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学具有教育性——浅谈教书育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先星  陆婕 《青年论坛》2005,(2):108-109
教学本身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组成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建立在师生"双边关系"之上的一种教育过程.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教学具有教育性,教育和教学不可分割的联系,决定了教书和育人的不可分割.这是教育本质所决定的,是党的教育事业的要求,坚持教育必先受教育.  相似文献   

2.
洪贞银 《理论月刊》2007,(8):186-188
在教书育人问题上,高校仍然存在着重视教书忽视育人的问题。作者认为有必要进一步认清教书与育人的辩证关系,提高教书育人的实效性,为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学校是培养人才和进行科研的重要阵地 ,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任务 ,高校围绕人才培养质量开展教书育人是学校工作的中心 ,因此 ,高校工会———这一广泛的群众性组织理应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发挥作用 ,并且应从多渠道渗透 ,多角度参与 ,多途径地开展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素质与质量的竞争, 21世纪的人才的要求是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要求。如何培养人才关键在教师,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使体育教学成为进行素质教育的好课堂,在教学实践中应始终把素质及优良品质的培养、教育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培养体魄健壮的建设者和保卫者的园丁。体育教师的教学魅力,直接关系并影响到下一代人的体质状况和身体健康水平。本文从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广博的知识、语言能力、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及自己的要求六个方面阐述了体育教师的教学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一种专门化职业,这种专门化职业的职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在此背景下,面对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队伍还有待加强的现状,从职业化的视角提出了相应建议:政府应重视体育教师职业素质建设;学校应重视体育教师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教师应充分认识职业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7.
东禾文 《前沿》2006,(4):35-36
高校教职工党员要在教书育人中彰显先进性;要牢固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育人目标,增强育人动力;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牢固树立学习意识,增强育人本领;要强化党员意识,创一流工作业绩,做学生表率。  相似文献   

8.
多个侧面的国家形象复合为立体的国家形象.就当今世界舆论格局中的中国而言,政党形象是国家的核心形象,政府形象是国家的标志形象,军队形象是国家的焦点形象,三者同属于国家的政治形象,是国家形象的构成主体.在我国经济形象趋好的同时,政治形象的建构亟待在融合传播中“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9.
在谈论国家形象时,有一部分内容是不能被忽视的,那就是国家产业形象。  相似文献   

10.
《山东人大工作》2011,(4):F0004-F0004
章匠四中创建于1957年,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外语实验学校、全国科研兴校示范单位、中国宋庆龄少年儿童科技发明示范基地、全旧创新型学校,是山东省省级规范化学校、山东省首批高中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科普示范学校、山东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学校占地300亩,在职教职工348人,在校学生3900人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交往中,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经.国家形象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视角有着不同的界定.基于认知的角度诠释国家形象的内涵,有助于把握国家形象的本质,为国家形象的塑造及软实力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王宁湘 《桂海论丛》2007,23(3):60-62
领导者形象的塑造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的热点问题。领导者形象关乎自己,关乎事业。因此,正确认识领导者形象及其时代特征,研究当前群众关注的领导者形象内容,遵循塑造领导者形象的原则和要求,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经过孟华等学者的介绍,西方形象学才逐渐为中国所了解,并对中国比较文学领域乃至整个学界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本文探讨“形象”一词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和变化,比较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形象”与西方形象学之“形象”的异同,找出中国“形象”研究的弊端,以及西方形象学对中国学界研究的影响和启迪。  相似文献   

14.
警察形象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2000年以后随着警方高层和学界对警察公共关系的重视,警察形象逐渐成为队伍建设的研究焦点。2007年是警察形象研究的一个关键性年份,之前的研究文献主要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从队伍建设的单一视角展开讨论;2007年至今,通过公安机关、媒体和公众之间的互动关联展开研究。在警察形象研究中,要注意厘清警察形象和警察形象构建两个概念,要注意探讨当下警察形象如何传播的问题,要注意拓展研究视角和领域,积极推广并实现研究成果的转化。  相似文献   

15.
国家形象的感染力以及文化策略不是用组建几个大型的跨国媒介、培训一些孔子学院的学员等方式就能完成的。它更多地依赖潜移默化的方式,以及对这种方式进行宏观把握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16.
“不拘小节”指那些生活办事大大咧咧.不注意细节的人。由于不是什么重大“缺陷”,“不拘小节”几乎成为一个可以原谅和容忍的缺点.因而从来没有得到严肃的对待。但是如果国人在国际舞台上依然摆脱不了这种“不拘小节”的缺点.那就不是个人“瑕疵”.而会成为国家形象的败笔。  相似文献   

17.
视觉形象作为企业文化的载体,在服务于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作为企业发展的一个过程,视觉形象是不断演变的,通过透析它的演变过程可以解读科技类企业中的人文形象。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中国国家形象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出中国的形象建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由他者主导的。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文明交往空前深刻,大众传媒空前发达,中国应该抓住机会为自己发声,通过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将形象建构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从文化传播的内容和策略入手,协调表层文化与底层文化、平衡历史传统与当代生活、兼顾中国立场与天下情怀,通过分析受众实现分层传播,在传统文化的内核里融入现代化的中国元素,将古老、现代和未来的中国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多元文化平等互鉴的基础上,构建符合国际期望和自身利益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9.
奥运农民工媒介形象是中国农民工形象转型的契机,政府须高度认知农民工的时代价值,媒介亦须加强对农民工形象的正面塑造。要从社会心理文化层面上深化对农民工问题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历史就是这样无法预料,百年来被西方人视为贫困、落后的中国,正在崛起。但无庸讳言,崛起的中国的国家形象,还有些负面。究其原因,有西方社会的傲慢与偏见,有西方媒体的误导,也有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许多问题的拖累。国家形象塑造,固然需要借助各种传媒手段宣传,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深化改革创造一种“现实,”的文明、民主、富强的中国形象。而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往往能够回避国家形象认知方面的硬性差异,用更加柔软的方式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一、中国崛起与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