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公共行政的培训项目建立在制造业为导向的工作理念之上,强调效率和目标的达成,忽略了对情绪技能的培养,从而使公共管理从业者产生了行政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感受.实际上,公共服务主要是涉及到人与人的工作,情绪劳动在这类工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本文旨在论述为什么这些情绪技能是重要的,它们在美国公共事务与管理学会(NASPAA)2009年制定的标准中如何呈现,以及如何将其纳入现有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传统公共服务工作因过分注重效率价值而忽略了对情绪劳动的关注,并将女性视为善于从事心理疏导和情绪工作的"专职辅导员"。当《公共服务中的情绪劳动》出版以后,之前的论见就受到了挑战,政府公共服务也随之而凸显了人性化的回应方式。从基本定位看,情绪劳动已成为公共服务的关爱要素、理性行为、重要技能和表演艺术。在影响作用方面,情绪劳动为政府公共服务的变革提供了参考价值、能使公共服务实现"比好更好"的效果、促进官民齐心协力地关注公共利益,以及提高了公共服务人员在工作中的自豪感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公共服务过程是一种关系性过程,情绪劳动作为认知与体力劳动以外的一种劳动表现形式,从积极的方面讲,能够有助于建构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和谐关系,而如果不注重情绪劳动管理,将会间接损害二者之间的关系。传统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并没有体现出对情绪劳动管理的重视,在关系建构的理论与实践背景下,认识公共部门的情绪劳动管理的价值并在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设计中体现出来是建设人性化政府不可或缺的维度。  相似文献   

4.
社会公共需求的不断增长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有限之间存在的矛盾,迫使世界各国对公共服务领域进行市场化改革。基于公共选择理论、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理论基础之上的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改革,在西方国家行政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借鉴西方行政改革的成功经验,引入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做法是使我国政府机构改革跳出怪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高校辅导员工作是一种高情绪劳动强度的工作,情绪劳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会影响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分析了高校辅导员情绪劳动的现状。结果发现,辅导员情绪劳动强度处于较高水平;相比较表层扮演这一情绪劳动策略,辅导员作情绪劳动时更多地使用深层扮演的策略;不同工作年限的辅导员对情绪劳动策略的运用情况不同。在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研究从个体与组织两个视角提出了应对情绪劳动所致的负面影响的管理对策,希望能帮助辅导员更好地驾驭情绪,以提高工作绩效,保持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情绪劳动理论下警务管理人本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情绪劳动理论,情绪劳动不仅可以直接影响警务工作绩效,而且影响着人民警察的身心健康.在警务管理中,管理者与警察人员之间的情绪互动是警务管理工作的关键,是影响警察人员感知组织支持、调整自我情绪感受及其外在情绪表达,进而提高工作绩效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所以,警务人本化管理改革的关键是关注警察人员付出的情绪劳动,积极开展针...  相似文献   

7.
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涉及与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领域,是我国政府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可行路径。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政府的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研究尚处在初步探索的阶段,通过在西方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实际,分析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的状况,探索其要面对的问题并提出可行对策,指出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能够使政府减少其随意性,促进政府推进自身改革,不断满足社会的公共需求。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域下,研究情绪劳动来源于现实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情绪劳动的产生是服务业的发展和人类需求层次提高的必然结果,它的本质是对社会关系的建立与维护。情绪劳动的产生和概念的创立对传统劳动类型的划分进行了补充,作为一种劳动形式,它依然具有劳动的二重性。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域下对情绪劳动的研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与剩余价值理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解放的终极追求,需要考虑如何使作为人的现实的活动的情绪劳动发展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愈益突出。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很大程度是缘于公共组织的制衡设计原则和公共服务的交叉特征所导致的“反公地悲剧”。基于已有研究的成果,从水平层面和垂直链条两个方面可以构建出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反公地悲剧模型,而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部门多头管理、回应公共需求变化的能力弱以及以部门利益阻挠公共利益的实现。要治理这种反公地,必须从理念转变、制度建设以及财政政策转型等方面创新公共服务体制。  相似文献   

10.
如何提升广大基层干部的公共服务动机、保持基层干部在一线的服务热情和动力,是新时代公共管理实践中一个迫切且现实的重要议题。棘手问题挑战作为锻炼与培养基层干部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其公共服务动机的路径之一。为了验证两者关系,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探究了不同类型棘手问题对基层公共管理者公共服务动机的影响以及公共价值偏好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棘手问题挑战正向影响公共服务动机,公共价值偏好正向调节了两者关系,外源性棘手问题对公共服务动机的促进作用更强,公共价值偏好对内源性棘手问题的调节效应更明显。研究结论对保持和激励基层公共管理者的公共服务动机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