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点希望     
作为一名读者,我希望多读到一些篇幅短小、文字精练的政工论文。我是一名在基层工作的政工干部,一方面需要挤时间学习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一方面又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处理日常工作上。遗憾的是,现在许多论文作者似乎不理解我们这些人的心情,动辄洋洋数千言、上万言,逼得我们望“文”兴叹。  相似文献   

2.
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发展变化的有三个重要因素:环境、教育、实践。在思想政治工作被严重削弱的时候,这三者同时受到忽视。经过一年多来的反思,情况有所好转。首先受到重视的是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企业普遍在进行“双基”教育。其次是环境,全社会的“扫黄”、“除六害”工作取得明显效果,许多企业开始重视了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建设,努力建设企业内部良好的小环境。但在目前,实践仍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实践这个被毛泽东同志称之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第一和基本的观点,到目前还未引起人们的足够关注。  相似文献   

3.
最近拜读了邓树斌先生《关于民主管理和职代会的再思考》一文。邓先生认为“在非公企业建立职代会制度,理论上是不成立的,法律也无依据……没有生产资料公有这个前提和基础,职工当家作主管理企业根本就没有可能性。”对此,愚以为邓文此说不确切,有商榷之处。一邓树斌先生说,“在非公企业建立职代会制度”,“在理论上是不成立的,在法律上也无依据。”持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4.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副教授》一文,给了我灵魂深处强烈的震撼!这也是我困惑已久的问题——知识分子,你的论文该写在哪儿? 我以为,写论文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发表,主要应该是为了解决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扪心自问, 二十多年来,我发表及获奖的论文数十篇,却没有一篇是“写在大地上”的。而是写在了为晋升职称的空谈虚论上。读了《瞭望》的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选择一个好的研究题目,论文就成功了一半。可见选题对于写好论文的重要性。怎样选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这里仅以《表扬与批评效应弱化的原因》(载本刊1987年第二期,作者韩千荣,以下简称《原因》)一文的选题为例,谈谈选题要实、新、小。实,即紧密联系实际。写论文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评判一篇论文的成败,应当看它对实际工作有无指导意义。《原因》一文抓住了当前较为普遍存在、人们普遍关心  相似文献   

6.
吴学斌 《理论探索》2006,(5):150-152
影响刑法解释的“法外”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不加限制地让这些因素发挥作用,或者一味地排斥这些因素的影响,都是不可取的。理性地看待影响刑法解释的“法外”因素,既要注重其积极的意义,又必须以刑法的规定作为检验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进行了反思,其中有正确的和不完全正确的意见,也有不正确和错误的意见。还有一些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完全否定社会主义,主张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总之,提出的问题很多,意见也众说纷纭。除了明显的资产阶级自由化观点外,大量的还是学术问题。这里,仅就几个问题的观点作些介绍。一、社会主义再认识的问题 1.落后国家搞社会主义是否“超前”一种意见认为,应当区分“超前”与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含义。“超前”不同于超越历史发展阶段。落后国家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而比资本主义国家提前进入社会主义,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  相似文献   

8.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与权力问题的讨论,许多文章提出了“非权力化”的新观点。我以为提出新观点,必须确定其内涵,否则争论起来,纠缠不清。思想政治工作非权力化,从词义上看可以有两种理解,既可以理解为非——权力化,又可理解为非权力——化。按照第一种理解,非权力化是相对权力化而言的,它反对权力化,而不完全排斥权力;按照第二种理解,则是完全排斥权力,即思想  相似文献   

9.
关于政治文明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党的正式文献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问题。近年来,理论界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研究成果。本文就理论界对政治文明的研究作一概述,以期有助于推动这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一、关于政治文明定义表述的问题 许多学者在研究政治文明这一重大理论时,首先着力于对政治文明做出定义上的解释和界说,兹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种观点是“政治成果总和说”。此种观点认为,政治文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人才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的人才思想包含许多重要观点 ,其中三个观点最具代表性 :一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关键是人才” ,二是要“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和脱颖而出的机制” ,三是“人才的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来实现”。时代性、务实性、创新性是江泽民人才思想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1.
李大钊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中,有一宗关于论述文艺美学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所重视和发掘不够的。实际上,在中国文艺美学史上,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指导文艺美学研究,李大钊为第一人。他在“五四”前后就发表了许多文艺美学方面的论文。这些论文在中国现代文艺美学与近代文艺美学(如王国维、梁启超等的美学)之间划出了一条极其鲜明的分界线。鲁迅曾称颂李大钊的“遗文却将永住,因为这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鲁迅:《<守常全集>题记》)  相似文献   

12.
政工研究中的形式主义表现,首先是成果速成。据了解,有的车间班组的成果不是日常抓思想政治工作和开展理论研究活动认真归纳的,而是等到要开会搞论文成果发布或举办征文时才选个题胡拼乱凑,有的干脆跨地区、跨行业,从刊物中移花接木,偷梁换柱。对这种“成果”实有认真考察严格认证的必要,不能以上报材料论优劣。其次是人随题走。上级拟定参考研究课题多是宏观着眼的,不可能细化全面,题包万象。这要求车间班组的研究活动立足本位,从实际出发,对症思研。而很多“成果”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上面布置的题目出发,组织人手搞“命题…  相似文献   

13.
信息窗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哲学十大创新 《北京日报》发表《我们说了那些新话——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十大创新》一文,观点如下: 创新之一,哲学主题的转换:从“整个世界”到“人的世界”。 创新之二,哲学理念的发展:从注重“物质运动规律”的无主体哲学到注重“人的主体性”的哲  相似文献   

14.
(一) 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在无数革命先烈奋斗、牺牲中诞生,又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过了三十五年的伟大历程。喜逢国庆,谈谈传统,这应该是一个合乎逻辑和惯例的题目。这题目之所以要谈,并非为了“应景”,而是由于党的工作进入新时期以后,革命传统和传统教育确实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所谓“新时期还要不要讲‘老一套’”,这一类似是而非的议论,既反映出一些同志对新时期的任务、新一代的特点缺乏深入的研究,也包含着他们对革命传统和传统教育本质的某些误解。这种误解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多年来“左”的错误造成的传统教育简单化和形式主义倾向。人们期待着在这个问题上的拨乱反正和创新实践。几年来,我们认真地进行了这样的实践。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围绕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这一课题,做了大量富有创新精神并已收到实际成效的工作。通过这些实践,革命传统教育的本来面目得以恢  相似文献   

15.
读了《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挑战》这篇论文(以下简称《挑战》),对如何正确认识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及对思想观念的影响等问题,受到不少启示。但我们不同意《挑战》一文把当前社会上和党内出现的一些严重问题,统统归咎于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看法。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我们党在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对不按客观要求,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而强制推行“平均主义”、“穷过渡”的一种否定。实践和理论都证明,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合我国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教育介体的主要因素之一。方法得当、就会事半功倍;方法不科学,就会事倍功半。理论界以往关注的是“诉诸感性”、“潜移默化”、“能动性”等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面的意义,所谓“寓教于美”、“以美怡情”、“化性起伪”。我们无力在前人的研究上做太多超越,也难于对如此宏大的问题在此一一解析。然而总地来说,  相似文献   

17.
题目过大:题目宜小不宜大,直专不宜广,题目大了很难论述清楚。比如有的作者写《论市场经济与党的建设》、《论市场经济与思想政治工作》,便显得过大,没法写得丰满充实。如改成《浅议市场经济下的党风建设》和优思想政治工作在市场经济中的实效性》,题目就小多了,文章就相对容易把握些。结构不合理:结构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和安排形式。论文的结构,反映了作者对论题思考的思路。论文的结构不合理,反映了作者思路不清。其常见毛病有如下几种:总论点与分论点不一致。即分论点没有紧扣总论点。例如有位作者的沦文,其论点是在市场经济条…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内涵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主要代表性观点 (一)“人口城市化”观点 将城市化界定在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上,是早期的、较为传统的城市化定义。但是,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实践表明,这一传统的定义已经显得过于狭窄。它只看到了城市化最表层的东西,而忽视了城市化过程中社会、经济、生活、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迁。因此容易忽视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系列问题(历史上许多国家发生的“城市病”与此直接相关),更难以包容城市化的全部内涵。难以反映城市化“质”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9.
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同志冲破“个人迷信”和“两个凡是”的禁锢,用实践检验真理,重新确立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为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承前启后,突破陈规,抛弃那些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教条主义式的理解,抛弃那些对社会主义不科学的甚至被歪曲了的认识,抛弃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正确的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中国的国情和当今时代特点,设计和构思了有中国特色的一整套战略决策,在许多重大问底上有了…  相似文献   

20.
一、对题目的解释 为什么不用“文化素质”,而用“人文素质”?前者比后者范围广,包括物质与精神两种文化。“人文”只限于精神文化。不是物质文化不重要,我是有意纠偏,纠重工科轻理科,重理科轻文科之偏。这种偏见不利于我国学术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 二、必要性 我国高校学生的素质,总起来看,应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