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主要表现,并对如何认识这些新变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文章认为,揭示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首要问题;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角度剖析资本主义的本质是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世界性视角;实事求是地辨证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两面性是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科学态度和方法。文章提出,我们有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决不会”和“两个必然”的基本原理,既要看到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最终代替资本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又要看到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变这一事实,坚信资本主义终究要被更高级的社会制度所取代。  相似文献   

2.
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瓣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能不能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存亡这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经验的高度,探讨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强调指出:斯大林不能承认、不正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有碍于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认识和斗争实践;戈尔巴乔夫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说成是资本主义在性质上的根本改变,否定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基本概念和思维方法,一味地同西方世界搞“一体化”,是为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策略效劳。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关键在于不要从主观臆想中,而要从客观的实际影响中去把握它。  相似文献   

3.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一项重要理论课题。邓小平在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大胆的探索,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资本主义观。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认识,是当代中国认识资本主义的指导思想。一、邓小平站在社会历史的高度,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状况的综合分析,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命运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命运首先取决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状况。邓小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制  相似文献   

4.
战后资本主义出现了许多出乎人们预料的新情况、新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了社会主义因素就是其中之一。因此,研究这一因素的来龙去脉就成为加深对资本主义再认识的题中应有之义。 1、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社会主义因素是客观存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有没有产生社会主义因素是一个客观问题,而不是主观问题。如果客观上没有而硬要说它有,那当然是主  相似文献   

5.
从全球视角看当代资本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和发展,再一次向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人尖锐地提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问题。面对复杂的现实,一部分干部、群众的思想上产生了困惑:为什么当代资本主义还能发展,西方还很富强?资本主义的前景如何?回答这些问题,需要科学地认识与说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广大  相似文献   

6.
目前,资本主义世界的各国共产党不仅在冷战后坚持了下来,而且在当代社会主义理论探索上获得了较大的成就;对苏东剧变的性质和原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当代社会主义的许多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对党的性质,奋斗目标,指导思想,组织原则,革命道路和对外政策等问题都有许多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宋海琼 《新视野》2005,2(6):8-10
"两个认识"的科学化,即邓小平对当代资本主义、对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科学认识,是其当代资本主义观的核心和精髓所在.基于此,邓小平当代资本主义观就成为邓小平理论的一个全新组成部分,系统研究和阐发这一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去年提出的“四个如何认识”问题 ,其核心是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问题 ,而与此联系最为紧密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历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进行再认识的历史过程。邓小平在这个问题上 ,曾以其非凡的政治胆识和超人的理论思辩 ,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对当代资本主义科学认识的创新思想。他指出 ,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学习资本主义不能单单只停留在经济制度和技术管理层面的利用上 ,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和借鉴其已经被证明是人类共同财…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信息化迅猛发展,国家间综合实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和平与发展问题给各国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处于颓势、而资本主义处于相对盛势的现实情况下,如何科学地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是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一个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重大而又紧迫的课题。   一、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成就和优势地位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成就和优势地位是一个前提性命题。只有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成就和优势地位有个正确认识,才能解决新形势下科…  相似文献   

10.
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首先要认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本文从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以及当代资本主义的种种表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性。  相似文献   

11.
2008年从美国开始进而迅速席卷整个世界的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影响犹在,关于资本主义是什么、怎样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问题也成为众多国内外学者的热议话题.国外学术界围绕着资本主义是什么、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以及资本主义的未来命运展开了激烈争论.认清资本主义的面目对于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个时期,由于教学工作需要,我比较广泛地接触了不同层次的党政干部、宣传理论工作者及军队干部,对当前党政干部普遍关注的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有所了解,现作以简要概述,供有关部门参考。1、怎样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这里包括3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就目前而言,资本主义不仅没有灭亡的先兆,而且发展势头强劲。二是如何认识苏联东欧各国抛弃社会主义制度、重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三是如何认识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建设市场…  相似文献   

13.
能否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意义重大。对此必须把握住以下几方面:第一,不承认,不正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不行的;第二,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说成是资本主义在性质上的根本改变,是有害的;第三,关键在于要从实际影响中去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4.
从认知隐喻学的角度看,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实际上把资本主义看做一个好战而有法术的病人。这个隐喻反映了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进步性与残酷性、资本主义的能耐和资本主义的病态本质的认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隐喻和认识为其后继者提供了基本的认识框架。基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隐喻和认识,我们应该认识到当代资本主义被取代的不可避免性及其长期性。  相似文献   

15.
"第三条道路"是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再思考,也是西方对世界发展变化新趋势的反思和调整。它为认识今天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同时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中心主题,也是其社会主义观的理论前提。与早期资本主义(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出现了哪些新的历史趋势?如何看待这个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所出现的新发展和新变化?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它的矛盾、异化和危机表现在哪里?其变革前景如何?这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再认识所提出的一些基本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理论。本文试图对此作出简要的分析。(一)…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6月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出要深入研究、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他强调指出:“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注重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的广泛结合上,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本文,从社会发展总趋势中认识资本主义,特别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8.
王俊奇 《求实》2004,1(1):50-52
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表明资本主义仍有较强的生命力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还能包容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实质。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表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9.
刘春辉 《世纪桥》2007,(6):35-37
马克思主义把人和自然的关系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对立统一的整体;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主要社会根源,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人类的一切活动才能按照人的本性和自然界的规律合理地加以调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理论是解决当代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的一个最重要的思想依据。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仍具重要价值已得到国外学者的广泛认可。其研究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主要表现在对当前全球性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分析、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揭示,以及对当代工人运动及人类未来发展道路问题的思考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