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前驱之一,在其毕生从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事业中,李达反思和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面临的一系列基本的理论难题。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要解决的第一个前提性问题,就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问题,具体而言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性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特殊性之间的矛盾关系问题。这一问题不先行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就成问题。李达在自己的理论工作中,较早地反思和解决了这个前提性问题。李达的卓越贡献,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及未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以哲学的方式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一时代大问题的过程中,李达推动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创新发展。李达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创新,主要表现在构建了唯物史观的框架体系,构建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构建了唯物辩证法的框架体系。李达创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不仅融会了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成果,而且与近代中国社会特定历史时段的实践活动紧密相连,还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贯穿到各个社会科学门类的研究之中。李达创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不仅"形塑"了中国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而且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学术传统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思想丰富深刻,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一项极其重大的任务,而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是这项任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蕴涵着"化大众"与"大众化"的辩证统一。他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还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要从李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思想中获取教益,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相似文献   

4.
任向阳  李斯 《求索》2012,(10):89-91
基于其探索中国出路的目的及其对教育的特殊理解,李达在建国后积极参加改革旧教育的实践,并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为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为建设社会主义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二者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文首先拟从把握这两个概念的基本内涵出发,然后来探讨两者之间的区别,联系,以此全面准确地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是指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及组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离不开主体的自觉活动,他们各自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素质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达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中共创始人之一和早期领导人。李达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中国化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介入中国经济研究,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与纯粹的经济学家不同,李达的经济学研究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并与其哲学研究密不可分,同时李达的经济学研究对李达本人的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也产生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上,学界已有诸多角度的研究.我们主张从“思想自我”的角度,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民族自我、时代自我的思想特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体现为中华民族重构“思想自我”的努力.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底蕴,中华民族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想理论选择、实践精神以及价值诉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这其中一以贯之的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与实践上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思想品格.  相似文献   

9.
李达的《中国产业革命概观》阐明了产业革命的意义,比较了中国产业革命和与欧洲产业革命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考察了中国近代经济演变的三个过程,即帝国主义的入侵过程、封建主义的瓦解和挣扎过程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形成和萎缩过程,分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中国的经济状况和产业革命的发展趋势,探讨了怎样发展中国产业的问题,揭示了中国革命与中国产业革命的关系,明确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和前途,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时代问题,由此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创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0.
岳鹏  向黎  张蓉 《桂海论丛》2014,(4):96-10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同中国现实国情和客观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不仅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实践、实现条件、基本经验、历史启示和理论成果,同时也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具体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内容:一是共性与个性统一律;二是理论与实践统一律;三是历史与逻辑统一律;四是开放与创新统一律;五是矛盾与对立统一律;六是隐性与显性统一律。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现民族性是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丰富内涵,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继承与发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的根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的具体规律即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的具体方法,一是以时代问题为起点,二是以群众路线为路径,三是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四是以世界文明为借鉴,五是以人民利益为目的.  相似文献   

13.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合法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珏 《求索》2007,(11):130-1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应当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与传统文化的深层契合、理论的相对优越性和人民的认同、接受等五个方面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合法性的社会基础、阶级基础、心理基础、理论基础和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种理论要与现实相结合,必须找到有效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运动和理论构建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主要在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党章化与宪法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政策化与社会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学科化与科学化、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体制化与政治化、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规范化与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实践化与理论化、马克思主义整风运动常规化与持续化等有效路径,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的问题。继续依赖这些路径,并探求具体的结合点和结合方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必将进一步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性的认识,曾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在前进与倒退、胜利与失败的分歧和斗争中,以血的代价换取了由不自觉到自觉、由少数人到多数人的逐步觉醒,而后取得全党的共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必然性主要体现在:其一,从理论上看,是由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共性、一般性所决定的;其二,从实践上看,是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其三,从现实需要上看,以中国国情为出发点,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国具体的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相似文献   

16.
申波 《湖湘论坛》2015,(4):27-31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的90多年奋斗史中最重要的历史经验之一,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离不开中国社会的基本环境,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思维方式、理想社会等方面与马克思主义都有诸多契合之处,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以及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经验总结.实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特色。民族性深刻地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发展过程及实现形式三个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实现马克恩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既要研究历史.又要研究现状.最后要实现历史和现实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的基本理论同中国发展民主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民主本质观、民主价值观、民主历史观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主观。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发展的最新成果、最新阶段,也是民主理论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指导中国民主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刚 《理论月刊》2007,1(10):15-18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所创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的前提和理论渊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进行了定向和开路。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等党的领导人,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在继承中创新,在改革中前进,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中国化的历史接力,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得出来的基本的结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共实现了三次伟大的历史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总结这三大理论成果的形成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前提;立足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理论上的不断创新,坚持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活力源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保证;加强党的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