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苏联剧变20年以来,学术界一直在挖掘其剧变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苏联软实力的严重衰落。软实力是苏联兴起的最直接原因。十月革命前,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几乎没有什么物质力量为社会主义苏联提供硬实力,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苏维埃体制和最初的和平外交等,使苏联获得了强大的软实力,并且在此基础上造就了苏联的硬实力大国地位。但是,苏联在硬实力崛起的过程中,却抛弃了自己的软实力优势,特别是个人崇拜、丧失凝聚力的意识形态、错误的对内对外政策和僵化的国家体制等,不仅导致苏联软实力的衰落,也进而导致苏联硬实力的衰落,最终导致国家瓦解。  相似文献   

2.
陈新明 《人民论坛》2011,(12):19-21
苏联模式是苏维埃时期苏联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组织体系和思想体系。这一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取得了成就巨大,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苏联领导集团在对该模式进行改革过程中,出现了重大偏差,这最终导致了苏联社会制度的转轨。今天,我们研究苏联模式兴衰的经验与教训是有必要的,它能让我们充分认识到改革事业的艰巨。  相似文献   

3.
苏共丢权、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理论界争论了很多年,始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实际上主要是苏联的病态体制造成的,这种病态体制不仅摧毁了苏联.同时也导致了东欧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溃败,并使整个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了低潮。分析苏联解体的体制原因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是:首先,中国之所以能够抗住“苏联解体”风波的冲击.在于我们党先期进行了体制改革的实践,积累了经验教训,释放了风险;其次,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因为现有体制仍然存在苏联模式和中国封建专制残留因素的双重影响,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严重障碍。因此,只有深化改革.我们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  相似文献   

4.
苏联模式是苏维埃时期苏联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组织体系和思想体系。这一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取得了成就巨大,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苏联领导集团在对该模式进行改革过程中,出现了重大偏差,这最终导致了苏联社会制度的转轨。今天,我们研究苏联模式兴衰的经验与教训是有必要的,它能让我们充分认识到改革事业的艰巨。  相似文献   

5.
开阔视野     
<正>60年来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三次转变我们对社会主义认识上曾经有过三次重大转变。第一次转变:从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和社会变为照搬苏联社会主义模式(1949年~1956年);第二次转变:从"以苏联为戒"转变为超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1957年~1978年);第三次转变:从突破苏联模式到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79年~至今)。  相似文献   

6.
苏联剧变的核心原因在于苏联共产党内部出了问题.苏联共产党在20世纪80年代后的改革中.以“民主化”、“公开性”为口号.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发生偏离进而放弃,既有苏联历史原因,忽视了理论教育.也有领导人缺乏共产主义信仰。我们要注重汲取苏联的沉痛教训,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搞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7.
个人还是制度是研究苏联解体问题的学者的对立观点。由此衍生出了四个观点:即苏联解体是否具有命中注定的必然性;苏联解体是否是苏联人民的选择;苏联解体是否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结果;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否是"去苏联化"的结果。对此,东西方比较政治学理论有着不同解释,而正确评价苏联解体原因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前提,涉及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道路的评价。对此,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具有阶级属性,以马克思比较政治学的视角来解读这一重大的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访谈人员和资料的选择、文风、史实及其分析问题的方法等方面,对电视教育片《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进行分析后,我们可以发现,该片总的基调不是实事求是的,而是断章取义,只看一点,不及其余。它在解读苏联亡党亡国的原因方面,误导观众和读者。  相似文献   

9.
20年前,拥有横跨欧亚两洲2240多万平方公里庞大疆域的大国苏联和拥有近2000万党员、执政74年的苏联共产党,在没有外敌入侵和特大自然变故的情况下顷刻之间解体覆亡。这一震惊世界的重大事件,被称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一场大灾难、大悲剧。反思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总结其中的深刻教训,对于我们居安思危,  相似文献   

10.
苏联解体使一系列的理论难题横亘在正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发展中国家面前。我们把由"苏联解体"衍生的相互联系而不断涌现的"问题丛"描述为"苏联的理论丛林"。今天对"苏联社会主义"的模糊理解仍以各种"隐性存在"的形式作用着中国理论学者、社会精英,甚至人民大众的头脑,从而羁绊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改革进程。突破前苏联的僵化理解,运用辩证方法把握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穿越这一理论丛林,对于实现中国梦拓展中国道路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苏联解体、苏共垮台20周年。自从苏联剧变以来,学术界对其原因及教训进行了很多研究,也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但是分歧还是很大,政治立场的不同、看问题的方法的差异乃至个人目的的不同,得出的结论肯定是不一样的。我在这里不想去全面谈论苏联剧变的原因,只想着重谈谈我们从苏联剧变中最应该吸取的教训是什么。一、必须加强干部的竞争性选拔机制,防止干部选拔中的宗派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2.
谭妹冬 《前沿》2007,2(1):11-13
“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这是邓小平对苏联模式进行深刻反思后得出的历史性结论。本文介绍和分析了邓小平对苏联政治、经济和外交模式的反思、突破及其成就,旨在说明,没有邓小平对苏联模式的反思、突破,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其思想理论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苏联解体已20年,俄罗斯这个在苏联的废墟上站立起来的国家,历经20年的转型,从动荡、衰退和低迷中走了出来,有了今天的增长和稳定。上世纪的十年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前面十年的一些标志性场景:1991年苏联解体的那个秋天,商店货架上空空如也,老百姓为面包、肉、盐、糖和火柴排起长队。1992年,在"休克疗法"之下全年消费价格上涨25.1倍,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14.5%。1992—1994年大规模私有化缔造了私有者阶层,却使大量国有资产流失,铸造了成百上千的亿万富  相似文献   

14.
经济军事化与苏联解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联自行解体和崩溃的原因一直是人们所感兴趣的。搞清楚这个问题 ,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 ,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历史文化传统、对外战略和军事思想、思想理论认识等方面梳理了苏联经济军事化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其原因 ,试图从经济军事化的角度分析苏联自动瓦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虽然苏共在执政实践中违背公平正义原则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但解体苏联也违反了公平正义原则。苏联解体给我们以深刻的教训与启示:要把坚持公平正义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足点和归宿点。必须在政治上发展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在经济上进行改革,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必须在文化上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6.
苏联解体原因的几种主要观点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回顾总结自 1991年苏联解体 10年以来 ,国内外学者对苏联解体原因探讨的经历和现状 ,概述了十种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 ,介绍了其主要论据及存在问题。说明对苏联解体这一重大政治事件的反思是逐步深化的 ,并期望有新的研究成果问世。  相似文献   

17.
对苏联7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历史和苏联模式,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它曾经取得过光辉成就,也存在着严重问题。反思苏联模式,是为了总结其"得"与"失",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  相似文献   

18.
易新涛 《前沿》2007,14(12):48-50
在国家利益的驱使下,1931-1937年苏联对中共的政策伴随着中苏关系的变化和苏联对华政策的调整而演变。"九.一八"事变后,苏联仍然抨击国民党,但要求中共结成下层统一战线,反蒋反帝,武装保卫苏联。1933年初,苏联要求中共在广泛的基础上创建反日本帝国主义统一战线。1935年7月进而要求中共与蒋介石国民党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这种政策的转变,有效地指导了中共制定适时的政策,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从而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苏联模式的历史必然性 ;如何看待苏联模式的历史地位 ;苏联模式与苏联解体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20.
1956年,确实是毛泽东突破苏联模式的最佳时机。但他把突破苏联模式理解为避开苏联走过的弯路,而不是从根本上解决体制问题,制约了他对苏联模式的突破。50年代后期,毛泽东在“走出一条比苏联更好的路子”上犯了“左”错误。60年代,随着中苏论战的逐步升级,毛泽东又转向全力维护苏联模式,把对这一模式的突破性改革看成搞修正主义。至此,对毛泽东来说,突破苏联模式的时机已经完全丧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