
苏联解体后,中国与独立后的俄罗斯顺利地开展了新时期的国家关系。在叶利钦执政的八年时间里,两国从最初的友好国家关系跃进到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成为多极化世界格局下发展国家关系的楷模。  相似文献   

7.
国家利益是一国制定对外政策的基石,一个国家能否制定出正确的外交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是否有一个准确的利益观。叶利钦执政的八年间,俄罗斯的国家利益观不断变化。从国家利益分层的优先位次来看,叶利钦总体上将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放在首位,其他利益置于次要位置。由于形势的变化,俄罗斯也时常出现将安全利益置于优先位次的现象。利益观的变化导致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大幅调整,由"一边倒"外交逐渐转变为争取强国地位的大国外交。但情感色彩浓重的俄罗斯外交缺少与西方国家进行对抗的经济实力,这时常使俄罗斯处于尴尬境地,导致其国际地位下降。  相似文献   

8.
关于叶利钦时代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利钦时代是俄罗斯民族近300年历史中最暗淡的时期之一.俄罗斯走的是一条以政治为中心、政治改革优先的发展道路.这条发展道路是由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的.叶利钦是俄罗斯民族处于探索时期的总统,他的矛盾性实际表达了民族发展中的彷徨;从所持的立场和所选择的民族振兴道路来看,叶利钦是一个党派的总统;从所选择的改革方式和手段上看,叶利钦是一个"革命式"的总统;从领导和统治方式上看,叶利钦是一个大权独揽的总统.俄罗斯艰难的转轨进程表明俄罗斯的转轨道路是一条颠倒的发展道路,它是在不具备民主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先建立了民主制,再靠民主制去推动社会经济基础的建设.正是这种颠倒,决定了转轨道路的复杂性."民主式革命"内在的矛盾决定了叶利钦时代社会转轨实践的矛盾性;对于落后的、需要在经济上赶超的国家来说,要建立超常的经济发展环境,相对集权是必要的.俄罗斯的实例证明,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实行民主制,连正常的经济发展环境也难以形成.  相似文献   

9.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是多元化,边疆区内的自治区和自治地方拥有很大自主权,铝业集团和诺里尔斯克财团等几个金融工业集团对边疆区政治生活影响很大。铝业集团领导人贝科夫曾与边疆区行政长官列别德争权夺利,发生激烈冲突,最后失败。列别德采取措施,加强集权。边疆区的政体形式是总统共和制,立法权力由边疆区立法会议行使。立法会议权力广泛,并不断努力扩大职权范围。司法机构建设较为滞后。行政长官列别德将军与联邦中央关系微妙,他在边疆区推行的旨在加强行政长官集权的努力并不成功。  相似文献   

10.
阿尔泰边疆区当代政治体制的形成始于一批具有改革意识的新派领导人执掌政权。在阿尔泰边疆区政治进程中,左翼政治势力起到决定性作用。无论是边疆区议会还是行政机构,都由左翼政治势力控制。左翼政治势力的代表人物亚历山大.苏里科夫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他与阿尔泰边疆区企业家团体之间存在着妥协与合作。阿尔泰边疆区议会的权力和职能广泛而强大,超过了俄联邦议会。议会在地区政治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甚至能够与执行权力机构分庭抗礼。在阿尔泰边疆区政治进程中,非政党化、非意识形态化以及政党政治让位于利益集团政治的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独立后先后发生两次车臣战争,反映了两任总统叶利钦、普京在车臣政策上的差异,表现出车臣问题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新西伯利亚州政治体制的典型特征是总统制共和国与苏维埃共和国的特征混合存在。苏联时期的一些政治原则继续被采用,允许行政长官对新西伯利亚州较大的行政区(区和州辖市)实施行政监督和管理。在这些行政区由区域国家政权机构而不是地方自治机构实施行政管理。州行政中心—新西伯利亚市享有行政和立法方面的自主权,它是州辖市中惟一一个建立了发达的地方自治制度的城市。其他地方自治机构都建立在州基层行政区。行政长官的“超党派性”是公共权力领导者的典型政治特征,这种“超党派性”能够帮助他们在复杂的社会政治环境中随机应变。以俄联邦共产党为代表的左翼政治势力在新西伯利亚州居于主导地位,1999年底之前,新西伯利亚州被列入俄罗斯的“红色地区”。左翼和民族主义政治观念在新西伯利亚州深入人心,但选民的政治倾向正在慢慢向中派政治立场转变。  相似文献   

13.
叶利钦时代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整体上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作为俄罗斯的最高当权者,叶利钦总统试图在外交领域重建俄罗斯的大国形象.叶利钦时代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几经调整,一波三折.但由于俄罗斯自身的原因和国际环境的影响,叶利钦并没有在外交上给俄罗斯带来更多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可以称得上是叶利钦的俄罗斯,叶利钦在90年代伊始执掌克里姆林宫权杖,历时8年之久,有“现代俄罗斯之父”之称。  相似文献   

15.
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之初并没有注意到苏联的民族问题,在改革的过程中更多强调的是给公民以民主权利,而没有想到改革不合理的联盟体制,错过了改革联盟的良机,使波罗的海三国争权益的运动发展成要求独立的运动,戈尔巴乔夫没有找到好方法阻止这三国的独立。叶利钦在波罗的海三国独立问题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所领导的俄罗斯联邦争主权和最终抛弃联盟的行为,直接导致了苏联彻底解体。  相似文献   

16.
叶利钦时期,滨海边疆区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政治法律制度,它既带有民主社会的某些表面特征,又具有极权主义的实质倾向。分立和制衡的政治结构只具有法律层面的意义。杜马、司法机构和其他国家权力系统均受制于执行权力机构。政党和社会运动在边疆区地方政治生活中影响不大。主要的政治动员能力掌握在执行权力机构手中。实质上人们面对的是一个以边疆区行政长官为首的掌握了整个地区国民经济和行政管理职权的宗派化执政集团。  相似文献   

17.
今年年初,俄罗斯《独立报》公布了一篇民意调查的资料。资料表明,民众对叶利钦执政时期普遍评价不高,对社会危机的诸多问题反应比较强烈。在另一份调查资料中,从20世纪各个历史时期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俄罗斯人对戈尔巴乔夫时期和叶利钦时期的肯定方面最少,否定方面则最多。这些民意调查资料,虽不能认为十分精确和全面,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俄罗斯民众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期望。在新世纪到来,普京上台伊始之际,俄罗斯民众的期望能否实现呢?  相似文献   

18.
叶利钦突然宣布提前卸职 ,由总理普京代行总统职权。叶利钦此举的目的是要抓住 1999年 12月 19日杜马选举后俄政坛出现的有利形势 ,提前三个月举行总统选举 ,扶持普京登上总统宝座 ,使其开创的改革事业得以延续 ,并使其家族的生命财产得到保障。由于促使普京声威大增的车臣形势和经济形势不会逆转 ,而且他已大权在握 ,国家新闻媒体为其所用 ,在今年 3月 2 6日举行的大选中普京获胜看来问题不大  相似文献   

19.
叶利钦时期伊尔库次克州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是该州宪法性文件《宪章》。州立法机关是有45名代表的一院制立法会议,它是按多数制原则选举产生的。直接选举的行政长官领导的行政公署行使州的执行权力。州的司法权力机关实际还没有建立起来。虽然建立了市(区)的地方自治制度,但实际是在州政权的控制下。大众传媒对社会政治的影响不大。州政权没有鲜明的政治取向,州行政长官专权的态势明显。  相似文献   

20.
叶利钦自1991年7月10日宣誓就任俄首任总统以来,频频更换执行权力机构(总统办公厅、安全会议、政府)要员,调整机构,先后对政府进行了8次大改组,其主要情况是: 第一次1991年11月 叶就任总统后,开始接受西方为俄设计的“休克疗法”,力图快速完成社会制度的变革,最终实现从计划经济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1991年10月底,俄联邦召开非例行的第5次人代会,叶在会上提出激进的经济改革方案,准备实行“休克疗法”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