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5月17~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举办“纪念《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发表160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等全国50多所高校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着《宣言》的科学内涵及其现实指导意义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广泛交流。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多年来,虽然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其基本原则仍有指导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情世情党情的新变化提出的行动纲领,继承和发展了《宣言》的基本观点,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言书.  相似文献   

3.
耿步健 《求索》2007,(12):1-4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共产党宣言》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它不仅为我们描绘出未来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前景,而且明晰地指出达到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正确路径。2008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深刻挖掘《共产党宣言》中所蕴藏的和谐社会的丰富思想资源,对于我们今天从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两个必然是《共产党宣言》的核心论断之一。《共产党宣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才能坚不可摧,成为自觉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生态社会主义宣言》和《贝伦生态社会主义宣言》两份纲领性文件相继发表,两份宣言全面阐述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论证了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纲领。对于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生态社会主义及其理论可以化解"地区共同体"这种政治结构在治理生态危机问题上的困境,为我们开启了一种全球主义的生态救治方案。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建设小康社会这一重大发展战略与《共产党宣言》的许多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具体表现在《共产党宣言》的发展生产力、经济全球化、新型工业化、人的自由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等重要思想与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思想是内在统一的。  相似文献   

7.
在《共产党宣言》中,基于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繁爆发、阶级矛盾尖锐的社会现实,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提出了"两个必然"的重要论断,论证了资本主义最终灭亡的历史命运。自《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宣告资本主义的死期,时间已经过去160多年。为什么资本主义至今还没有灭亡,马克思恩格斯的预言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跨越理论中开创了另一种社会主义观,即现实社会主义,现实社会主义与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马恩经典著作中所论述的经典社会主义是马克思的两种社会主义观;建设现实社会主义不能用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公有制、计划经济、没有商品货币)去规划和指导;在经过长期探索之后,中国共产党人成功的找到了一条建设现实社会主义的可行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对《共产党宣言》学的早、学的多、学的深,并且带动和要求党员干部努力学习《共产党宣言》。毛泽东以《宣言》为政治立场和价值基准,并与国情的结合中发掘《共产党宣言》的时代内涵。毛泽东学习《共产党宣言》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启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不断学习并科学把握《共产党宣言》。  相似文献   

10.
胡大平 《群众》2011,(11):77-78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强调,“《宣言》是一个历史文件,我们已没有权利来加以修改”。实际上,不能“加以修改”的不只是《宣言》这个文本,而且包括它传播的历史。这一历史既见证了其力量又呈现了它在今天面临的特别困难,不仅对于我们理解这一文献,而且对于社会主义实践,都是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些不变的东西,正是虚无主义和机会主义的解毒剂。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确立了无产阶级理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基于唯物史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作出了"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为无产阶级的崇高社会理想奠定了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共产党宣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理论指南。这一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根据唯物史观的"历史合力论"思想,必须加强理想教育,进一步形成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的许多著作都展现出他们所继承的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精神。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展开了对资产阶级的批判、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文献的批判以及对《共产党宣言》的自我批判。发掘和阐释这些批判思想,既有利于我们以正确的态度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又有利于帮助我们回应和驳斥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对立论"和"过时论"并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3.
《共产党宣言》序言全球化思想的三重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先后写过七篇序言。要完整、系统地把握《共产党宣言》的全球化思想,就必须把序言和《共产党宣言》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梳理、分析和研究。总起来看,七篇序言中的全球化思想有三重视域,即:《共产党宣言》的全球传播,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社会主义的全球拓展。  相似文献   

14.
谷盛开 《人权》2005,(6):50-55
早在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诞生7个多月以前,美洲国家组织就通过了世界上第一个区域性的人权保护文件《美洲人的权利和义务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本文拟就该《宣言》法律地位的演化和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一、《美洲人的权利和义务宣言》的产生及其内容 1、《美洲人的权利和义务宣言》的诞生 1948年3月20日至5月2日,第 9次美洲国家外长会议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召开,本次会议的一个划时代的成果就是通过了《美洲国家组织宪章》, 宣布建立美洲国家组织。《美洲国家组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 发表已有 15 0多年了。它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无产阶级革命与人类解放的指南。时至今日 ,重新解读《宣言》 ,仍能深深感触到它的震撼力。我惊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深邃 ,学识的渊博 ,文笔的犀利。尤其是 ,《宣言》消除了我对许多现实问题的困惑。一、资本主义的历史与现状恩格斯在《宣言》序言中反复指出 ,贯穿《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 ,即 :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 ,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宣言》对这一问题的…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发表已经130年了.迄今为止,《宣言》已用110种文字,在全世界出版了1000次以上,有关《宣言》的专著、论文和辅导材料真是汗牛充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过去在《宣言》的研究和教学中,人们往往强调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基本观点,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的革命理论,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科学社会主义和其它社会主义的界限以及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17.
屈新儒  程臻 《人权》2010,(4):30-34
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通过《世界人权宣言》(以下称《宣言》)以来,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一个集团、一个文明圈、一种宗教完全否认《宣言》的正确性和适用性,但也很少有一个国家能够接受和实行《宣言》所包含的全部内容。据2006年统计,在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65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宣言》。  相似文献   

18.
《人权》2006,(5):23-23
1993年3月29日至4月2日,维也纳世界人权大会亚洲区域筹备会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会议通过了《曼谷宣言》(下称《宣言》)。《宣言》阐述了亚洲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冷战结束后对人权问题的基本立场。其基本观点如下:1、关于对待人权的正确态度问题,《宣言》承认人权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制度以生产资料公有、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为基本要素。自《共产党宣言》面世至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不少挫折。对资本主义的发达和社会主义一时的挫败要辩证看待,要坚定树立社会主义一定会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理想和信心。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党纲。1896年,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留居英国期间,在大英博物馆读到《共产党宣言》,据考证,孙中山是中国阅读《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人。1899年3月,上海《万国公报》刊载英国社会学家颉德的《大同学》一文时涉及到《共产党宣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