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湘南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发动和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中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武装起义。目前,党史、军史界将湘南宜章年关暴动定为打响湘南起义的第一枪。笔者认为,打响湘南起义第一枪的应是粤北董塘暴动。一、董塘暴动:粤北湘南暴动第一枪1927年广州发生"4.15"惨案后,粤北仁化一片白色恐怖。国民党反动派勾结地主豪绅实施"清党"行动。大地主豪绅谢梅生乘农民自卫军主力北上讨蒋之机,纠  相似文献   

2.
仁化暴动时间早、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是粤北湘南农民暴动的典型,被称为“农民暴动中最伟大的战斗”。朱德带领南昌起义军余部到仁化后,采取恢复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强化地方军事组织、输送和教育干部、处决土豪劣绅等措施,沉重地打击了反革命嚣张气焰,有效地动员起了群众,迅速地推动了仁化的革命形势。朱德率部队离开仁化之后,依然关心着仁化暴动的情况,继续派人联络和指导农民暴动,为仁化暴动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阮啸仙,广东河源人,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广东青年运动的先驱、大革命时期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第一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1928年1月,发动和领导著名的"仁化暴动"。6月,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把仁化暴动的声音传递到共产国际,产生了重要影响。一、阮啸仙临危受命,策动和领导"仁化暴动",为仁化暴动声播共产国际奠定了实践基础1927年4月,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公开叛  相似文献   

4.
正对中央和广东省两级党史研究室与韶关仁化合作举办仁化暴动87周年暨红军长征过境粤北80周年学术研讨会召开,我表示热烈祝贺!感谢热情的东道主对我们的邀请和接待。我谨代表一起前来参加会议的革命后代刘建、谭一兵、阮欣彤等同志向与会同志表示热烈祝贺和衷心感谢!两年前我从广州到湖南汝城,曾路过韶关参观学习,留下深刻印象。当时写过诗作,对韶关、仁化以及湘南粤北赣南的同志们表达敬意,现在征引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纪念仁化暴动87周年暨红军长征过境粤北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即将圆满结束。我受主办单位的委托,对这次研讨会作一总结。这次研讨会,得到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大力支持,对于办好会议,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高永中给予了具体指示,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韶关市委、中共仁化县委对此高度重视。今天的会议,韶关市委副书记、市长艾学峰等五位市领导出席,仁化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领导和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上午的会议上,中共仁化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  相似文献   

6.
正1928年初,在中国南方的广东,韶关仁化暴动打响了粤北湘南暴动的第一枪。中共组织和革命农民,组建了革命武装队伍,建立了工农革命政权。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开始长征后,顺利经过粤北,成功突破国民党军的粤北封锁线。这两个历史事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仁化暴动、红军长征过境粤北都是历史发展的组成部分历史是由一个一个链条构成的,任何一个链条都不能缺少。仁化暴动就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链条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仁化暴动被中共广东省委称为"农民暴动中最伟大的战斗"1,,因为阮啸仙在中共"六大"上所作的专题介绍而闻名共产国际。仁化暴动至今已过去87年,其在广东大革命历史乃至中国革命史地位一直存在争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仁化暴动在我党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不断探索中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是我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革命实践。一、仁化暴动的地位仁化暴动在我党组织开展的一系列武装暴动中起承  相似文献   

8.
正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不畏白色恐怖,以武装斗争来回答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领导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仁化暴动便是其中之一。长期以来,仁化暴动不被党史界所关注,笔者认为,仁化暴动不能被忘却,要进行深入研究。一、大革命时期仁化农民运动蓬勃开展,为暴动打下深厚的基础1924年1月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后,在共产党人的推动下,广东各地农民运动快速发展,尤其是东江地区。  相似文献   

9.
仁化暴动时间早、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是粤北湘南农民暴动的典型,被称为"农民暴动中最伟大的战斗"。朱德带领南昌起义军余部到仁化后,采取恢复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强化地方军事组织、输送和教育干部、处决土豪劣绅等措施,沉重地打击了反革命嚣张气焰,有效地动员起了群众,迅速地推动了仁化的革命形势。朱德率部队离开仁化之后,依然关心着仁化暴动的情况,继续派人联络和指导农民暴动,为仁化暴动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1927年6月至1928年11月,仁化地区党组织在中共广东省委和北江特委的指导下,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割据,建设苏维埃红色政权。仁化地区的暴动有力地反击了蒋桂反革命势力,响应了朱德领导的湘南暴动,与海陆丰暴动形成呼应的局面。仁化暴动和武装斗争过程中的举措,是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有益探索,对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今天,我们怀着深厚的感情和崇敬的心情,齐聚广东仁化这片红色热土,共同纪念仁化暴动87周年暨红军长征过境粤北80周年。来到这个地方,我感到十分亲切,因为这里是爷爷朱德曾经生活过、战斗过的地方。不论是仁化暴动还是红军长征过境粤北时,这里都留下了朱老总的身影。回顾那段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对于我们坚定理想信念,确保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感谢中央党史研究室、广东省委党史研  相似文献   

12.
正10月20日,"弘扬苏区精神,促进改革发展——纪念仁化暴动87周年暨红军长征过境粤北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革命老区仁化县举行。研讨会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与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韶关市委、广东中共党史学会、广东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联合主办,中共仁化县委、仁化县人民政府承办。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局副局长薛庆超,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杨汉卿、副主任李淼翔,陈毅元帅之子、北京市原副市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原会长陈昊苏,朱德元帅外孙、解放军装备学院副院长、少将刘建,韶关市市长艾学峰,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论文代表,以及韶关市、仁化县的  相似文献   

13.
陈其明 《党史文苑》2012,(11):48-55
1928年仲夏,在苏联莫斯科郊外的"银色别墅"中,中共六大在此秘密举行。7月2日,也就是大会讨论农民与土地问题的当天,中共六大正式代表、广东代表团成员阮啸仙,在会上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他在仁化建立苏维埃政府、组织农民暴动的情况,引起了大会的热烈反响和苏联同志的极大兴趣。会后,阮啸仙根据周恩来的指示,继续留在莫斯科,负责整理包括仁化在内的苏维埃政权建设经验材料报中共中央,并翻译成俄文,存入共产国  相似文献   

14.
《湘潮》1992,(12)
湘南暴动旧址——原宜章县立女子学校,地处宜章县城。1928年1月12日,朱德、陈毅率部“智取宜章”,揭开了湘南起义序幕,在此设立工农革命军司令部和宜章年关暴动指挥部,领导各地暴动。1983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湘南起义六十周年时,旧址内主办  相似文献   

15.
正结束南雄之行后,我们立即赶往仁化。沿着高速公路1个多小时就到了仁化丹霞出口。但当年红军是从广东"借道"到江西之后,沿着粤赣边界西进,从江西的聂都一带重新进入广东仁化的。绕了一个大弯,耗费时间颇多,又是靠着双腿走,其艰苦程度可见一斑。1934年10月31日,长征红军从江西聂都出发,直入广东仁化。沿途经过长江、城口、红山,直到乐昌五山。在仁化,长征红军突破了蒋介石设置在湘粤边界的第二道封锁线,并进行了长征以来的第一次大休整。  相似文献   

16.
上地革命战争时期,河北的地方暴动屡仆屡起,是北方起义暴动较多的地区。由于指导思想的错误,党的地方组织战斗力缺乏,工农群众组织不强固,缺少有经验的军事领导人和红军,这些起义暴动都失败了。但是,起义暴动有着深远的影响,为后来兴起的敌后抗日战争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打下了十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党史文苑》2010,(9):32-33
邓华(1910-1980),湖南省郴县永宁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宣传中队长、连党代表、教导队政委、团政委、师政委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团政委、支队政委、纵队政委和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等职,参与领导开辟平西抗日根据地,参加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  相似文献   

18.
永定有2000多人参加长征永定当年是21个中央苏区县之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永定人民积极创建地方武装,为中央红军输送了大批的兵员和军事骨干。永定暴动后,永定县委从溪南暴动队伍中挑选 200余人在金砂组成了福建省第一支红军部队——红军营,下辖3个连,张鼎丞任营长,邓子恢任党代表。与  相似文献   

19.
廖可元 《湘潮》2021,(4):62-64
素称“九澧门户”的澧县,古称澧州,是一方神奇的土地。六干年城头山被誉为“中华城祖,世界稻源”,澧州先民卓越的生存智慧和首创精神清晰可见。1935年,红二、六军团转战津澧(指津市、澧县,下同)一带,为配合中央红军长征立下不朽功勋。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时期,澧县籍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舍生忘死。朱务善从澧州中学堂考入北京大学,由李大钊、邓中夏介绍,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早期党员;澧县籍著名红军烈士游端轩,从北伐到湘南起义,再上井冈山,后担任中央红军第十二军、第十九军军长,长征时留守福建,转战闽赣,1934年壮烈牺牲。  相似文献   

20.
红军南方3年游击战争时期,有位在枪林弹雨中穿来梭去的战将,他年龄不到30岁,中等个头,粗壮结实,浓眉大眼,黝黑的脸膛。他,就是威震湘南、粤北的游击大队长李林。逃出虎口1927年秋,19岁的贫农子弟李林投身革命,1931年3月入党。他参加了湘南起义,上过井冈山,后回到湘南长期从事游击战争。中央红军长征以后,李林带着通讯员从湘赣军区红四团回到家乡郴县,本打算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