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今年3月,第一批受到全额资助的109名优秀农民工在合肥职工大学正式开课.通过两年半系统学习和培训,他们毕业时将取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证和职业技能证"双证",农民工免费上大学由梦想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16,(15)
正学生总要以一个学校的"产品"的形式进入社会,大学必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和大学教师,必须从功利和短视中突围。大学常常被想象,回忆往往很美好,这是因为青春或爱情本身的美好。每个时期、每个世代的大学都不一样。对我这种把青年、中年以及未来的时光和身家都托付给大学的人,最大的感受却不是美好,而是巨变。我们的大学从来不是象  相似文献   

3.
三毛 《法制博览》2009,(24):42-42
最近我在旧金山参加了一场朋友的聚餐,在场的都是以前高中或者大学的朋友,除了少数像我这种不务正业的家伙之外,大部分不是成了投资基金的经理、精算师,要不然就是大企业里的财务分析专家,多少都跟数目惊人的钱脱离不了关系,自然而然钱也变成整场饭局的主要话题。旧金山湾区哪里的房价涨了多少,  相似文献   

4.
戴玉 《南风窗》2013,(13):18-18
对于舆情娱乐化的担忧一直不曾止歇,与此相对的是对"80后""暮气沉沉"的一致批评。现实中的沉闷与无力,网络中的躁动与欢笑,恰若两张令人费解的面具。我们为什么害怕无处不在的娱乐化?因为它仿佛只有单色,暴风般刮散了严肃的思考和讨论。我们担心公共议题变成失德而健忘的狂欢,连时政讨论和民生关注都简化成政治段子和行为艺术,变成一场"开房找我"的群体自渎。但除了娱乐,  相似文献   

5.
政府再定位     
石勇 《南风窗》2013,(6):34-36
拥有强大的资源控制能力和强力,政府确实可以做很多事情,但如果是不该做的,只能给社会带来麻烦,也带来自己的认同风险。回归到自己的本位比什么都重要。人们成立政府,并不是为了把它变成一家公司。经济学家陈志武对于2013版"国五条"有一个评价:房价调控,不经立法机构介入,一纸行政文件就可以把房产增值的20%变成政府的,做什么生意  相似文献   

6.
漫画     
《南风窗》2013,(7):12-12
"猪的水乡"插画迢迢浙江嘉兴新丰镇"一年四季都有人在捞猪",当地已经从传统的鱼米之乡变成了"猪的水乡"。因为猪粪和死猪等污染,渔民已多年捞不到鱼,很多渔民只好转行捞猪。当地两个环保局长均称水质是合格的……然而河里都没有鱼了,水是合格的。稀薄的信任插画茶茶仅10%的患者信任医生——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院长于金明带来的一项华东  相似文献   

7.
2011年3月9日,"统一俄罗斯"党网站刊登了俄罗斯政治舆情中心副主任阿列克谢.朱京题为《保守主义现代化:当代发展的思想体系》的长篇报告,认为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服务经济与知识社会,人类的全部生活空间都已变成"人造"的世  相似文献   

8.
宁二 《南风窗》2007,(19):32-33
本土立场与内部争斗显然是许多台湾人民支持奥运圣火入台的基本动因。"圣火来台是件欢欣的事,却因为政治力介入而改变,变成一个国际笑话,政府赔得起这形象吗?"这是4月末,奥运圣火入台纷争乍起之时,从台湾到大陆,从香港到新加坡,几乎所有华人重要媒体所引用并报道的一句话。说这句话的人是黄志雄,一个生于1976年的年轻人,跆拳道高手,雅典奥运会银牌得主,中华文化大学硕士,台湾国民党"立法委员"。  相似文献   

9.
赵义 《南风窗》2012,(3):12-12
笔者大学读的是政治学专业,在经过多年的应试教育后,对大学里接触到的政治学知识都感到很"新鲜"。至今笔者很清楚地记得,大学老师曾经讲过一个概念:政府的自利性。就是说,政府不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会追逐自己的利益,因为政府说到底也是一种组织,组织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2012,(13):33-33
七座车,在过去的概念中往往仅与商务相关,但随着越来越多70、80后的独身子女成家立业,"4+2+1"家庭成为普遍现象。整个家庭由过去的二人世界,变成夫妻双方携双方父母围着"小太阳"转的七口之家。更关键的原因则在于新夏朗的确在各个方面都恰到好处地满足了"七人齐享"的用车需求。  相似文献   

11.
正提到百子湾物业,业主都纷纷竖起大拇指,因为他们知道项目部有个事事为业主着想的"王经理"。这个业主口中的王经理,就是老党员王良强。他用一颗默默的奉献心,把普通的岗位变成了灿烂的舞台,得到了大家的认同,成为建工物业一张闪亮的"新名片"。干啥都"能成"1983年,刚刚参加工作的王良强进入北京建筑磨石总厂,成为了一名普通的磨石工。不久,由于工作  相似文献   

12.
陈统奎 《南风窗》2011,(10):26-27
把共赢和包容性发展结合起来,就变成一个"立体式共赢",不仅国与国之间实现共赢,而且每个国家之间不同群体、不同利益之间实现共赢。这就使共赢理念进一步扩大了,对于共同富裕、和谐发展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据巴西坎皮纳斯大学劳动社会学教授卡尔多·安杜尼斯提交了一份题为"阶级工会变成国家谈判工会"的论文.文章提出资本在经济、社会、政治、思想和价值等方面重组的历史时期,阶级工会应如何拟定它的应对计划.认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巴西出现了鲜明阶级现象的新工会运动,但在漫长的奉行新自由主义政策时期发生了变化.文章试图就卢拉政府执政时期,阶级工会应总结的经验和面临的挑战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4.
南方朔 《南风窗》2010,(1):102-102
<正>人们常说"官大学问大",这并不是大官真的就比较有学问,而是大官处于更优势的"知识权力位置",话语权在他们的那一边,他们谈起话来没有学问都变成了有学问。而这种现象不仅如此而已,不同的文化体、国家、社会、男女性别间亦莫不如此。对  相似文献   

15.
重塑精神,重扬理想——对话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体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现在人们一般都不太敢提。《人民日报》上有过一些讨论。有人批评教育部对大学管得太多了,但是又不愿意直接说。实际上,教育部自己也有体会。"  相似文献   

16.
我的大学     
《南风窗》2016,(15)
正中国社会,尤其是中下层社会,始终对大学保有一份善意的想象,在大学作为精英教育承载者的时代,这种想象甚至带有某种神圣的味道。因为在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大学存在的大部分时间里,知识和思想都是社会的奢侈品,是由一股超验的力量通过天赋来配给的。进入大学这一事实本身,似乎就验证了一个人是否具有配给的资格,这就是所谓的"天之骄子"。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2016,(19)
正中国学生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缺乏自由思想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而这背后,不能不说,中小学时代的辅导班对此做出了一定"贡献"。一旦到了大学和研究生阶段,辅导班消失以后,问题就出来了。近日,全国的中小学生都在陆续返回校园,其中很多孩子,度过了一个奔波而忙碌的暑假,他们的辛苦和紧张程度,与平时相比,并没有太大差别,有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刚从"辅导班"中走出。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0月24日,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到了中国西昌,聚集到了托举着"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巨大的箭体之上。毫无疑问,"嫦蛾一号"的成功发射不仅是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使中国人数千年的奔月梦想转眼变成了现实。一时间,中国的探月工程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不少国外的航天专家和媒体也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虽然其中难免有些许臆测的成分,但大多还是对中国航天所取得的巨大成绩表示了赞赏和钦佩。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曾被誉为时代的“天之骄子”。如今,商品经济的浪潮汹涌澎湃。“骄子”们也在所难免。进大学要交钱,读大学要交线,大学毕业还要交钱。“骄子”有怨言,社会有看法,学校有理由,又是一出新时代的“神圣忧思录”。“天之骄子”变成“高价生” 1990年6月,家居中原的小李收到南方某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欣喜之余,小李却一脸愁相,因为附  相似文献   

20.
"9·11"事件后,俄罗斯采取积极主动的外交姿态,促使俄美迅速接近.俄美两国的舆论都在宣传俄美"两国间真正结束了敌对关系,变成了可以在重大国际安全问题上展开合作的伙伴".但是,由于俄美问的根本战略利益矛盾并未消弥,反而因美国介入中亚及独联体地区而有所增加.因此,俄美间新的"合作关系"还要经历新的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