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和党在早期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称“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然而,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被撤销了总书记的职务。本文无意为陈独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作评价,仅从他私人生活的角度,介绍一下曾和他有过婚姻关系的4位女性。  相似文献   

2.
陈独秀是以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的身份步入中国政治舞台的.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党成立以后的最初6年中是党的主要领导人,曾对中国革命、对宣传马克思主义做出过重要贡献.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犯了右倾错误.1927年在党的"八七会议"上被撤销了总书记职务.  相似文献   

3.
正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是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创始人和首任总书记。因历史的原因,1927年他被撤销总书记职务,1929年又被开除党籍。晚年他穷困潦倒,伴随他度过余生的是他小他29岁的第四任妻子潘兰珍。潘兰珍以其忠贞的爱情、豪侠的气度,陪伴陈独秀走过最后12年风雨人生旅程。相爱在沪中潘兰珍,又名潘若云、潘云仙,1908年出生于江苏省通州余西镇大  相似文献   

4.
陈独秀(1879——1942)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任书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在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上被撤销总书记职务。1929年11月被开除出党。 1932年10月15日下午7时,陈独秀由于内奸告密,于上海被捕。他不久即被押解到南京军政部军法司,随即移送江苏地方法院看守所拘押。国民党南京政府控诉陈独秀“危害民国”、“叛国”等罪。江苏高等法院于1933年4月14日、15日、22日三次公开审讯陈独秀案。此案在当时,引起了全国上下的密切注意,附近人士都纷纷赶往旁听。据当时  相似文献   

5.
目前,史学界对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中央紧急会议”(简称“八七”会议)上,中央领导机构的产生说法很不统一。基本有种说法:其一,认为会议撤销了陈独秀的中央总书记职务,选举瞿秋白为中央总书记。其二,认为会议选举瞿秋白为书记。其三,认为会议选举瞿秋白、苏兆征、李维汉3人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上述说法都不准确。  相似文献   

6.
陈独秀是以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的身份步入中国政治舞台的。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党成立以后的最初6年中是党的主要领导人,曾对中国革命、对宣传马克思主义做出过重要贡献。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犯了右倾错误,1927年在党的“八七会议”上被撤销了总书记职务。1929年被开除出党,1932年被国民党逮捕,1937年抗战爆发后被释放。此后。他历尽坎坷,辗转漂泊到了四川。他的晚年凄风苦雨。令人感慨,却给人们以种种启示。  相似文献   

7.
苏泽 《党建文汇》2002,(18):20-20
陈独秀 1921年7月,在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后被选为中共第二、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第一次大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导致了革命的惨重失败。1927年“八七”会议上,被撤销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后来,坚持错误立场,并与彭述之等人组织反党小集团。1929年11月,被开除党籍。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职务称谓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创建以来,党内最高领导人职务的称谓,并不是一直都称为“总书记”的。按照党章的规定和有关文献史料的记载,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阶段,除了称为“总书记”以外,先后还有“书记”,“委员长”、“主席”等称谓。在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陈独秀被推举为党中央的最高领导人,是我们党的第一任总书记。但是在开始时,陈独秀的职务并不是称为“总书记”。他在党的一大至二大前称为中央局书记,党的二大  相似文献   

9.
向忠发是我们党继陈独秀、瞿秋白之后第三任中央的“总书记”。这里所说的“总书记”,是习惯称呼(下同)。实际上,按照中共六大通过的新党章和第六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选举的结果,均不称“总书记”,而是称“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常委会主席”。但是长期以来,在党内外并没有人称他“主席”,而是习惯称他为“总书记”,这可谓“约定俗成”了。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罗登贤在北方会议后遭受打击的情况,在以往的传记和专题史料中记载颇为简略。只知他在 1932年 7月间被撤销省委书记职务,至于撤职的具体过程、撤职后他在东北又做了些什么事,则语焉不祥。最近笔者在阅读《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 11册时,发现其中有一组史料可以在很大程度弥补这一缺憾。   这组史料包括 3个历史文件。一是《中共满洲省委关于奉天特委遭受破坏情况向中央的报告》 (1932年 10月 12日 ),载于《汇集》甲 11册 147页,二是《满洲伯阳通信第 1号》 (1932年 9月 2日 )载于同册…  相似文献   

11.
党员被撤销党内职务,两年不得在党内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职务 编辑你好: 最近,我们乡出现了这样一件咄咄怪事:一名党委副书记因不舒服从市委的调动,受到了"撤销党内职务的"的处分.可仅仅过了一个月,他就被调到了市卫生局任党委副书记.我们向市纪委反映这个情况,纪委一名干部答复说:"他被撤销的是乡党委委员职务,副书记没撤."可是事实上,他一受处分,就回了市里,没有在乡里工作一天,怎么能这说副书记没撤呢?请告诉我们这样做是不是符合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2.
会议名称时间地点通过决议的主要内容十三届四中全会1989年6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 全会强调,应继续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中共十三大所确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全会通过了李鹏代表中央政治局所作《关于赵紫阳同志在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动乱中所犯错误的报告》。全会决定撤销赵紫阳的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及委员、中央委员、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的职务,对他的问题应继续审查。全会选举江泽民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增选江泽民、宋平、李瑞环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补选李瑞环、丁关根为中央书…  相似文献   

13.
1927年,陈独秀因右倾错误被免去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职务,1929年被开除党籍。1931年5月在上海他与彭述之等人成立“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并自任书记。193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中央机关遭国民党破坏。因叛徒告密,陈独秀被当局逮捕,并被押解到南京,  相似文献   

14.
咨询台     
《先锋队》2011,(23):44-45
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有无期限?晋中读者杨和平问:我的一个朋友因故被撤销党内职务,请问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有无期限?本刊编辑部答: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没有具体的期限规定。受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党员,经过  相似文献   

15.
正根据党章和党内有关文件规定,在党内选举中,包括选举党组织领导成员和党代表大会或党代表会议代表,正式党员(包括受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党员)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预备党员、正在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和只持有临时组织关系即党员证明信的党员,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党的各级委  相似文献   

16.
张家康 《世纪桥》2000,(2):55-57
1921年至192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五次代表大会,陈独秀相继当选为书记、委员长、总书记,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袖,年青的中国共产党也因此踏上了开天辟地、继往开来的艰难历程。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作为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的陈独秀和李大钊都因故不能出席这次代表大会,陈独秀让陈公博带来他致会议的信件。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也参加了会议。张国焘宣读了陈独秀致大会的信。信中说广东教务繁冗,实在难以抽身参加会议,自己虽已提出辞呈,但是目前尚未批准,望与会代表…  相似文献   

17.
《廉政瞭望》2011,(7):20-21
法制史第一个反腐败文件1926年8月4日,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发出《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反对贪污腐败的文件。文件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陈独秀签署发表。通告里有这样的话:"贪污腐败不仅丧失革命者的道德,且亦为普遍社会道德所不  相似文献   

18.
《廉政瞭望》2011,(13):20-21
法制史 第一个反腐败文件 1926年8月4日.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发出《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反对贪污腐败的文件。文件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陈独秀签署发表。通告里有这样的话:“贪污腐败不仅丧失革命者的道德,且亦为普遍社会道德所不容。”  相似文献   

19.
谈到中国大革命失败原因时,人们往往责怪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陈独秀继任总书记,并在实际上认为这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其理论逻辑就是:陈独秀是右倾机会主义领导者,“五大”继续选他任总书记,“五大”后他又继续推行了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因此大革命也就必定要最后失败。然而,在系统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陈也表示接受批评、  相似文献   

20.
一、8月5日信的由来"八七"会议后,陈独秀从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位置上退下来,避难上海,心情沉闷。从"五四"时期以来意气风发,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权力巅峰,沦落到几乎四处躲藏、销声匿迹的地步,让陈独秀有些消极。他一方面拒绝党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