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avid Pong 《澳大利亚政治与历史杂志》2001,47(1):4-23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labour organisation and industrial action among workers in government enterprises in the late Qing (1860-1912). Because these were the largest industrial enterprises using the most advanced machinery, one expects that the workers in them would play the leading role in labour organisation. Further, during the centuries-long gestation period, the period of embryonic capitalism, workers in traditional enterprises had already developed a tradition of industrial action. Yet this tradition of protest did not appear to have contributed much to labour activism in the modern government works. Quite the contrary, it was in private industries, whether Chinese- or foreign-owned, that we find a higher level of labour organisation and activism. This is an unexpected discovery, for which an explanation is attempted.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关系评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运用贸易结合度、贸易依存度等指标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发展的特点 ,并从商品构成、贸易竞争力和产业内贸易三个方面 ,就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2014年初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与美欧关系降到冷战结束后的最低点。但是,具有战略忍耐力的俄罗斯调整对外政策,先是在叙利亚战场打开局面,接着在2019年与美欧的关系也出现缓和。俄美领导人举行会晤,两国外长互访,两国开始就是否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进行谈判。同时,俄美在军备竞赛、地区冲突、人文限制等领域的争斗依旧激烈。随着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临近,通俄门阴影是否可能再度影响俄美关系,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俄与欧盟关系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双方都有改善关系、加强合作的愿望。乌克兰问题是影响俄欧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2019年乌克兰总统选举后乌俄关系出现某些松动与对话端倪,这将使俄欧关系在2020年继续朝着缓和与合作的方向发展。美国对俄政策调整对俄中关系也许会产生某种影响,但是对整个俄中关系不会发生大的作用。俄乌关系打破僵局、俄欧加强合作则符合中国的立场和利益,中国乐观其成。 相似文献
4.
EDMUND S. K. FUNG 《澳大利亚政治与历史杂志》1986,32(2):186-200
5.
中美欧关系是 2 1世纪国际上最重要的三边关系之一。虽然世界战略力量对比仍向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倾斜 ,但中美欧三方实力关系显现多维化 ,从长远来看将趋向均衡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在国际关系中影响的上升 ,中美欧结构性共同利益正在增加。中美欧关系趋于成熟 ,良性互动增加 ,但单边主义和“零和游戏”思维仍是妨碍中美欧合作的负面因素。 相似文献
6.
Martha Abreu 《Bulletin of Latin American research》2005,24(2):167-180
The Festival of the Holy Spirit was considered the most important religious celebra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Rio de Janeiro. I discuss the popular practices of music, dance and theatre during the festival. By merging European waltz and the African batuque, the heterogeneous public re‐created and re‐invented a number of new genres that are at the roots of twentieth‐century Brazilian popular music. The festival of the Holy Spirit allows an examination of elite strategies and municipal policies regarding popular culture. In this respect, it is remarkable how much political use the Brazilian Empire made of the festival of the Holy Spirit and how its revellers fought for their celebration. 相似文献
7.
软实力概念自约瑟夫.奈提出以后,迅速进入了各国的对外政策话语体系。本文将分析中国、欧盟及其成员国对软实力及相关概念的认知,并加以比较。本文认为,中欧在软实力概念的使用中在软权力资源、软实力目标、软实力运用、软实力主体和软实力外交的地位五个方面存在着明显的认知差异,这些差异对双边关系带来了四方面的负面影响:价值观差异带来的政策分歧、软实力使用方式差异引发的政策冲突、软实力外交的地位差异产生的外交议程错位,以及软实力主体差异导致欧洲民间与中国政府之间的冲撞。从中欧关系的健康发展出发,本文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尝试性建议,以缓和或消解这些差异认识对中欧关系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中亚地缘政治关系新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以来 ,中亚地区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战略地位逐渐提升 ,已成为各大国与各种政治力量相互竞争的重要舞台之一。 9·1 1事件后 ,中亚地区的形势更为复杂 ,美、俄、中三大国及其他国家、政治势力在这一地区既存在着竞争但又需要相互合作。通过回顾中国在中亚地区历史变迁中的影响 ,从地缘经济、安全、政治的角度阐述了当代中亚地区对于中国的战略意义 ,分析了中国在中亚地区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及其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非传统安全与中国—东南亚国家的安全关系——以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水资源开发问题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水资源的开发既有利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安全,但又会引发利益冲突,这一问题的安全化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安全化是各方利益相互博弈以达成妥协的过程,也是一种合作安全的社会建构过程。通过安全化,在横向关系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国家彼此间展开利益的讨价还价而逐渐达成妥协与合作;在纵向关系上,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权益得到国家的关注。但本文也同时指出,非传统安全问题如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水资源开发争端最终走向去安全化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它与安全化过程构成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中俄两国都经历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经济转型期,这种转型期造成两国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本文采用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分别对中国和俄罗斯工业企业的管理者和蓝领工人进行调查,对两国工业企业劳资关系共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对两国个别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与中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签定为主题,探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条约签定的条件,条约的意义和内容分析,条约签定之后中俄关系的课题。本文认为中俄关系10年发展的积累、两国对外战略的形成、俄罗斯国内政治的稳定是促使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定基本因素;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意义,其一是总结过去,梳理两国关系已取得的成果并以国家间条约的形式加以巩固,其二是面向未来,为两国关系的远景奠定可靠的基础。另外,本文探讨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定之后两国关系面临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试析国际移民组织与中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移民组织是移民领域惟一的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而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已逐步成为全球重要的移民输出国,在此背景下,中国与国际移民组织建立和发展关系是历史的必然.随着中国海外移民人数的持续增加,中国与国际移民组织的关系还会进一步密切. 相似文献
13.
2000年8月以来,蒙美关系特别是双方的政治关系、军事合作呈现出新的态势.布什政府上台后,蒙美关系继续升温.美国在蒙古国的军事影响无疑对我国的安全产生挑战和压力. 相似文献
14.
菲律宾的外交政策及其与中国和东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菲中关系与菲律宾-东盟关系 今天我的讲话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菲中关系的现状及菲律宾和东盟的关系,目的是向诸位解释菲律宾现时在这些方面所采取的政策,并希望诸位对菲律宾的对外政策和优先处理的事项有更好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STEVEN HEWITT 《Bulletin of Latin American research》2015,34(3):356-369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Cuban Association of Veterans and Patriots of 1923–1924. This was one among many of such organisations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in Cuba. Its formation was motivated by a need to put political pressure on the incumbent administration of the nation for polit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demands. Of particular interest is the insight an analysis of this movement gives us into early state formation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and how ties of loyalty from the wars of independence helped shape the politics and political party formation of post‐independence Cuba. 相似文献
16.
以南海问题的原初形态--双边争议为变量构建函数,渐次引入中美关系、越菲等国大国平衡战略、两岸关系、台湾东南亚政策等对南海问题有直接和间接影响的变量对南海问题进行解析发现,两岸关系对我国和平解决南海问题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它不仅与南海问题诸变量均有特定联系,而且还影响我国通过国际仲裁和平解决南海问题证据链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尽管两岸各自所主张的南海主权有所差异,但是,在维护中华民族利益的前提下,两岸需要尽早培养在南海问题上的默契与共识. 相似文献
17.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多边主义成为国际关系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发展趋势,而国际关系学界也把多边主义作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中国对于多边主义经历了从不适应到适应,从回避到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国的多边主义实践在发展与东盟国家的关系中取得了重要成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示范作用.只要能保持这一趋势,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多边关系就一定能够有更大的发展,并为促进本地区的繁荣与稳定产生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建交十年来中韩两国关系在政治、外交领域里的发展,阐述了两国政治、外交关系发展的主要基础和推动力,指出了目前和将来有碍于两国关系进一步健康发展的一些因素和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原则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印尼是近邻,又是亚洲发展中大国,近年来两国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对东亚区域经济和中国与印尼双边合作关系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5年中国与印尼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经贸关系更上一层楼。中国与印尼的经贸关系有什么特点?两国经贸关系迅速发展的背景是什么?存在哪些局限和困难?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为着眼点,讨论该委员会以及参议院在肯尼迪时期对华政策制订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本文认为,尽管肯尼迪上台后有对既定对华政策进行修正的意向,并得到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大多数人的支持,但就整体而言,参议院对中国仍怀有很深的敌意。如果肯尼迪在那时提出与中国和解,要冒的政治风险太大。作者对“若肯尼迪不遇刺并实现连任,美国对华政策在其任期内可能会发生重大修正”的假说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