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赵洪君 《奋斗》2006,(8):28-28
几年来,我们通河县努力加快建设步伐,实现了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2005年,县域生产总值实现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比“九五”期末增长62.4%。  相似文献   

2.
桂龙 《世纪风采》2006,(8):40-42
泰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是知名的历史文化古城。近几年来,泰州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发展经济、善待百姓”的和谐发展之路,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落实到发展经济、造福百姓的具体实践中,泰州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快又好地发展。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822.3亿元,年均增长13.1%,是“九五”期末的2倍;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14亿元,是“九五”期末的3.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02元,同比分别增长14.7%和11.5%,分别是“九五”期末的1.6倍和1.4倍。  相似文献   

3.
刘洪久 《奋斗》2011,(5):18-19
“十一五”时期,呼玛县经济逆势上扬。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4621万元,比“十五”期末增长91.3%,年均增长13.9%。全口径财政收入8032万元。比“十五”期末增长340.6%,年均增长34.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7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17.61倍。  相似文献   

4.
“九五”以来,格尔木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各项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2001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GDP)达22.13亿元,比1997年的10.15亿元增长118%;工农业总产值完成26.17亿元,比1997年的12.56亿元增长108.4%;特别是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财政政策西部转移支付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国家重点工程“涩——宁——兰”输气管线、青钾100万吨项目和青藏铁路格拉段的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5.
王铁强 《奋斗》2002,(8):12-14
道外区是哈尔滨市中心城区之一,“九五”期间,我区国内生产总值、利税总额、区级财政收入3项主要经济指标分别以年均17.5%、19.8%、16.8%的速度递增,分别高于全市平均增幅5.7、8.5、1个百分点。200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3060万元,比上年增长21.8%;实现利税总额30203万元,比上年增长28.5%;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31035万元,其中,区级财政收入15861万元,比上年增长34.3%。  相似文献   

6.
吉轩 《党建》2000,(10)
“九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辉煌,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一)成功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1995年提前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后,经过“九五”前两年的努力,在1997年又提前三年实现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预计“九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8%以上,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8.6万亿元,实现了“九五”计划提出的年均增长8%的调控目标。同时,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所提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效推进。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7%,高于6.5%…  相似文献   

7.
《党建》2011,(4):F0002-F0002
2010年开滦集团原煤产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实现大幅增长,出现了可喜局面。全年产煤6087万吨,比“十五”末增长118.80%,;精煤产量1503万吨,比“十五”末增长114.71%;营业收入930亿元,比“十五”末增长754.22%;2010年完成利税42亿元。  相似文献   

8.
张震龙 《学习月刊》2010,(10):56-57
近年来,荆州市荆州区委、区政府坚r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区、项目兴区、特色立区”战略。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抓转型,惠民生、促和谐,县域经济步人发展的“快车道”。2009年,GDP首次突破百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实现财政收入近6亿元.增长37.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超过3亿元.增长7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8亿元.增长59.1%: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7亿元。增长27.8%;外贸出口7063万美元.增长2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40元,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6011元.增长12.4%。经济综合实力在荆州市率先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相似文献   

9.
《天津支部生活》2013,(3):F0002-F0002
增强经济实力,夯实民生之基 中北镇紧紧围绕“富民强镇”的奋斗目标,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产业聚集和升级,全镇经济实力显著提升。2012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26.5%.完成税收15.04亿元,固定资产投入136亿元,内资到位比上年增长34.9%,实际利用外资比上年增长25.5%,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8594元。目前,该镇共有重点项目61个,计划总投资近33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20亿元。  相似文献   

10.
《新湘评论》2013,(5):I0002-I0002
2012年,湖南望城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建设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协调、二三产业相配套的现代化工业新城”的战略目标,牢牢把握“打造干亿级、进军国家队”的工作定位,务实进取,攻坚克难,取得了丰硕成果。经开区全年规模工业总产值超400亿元,增长28%;财政总收入突破20亿元,比上年度净增5亿元,其中,国地税超8.3亿元,比上年度净增2亿元,创年净增长新高。  相似文献   

11.
《共产党人》2010,(2):60-60,F0003
2009年,盐池县牢固树立“求实、创新、争先”工作理念,按照“12335”工作思路,抓重点、攻难点、求突破,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9.4亿元,增长11.1%;社会同定资产投资20.5亿元,增长13.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亿元,增长29%;农民人均纯收入3362元,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10元,增长12%。  相似文献   

12.
“九五”开局第一年,省“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遵义卷烟厂更上一层楼,提前10天完成全年计划任务,产值利税在产量低于往年,市场竞争更激烈的情况下,仍分别比上年增长15.4%和13.1%。厂党委被评为地区先进党组织。1997年一季度.遵烟,又猛跃了一步——实现产值2.64亿元,货款回笼276亿元,在产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三项指标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5%、482%、58.3%,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到遵义卷烟厂采访,记者获得的第一个印象,就是严格的制度管理。从整洁的厂容、规范的工作场地和职工的精神面貌,都可获得一个良好…  相似文献   

13.
过去5年,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盘锦市经济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经济总量有了很大提升,特别是工业经济在困境中连续3年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到“十一五”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948亿元,同比增长57.4%,比“十一五”初的25.2%提高了32.2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137.1亿元,同比增加57.2亿元,  相似文献   

14.
“能快就不要慢”,这是我区乡镇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1995年以来,我区乡镇企业年递增速度都在50%左右,且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以1997年为例,全区乡镇企业完成现价总产值1915亿元,比上年增长56%;完成增加值486亿元,比上年增长52.8%。工业增加值163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实现营业收入1912亿元,比上年增长52.2%;实现利润总额207亿元,增长64%;实际入库税金19.96亿元,增长28.7%;农牧民去年人均从乡镇企业得到纯收入870元,比上年纯增140元,占人均收N的48%,占净增部分的70%。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到乡镇企业的威力,看…  相似文献   

15.
宋文豹 《学习月刊》2010,(10):61-62
2009年,宜都市紧紧围绕“在全省率先进入全国‘百强’,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逆势而上调结构,加快步伐促转型,全市经济社会始终保持了“发展提速、产业提级、质量提升、效益提高”的良好局面。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44.8亿元,比上年增长17.9%:规模工业总产值224.8亿元.增长56.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4亿元.增长57.8%:财政总收入完成11.4亿元,增长2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8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16元。  相似文献   

16.
山东,我国第一渔业大省。从上世纪50年代的海带育苗突破开始,我省海洋渔业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兼程,几起几伏。进入新世纪,我省渔业正在向新的目标迈进。2006年我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海洋与渔业“二二三三六”的工作思路和目标要求,坚持生态渔业、高效渔业、品牌渔业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山东半岛现代渔业经济区。2006年,全省海洋产业产值达3000亿元,比上年增长20.5%;水产品总产量757万吨,增长2.8%;渔业总产值1445亿元,水产品产值516亿元,分别增长12.4%和10.7%;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20元,增长4.4%。  相似文献   

17.
庄光明 《学习月刊》2014,(14):126-127
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宜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围绕“全国百强县市”目标.按照“竞进提质、效速兼取”的总要求,主动转型,加快赶超.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02.8亿元.增长12.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亿元.增长48%:固定资产投资360.4亿元,增长33.2%:农民人均纯收入11693元.增长1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83元.增长11.6%。  相似文献   

18.
《理论与当代》2012,(11):3-I0001
“十一五”期间,乌当区财政总收入突破十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2012年1—9月,全区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0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5.5亿元,增长8%,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55亿元,增长21%,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7亿元,增长15%。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由去年同期6:52:42调整为5:54:41。  相似文献   

19.
《思考与运用》2006,(12):10-13
“十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为“十一五”规划开局良好创造了好的基础。2006年,我市在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旱灾、农业生产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国民经济仍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20.64亿元,同比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78.98亿元,同比下降7.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002.93亿元,同比增长16.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38.73亿元,同比增长13.9%。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下降4%,第二产业增长16.2%,第三产业增长13.8%。  相似文献   

20.
临邑县在“三级联创”中大力实施“千百万”工程(千名干部帮扶、百村示范带动、万名党员参与),形成了“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的链条效应.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2006年,全县完成GDP108亿元.增长26.1%;财政总收入8.3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05亿元.分别增长32.5%和1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