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性的一大严重社会问题,而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除与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直接关系外,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外界因素有重要关系。因此,如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我们所要面临的大事。本文将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青少年的犯罪成因、如何控制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金欢欢 《法制与社会》2013,(17):230-231,239
大学生违法犯罪是一个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主要从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心理特点、犯罪成因、心理干预措施等方面入手,对当代国内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的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首先从法理上对青少年犯罪进行了界定,对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从家庭、社会、学校和自身因素等四个方面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形成原因,最后从家庭防范、学校防范、社会防范、司法防范四个方面提出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根据专家分析 ,我国正在经历建国以来的第五次犯罪高峰 ,而这第五次犯罪高峰的特征之一 ,便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十分突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 ,必将对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了贯彻落实《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教育青少年远离犯罪行为 ,本文试就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作些初步探析。  一、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马克思主义认为 ,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当前 ,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日趋严重 ?原因尽管很多 ,但总的看来有主客观两个方面 :从主观上分析…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困扰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践部门的一个难题,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指出探索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特点,对预防青少年犯罪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准确理解商业贿赂的概念有利于正确把握反商业贿赂工作的基本范围。目前,有必要从四个方面对商业贿赂的概念进行重新思考。一是从法律的视角审视商业贿赂概念,汲取政策概念中的合理因素;二是必须扩大视野,从商业贿赂违法犯罪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商业贿赂犯罪重新认识;三是借鉴国际和外国的立法经验,统一协调商业贿赂犯罪的具体内容;四是在预防和打击商业贿赂犯罪方面,统一执法机构。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的青少年违法犯罪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其中家庭因素是导致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一个重要因素。司法实践表明,容易引发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家庭主要有五种:残缺型家庭;盲目溺爱、放纵型家庭;"严管型"家庭;父母有不良恶习的家庭;贪欲型家庭。  相似文献   

8.
近年青少年犯罪的主体特征表现在:青少年犯罪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女性青少年犯罪案件增长,青少年犯罪人员的身份和职业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指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与个人因素,因此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需要各方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才能凑效。  相似文献   

9.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一项新的变革,形成的一个新兴市场,但由于制度内外的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一个"犯罪市场。"权力要素不当介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交易关系,引发了诸多犯罪因素。对此,必须从犯罪的情境控制角度出发,从被害控制、权力控制和管理制度控制等方面提出防范和遏制之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一名16岁的初中生因受黄色书刊、录像的影响,暴力奸淫7岁幼女并杀人灭口。像这名初中生一样,十三到十八岁青少年违法犯罪,已经是一个严重而普遍存在的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政法界、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的重视。透视青少年犯罪形式青少年因不良行为、娇生惯养、小偷小摸以及模仿影视剧里的暴力和色情镜头等,发展到违法犯罪,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形呈现多样化。据调查,一是青少年犯罪年龄呈现低龄化。某地区1998年以来14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占青少年犯罪人数的41.7%,其中刚刚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14岁孩子竟占13.5%。二是犯罪类型多…  相似文献   

11.
当前,女性犯罪的增长率明显高于男性,女性犯罪总体呈上升趋势,而且女性违法犯罪的情况也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女性犯罪呈现中青年女性犯罪多、犯罪类型和方式多、激情犯罪与偶发性犯罪突出、文化程度偏低等特点。从女性违法犯罪的原因分析,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本文从分析当前女性犯罪的现状、特点和剖析女性违法犯罪的原因入手,对如何有效预防和遏制女性犯罪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对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和谐社会构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向低龄化向团伙发展速度之快,犯罪领域之广,犯罪手段之残酷,造成后果之严重,影响危害之大,都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的这一趋势,不能不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青少年犯罪无论从心理上、行为上和所造成的后果上都有某些共同特征。把握这些特点,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挽救、改造违法犯罪的青少年,维护社会治安秩序,都有很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分析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产生的根源时,我们发现来自家庭的不良影响,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也是容易为大家所忽视的因素。家庭是一个人一生中所面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一个人所遇  相似文献   

14.
如何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已成为当前研究大学生犯罪的首要任务。大学生犯罪的原因是多种因素在特定环境下的有机结合,主要有社会客观原因、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家庭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与管理上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等各种原因。通过对大学生违法犯罪原因进行深刻地剖析,对预防、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促使高等教育正常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犯罪有社会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深入研究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观因素,是教育犯罪青少年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从调查的案例看,许多犯罪少年走上歧途以后,随着犯罪经历的增多和相互之间的影响,在他们的头脑中逐步形成了一些观念形态的东西,即比较固定的看法和观点。这些观点腐蚀性很大,是支配青少年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主要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6.
如何加强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早期预防及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加强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早期预防及综合治理●西南政法大学赖明才马克思主义认为,天生的犯罪人是不存在的。犯罪作为一个历史的范畴,其产生原因相当复杂。青少年作为一个特定的群体,其犯罪有着产生、变化、发展的规律。本文拟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规律出发,来论述加...  相似文献   

17.
严金 《法制与社会》2015,(1):296-298
研究表明,青少年犯罪大多与家庭因素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文章对可能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一些家庭方面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探究,认为父母错误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父母教育能力的缺乏等都对青少年的犯罪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并从家庭的角度就怎样预防青少年犯罪提出了一些对策,这对于做好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罪犯改造心理学与犯罪心理学虽然同属法制心理学范围,但两者的研究对象,研究重点,与相邻学科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有显著之不同:一、研究对象的不同: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犯罪主体在犯罪产生阶段、预谋着手阶段,尤其是实施其违法犯罪行为阶段的心理活动特征。而罪犯改造心理学侧重于对犯罪行为实施终了并经侦查、起诉、审判、判决后,犯罪主体被投入到劳改场所进行改造时其心理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英国的少年违法犯罪,既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性任务。撒切尔领导下的保守党,在1979年5月大选中,从工党手中夺取政权以后,犯罪增加特别是少年违法犯罪的增加,乃成为"法与秩序"问题最为重要争论之点。以后,经过1983年6月大选,关于少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成因进行分析,针对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自身因素和客观因素,提出防范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