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精神的凯旋——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观感●李英姿《离开雷锋的日子》是一部表现当代生活中的好人好事的影片,在国产影片与外国大片竞争中,创电影票房近年最高水平,受到不同层次人们的喜爱。这一方面表明影片满足了观众对艺术的审美需求,同时也表明,充溢于影片中的...  相似文献   

2.
《思考与运用》2006,(11):36-41
转瞬之间,我已届花甲。屈指算来,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从恩师钟惦裴先生和朱寨先生学习电影美学和文艺评论以来,开始以文学、主要是影视艺术为生,已近3O个春秋:如今,惦裴恩师辞世,也整整20年了。缅怀恩师,教诲难忘。尤其是他那篇于1979年“写肿了脚”的两万余言的传世檄文《电影文学断想》,深刻而犀利地总结了建国以来电影艺术发展史上的经验教训,每读一遍,都有新悟。  相似文献   

3.
论数字动画的美学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动画是基于数字技术生成的新型动画艺术系统。数字技术对于动画的贡献不同于电子技术对于电视艺术的贡献之处在于其特有的人工智能的辅助作用,并以此生成了异质的美学元素——数字美学。数字美学是数字动画区别于原手动画的本质规定性。数字美学的技术根基在于比特,比特赋予了数字美学特有的互动性、开放性、多向度性、自由性和民主性。数字美学特有的超强的虚拟现实性不仅造成了与原子动画的艺术分野,也弥合了与电影艺术的鸿沟。数字动画解构了原子动画固有的漫画式风格;最大限度的制造感官快感,最大限度地开拓新奇的审美领域和丰富人类的审美经验成为数字动画的主要美学诉求。作为一种典型的数字艺术形式,数字动画的创作与评判不能沿用传统的原子艺术理论,而应当确立以数字美学为核心的新型艺术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4.
王苹是新中国最为重要的电影导演之一,作品蕴含的女性解放思想与阶级革命诉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影像表达,也是中国女性电影的起点。通过王苹等导演的艺术实践,新中国电影成功地建构了追溯革命、塑造新人、想象乌托邦的主流叙事范式,确立了革命阶级在电影领域的言说地位及文化领导权。以王苹导演为代表的新中国30年电影的艺术探索,已成为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多年,是我国电影发展最快的时期。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广大电影工作者热情高涨,电影的主题、题材、风格、样式和艺术表现更加丰富多彩,电影事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江泽民总书记在1996年6月视察八一电影制片厂时说,电影作为人民群众喜爱的一种综合艺术,作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广大电影工作者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正处在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6.
徐晓钟是继焦菊隐、黄佐临之后的著名戏剧家和导演艺术家.新时期以来,面对电影电视的空前发展给戏剧带来的重大冲击,他清醒地意识到,要"唤醒戏剧本性的复归",必须把"导演创造意识的觉醒"放在首位,提出了从"再现美学"向"表现美学"拓宽的戏剧观,创造了既民族化又现代化的戏剧导演艺术.  相似文献   

7.
《前线》2007,(3)
2007年2月10日,中国电影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这座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影专业博物馆,已成为展示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历程、博览世界电影科技、传播电影文化和进行学术交流研究的艺术殿堂。2006年中国电影博物馆试运行期间已多次接待各级领导、两会代表及电影界专业人士参观,多次协办交流研讨会、电影节、首映式、新闻发布会等大型活动。在2006年12月举办的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中国电影博物馆作为广播电影电视行业中的重要代表参展,吸引了众多专家和观众的目光。  相似文献   

8.
努力奉献美好的精神食粮简评八部优秀国产影片胡家龙1997年是我国电影创作生产奋进的一年。广大电影工作者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积极投身“九五五○工程”的艺术实践,拍出了一批思想艺术质量较好、受到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影片。《大进军———席卷大西南》、《非常...  相似文献   

9.
峥嵘 《党史纵横》2010,(7):54-55
1961年至1962年,中国电影界对前一时期的政策进行了调整,先后颁布了《文艺八条》和《电影三十二条》,提倡题材要开阔,形式、体裁、风格要多样化,强调要努力提高艺术质量,这反映了广大电影创作人员的愿望与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从1958年建厂至今,天津电影制片厂走过了52年的发展历程。如今的天影厂已发展成为具有电影独立出品权、发行权,持有甲级电视剧拍摄许可证,可创作生产电影故事片、电视剧、数字电影、电视电影、动画片、专题片、科普片和译制片的大型综合制片机构。  相似文献   

11.
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壮大:2002年至2011年.我国电影年产量和票房分别飙升7倍和12倍,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大国,我国还相继成为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和第一大图书出版国,  相似文献   

12.
幸福问题已成为中国最核心的社会问题之一.散见于马克思一系列理论著作中的幸福思想主要有:人的需要是人追求幸福的动力;幸福是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幸福是个人幸福和集体幸福的统一;劳动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方式.这些不仅为当代中国人诠释了幸福的内涵,也为当代中国人追求幸福、实现幸福提供了一条真实可靠的现实之路.  相似文献   

13.
先泰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的源流,先秦芙学的发展是建立在理本体,道本体和情本体三种思想基础之上.尽管艺术、情感在这三种思想基础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但它们均源于古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宇宙感,源于解决把有限的人扩展为无限的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成功地突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打破了原有的利益主体单一化和利益分配平均化的格局,形成了多元化经济利益主体和多样化的经济利益来源,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但由此也带来了利益分配不公、利益差距过大等问题,造成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已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宁波市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发挥电影这现代传媒艺术在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倡导现代文明和道德的作用,宁波市作了有益的探索。主要是建立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体系、实行政府补贴、市场运作的农村电影放映机制,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16.
自从电影艺术史上的第一次变革从无声电影进入到有声电影以后,电影由纯视觉艺术成为视听综合艺术,它是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综合了文学、音乐、绘画、表演等艺术门类,大大地  相似文献   

17.
由著名作家刘震云编剧,导演冯小刚执导的国产大片——《温故1942》作为贺岁档电影已经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影片以1942年河南大饥荒的真实事件为背景,讲述了河南受灾百姓逃荒路上发生的故事。从1942年蔓延至1943年的这场大灾荒,共造成300余万河南人死亡,上百万河南人逃荒到陕西西安等地,成为后来的"河南担"。70年后,当再次梳理这段悲怆的历史时发现,除了极少数传教士和个别中外记者留下片断记录外,历史却对这段历史的描述很少,本文以一个逃荒亲历者的视角揭示当年那段历史的冰山一角。  相似文献   

18.
只要3分钟就能出产一部手机;为沈城人每日餐桌提供六成以上的大米、超过半数的肉蛋奶;在未来,连国产大片都将融入沈北特色……沈阳市沈北新区将逐渐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独特的美。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地处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区,自1958年建厂以来,从一个只能依靠外援拍片的小厂,发展成为今天能独立生产故事片、艺术片、新闻片以及蒙古语译制片的综合性电影制片厂、由于我厂立足边疆,坚持以少数民族生活题材为特色,先后生产了70多部故事片和700多部译制片,拍出了像《月光下的小屋》、《东归英雄传》、《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等优秀影片,并且培养出了像塞夫、麦丽丝、江浩、艾丽娅、萨仁高娃等一批优秀的电影专业艺术人才。随着国家将计划经济下成长起来的电影厂推向市场,内蒙古电影制片厂也和其他电影厂一样,遇到了前…  相似文献   

20.
“读图时代”是对21世纪视觉文化占领大众日常生活的一种形象的表述.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和电子媒介全球化普及,电影、电视、电脑、广告、手机、各种电子产品共同组成了一个强大的大众文化传播网,图像作为传播的主要内容取代传统意义上印刷文字成为文化消费的主角,这种由大众消费文化的兴起带来的视觉文化艺术引领我们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电视成为日常生活审美泛化的主要载体,电影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重要形式,电子网络将世界变成一个“村”,广告无处不在,图像包围了生活,读图时代宣告来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