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策划是近年以来在中国新闻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十分热门的话题。一方面,在新闻理论上,自1996《新闻广场》以及《新闻记者》期刊登文章展开对新闻策划的讨论之后,《新闻界》等专业刊物纷纷设立专栏讨论新闻策划,复旦大学、人民大学等国内各主要的学术机构也对新闻策划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另一方面,在新闻实践中,随着中央一些媒体组织的"中国质量万里行"报道、《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2.
去年底以来,全国新闻战线大力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这次长达半年的专项教育活动,是一个维护新闻真实、杜绝虚假报道的具体行动,也是一次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集中学习,更是一个提高主流媒体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3.
虚假新闻是新闻界割之不尽的毒瘤,挥之不去的阴影,难以磨灭的耻辱,是一个常见病和多发病。从1947年《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到当前开展的新闻打假,历经半个多世纪,仍然禁而不绝,制而不止,足见虚假新闻的顽固性和反复性。近年来,随着多媒体竞争的加剧,虚假信息和新闻报道乘机而上,许多五花八门、耸人听闻而又荒唐至极的假新闻,堂而皇之地见诸报端,流传网页,令传媒遭到前所未有的尴尬和信任危机。如震惊荆楚的《武汉高校女大学生卖淫调查》、《女大学生状告爸爸的吻》,离奇的《千年木乃伊出土后怀孕》,等等等等,就是这类虚假新闻。据…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推进新闻战线“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即日起向社会公布虚假报道举报电话:028.869680520社会各界如果发现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所属媒体刊载虚假报道,可以拨打这一举报电话,集团监察部门将对举报内容认真核查。经核实确为虚假报道的,将严肃查处,以确保新闻报道客观真实,切实维护媒体公信力和新闻工作者良好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5.
张莹 《共产党人》2012,(12):54-55
正新闻浮夸不同于纯粹的虚假新闻。它有新闻的真实性因素,但记者在报道时对新闻事实进行了夸大,即本来是五六分、七八分新闻事实,却被说成了十分,使报道的"新闻性""可读性"增强了,更吸引受众"眼球"了,却如"注水肉"一般,品质下降了,受众反感了。新闻浮夸是弄虚作假在新闻报道中的一种表现。目前,一些记者和媒体制造虚假新闻的问题已引起从中央到各新闻单  相似文献   

6.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客观事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要素;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可现在出现在媒体上的虚假报道真是到了不整治不行的地步。就在笔者提笔写作此文时,又传来一个令人遗憾的消息:说的是2010年12月13日,一支由  相似文献   

7.
中宣部、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7月23日就北京电视台播发虚假新闻发出通报。通报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的题为"纸做的包子"虚假新  相似文献   

8.
虚假失实报道既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又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杜绝虚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也一直在新闻界警钟长鸣。但时至今日,依然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受众面前的虚假失实报道,从某种程度上说,呈现出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的态势。近年来,随着以互联网  相似文献   

9.
《经济日报》副总编詹国枢认为,新闻策划是指在不违背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对新闻报道进行有意识的设计、谋划,使报道更集中、更明确、更醒目,以取得最佳的报道效果。的确,成功的新闻策划,能使新闻报道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其社会效果也比一般报道好得多。但是,新闻规律促使策划必须建立在以事实说话的基础上,同时遵循一定的原则。为了避免策划  相似文献   

10.
当前新闻界出现“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侵权新闻”、“低俗新闻”和“虚假广告”等现象,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刻不容缓。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倡导和培育良好的新闻职业精神;加强新闻工作者个人操守修养;建立有效的职业道德监督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1.
我在地方党报新闻研究机构工作的体会地方党报设立新闻研究机构,最早约始于八十年代的中、后期。《盐阜大众报》在1989年以前没有设过研究室或研究所的机构。重视报纸新闻业务的研究,是随着报业的发展而放在了地方党报机构改革的议程上。《盐阜大众报》的新闻研究室设立于1989年,本人荣幸地担任首任研究室主任2年多,10年后的1999年,我又回到研究室主任的岗位,此时已经50多岁了,到2005年的7月份,从这个岗位上退了下来。回顾前后两次担任8年多研究室的工作,真有许许多多的感叹与体会。两次负责一家地方党报新闻业务研究工作的经历,使我深深感…  相似文献   

12.
中宣部最近召开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贯彻落实《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以贯彻落实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规定为契机,推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探索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新闻战线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的自觉性上有新的增强,在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上有新的进步,在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上有新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规定,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和经营金融业务的机构违反国家有关金融管理规定的行为,应由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实施行政处罚。主要有:非法设立机构或者代表机构,非法变更注册事项、更换高级管理人员,非法变更股东、股权,虚假出资、抽逃出资,超范围经营,金融机构的代表处违法经营,帐外经营,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统计报告,非法出具金融票证,对违法票据承兑、贴现提供保证,高息揽储,公款私存,多头开户,违法贷款,违法拆借,违反国家规定从事证券、期货交易或者为证券、期货交易提…  相似文献   

14.
官话套话空洞无物.多年来相沿成习.特别是会议及报道中官话套话至今不绝于耳.高校新闻也不例外。今年,《人民日报》向网友征集“你最反感的官话套话”。此言一出,应者云集,可见网友对官话套话之感受深刻。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出台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中.亦有关于新闻报道的规定.可见中央改进新闻宣传报道的决心。  相似文献   

15.
解读信息时代的独家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家新闻是由一家新闻机构向外界发布的新闻。”这是《新闻学大词典》对“独家新闻”这一词条的解释。从该解释可以看出,在信息传播技术欠发达的环境下,“独家发现”、“率先刊播”是独家新闻最重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国际视线     
《当代贵州》2011,(34):8-8
美联社禁止员工自行发布新闻 对于很多人而言,微博已是获取突发新闻的重要途径,这在全球范围内给各大新闻机构增添了压力。近日,美联社作出严格规定,一切有新闻价值的消息、图片或视频都要首先提交给美联社,而不能自行在推特之类的社交媒体上发布。  相似文献   

17.
张翰生 《当代贵州》2007,(18):54-54
作为记者,我常为党建新闻的写作如何突破、如何增强可读性费神。然而,贵刊2007年第12期的报道《一纸“新规”激活村干心》,读后着实令人眼前一亮。希望贵刊以后多刊发这样的好报道。  相似文献   

18.
近日,中组部、人事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印发《人事争议处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是在1997年制定的《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基础上进行修订的。《规定》对人事争议仲裁的基本原则、受案范围、组织机构、管辖、人事争议调解、人事  相似文献   

19.
虚假新闻作为传媒界的顽疾,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010年,中宣部等部门在部署新闻界"三项学习实践教育"活动时,再次强调了对虚假新闻报道的治理,决定在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在全国新闻单位开展  相似文献   

20.
对“民生新闻”的粗浅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新闻,作为当前媒体新闻的一大热门品种,正被各家媒体主打着高举着,都市报民生新闻的肇始者大概当属深圳报业集团的子报《晶报》,他们在2001年创刊不久就打出了“以民生新闻为特色”的宣传口号,之后,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也靠打“民生”牌受到广大市民的追捧。2005年开始,《江阴日报》也开设了“民生新闻”版面,每周三版。半年过去了,作为一名民生新闻的采写者,对于什么是民生新闻、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有什么不同等问题谈些自己的粗浅认识。一、什么是民生新闻?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平民视角和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