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据国新办2010年9月发布的《2009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最近五年全国信访量逐年下降,[1]但群体性事件仍高发频发。而群体性事件增多最重要的原因即在于,部分社会体制和机制僵化及其惯性,缺乏足够的弹性来容纳和适应实际生活中经济结构、公民权利意识等向现代化和公民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证考察城市青年的政治参与现状以及社会资本对于政治参与的影响发现:城市青年的政治参与虽少,但已呈现多样化。在构成社会资本的关系网络、人际信任、社团参与三个变量中,关系网络对于政治参与不具有显著影响,社团参与对于政治参与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人际信任对于政治参与的影响则因信任对象的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当前,社团培育以及诚信建设是促进城市青年政治参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矛盾凸显与社会风险加大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的不同步使社会管理领域面临诸多的问题与挑战,如何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如何引导并发挥公民社会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积极作用,成为中国政府面临并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命题.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体现,公民社会对社会与国家关系的重构,对政府治理结构的调整,对公民个人价值与社会地位的确认,对社会自治能力的提升,均有着积极的意义.作为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公民社会在促进社会公正、增进社会信任、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自治、促进社会参与、提供社会服务等方面具有其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冲突呈现出多样化、复杂性的特点,这些冲突到底有着什么样的作用,对我国经济、社会将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将会引发什么样的问题,值得我们仔细研究与思考。社会冲突的存在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的国家来讲是必然的现象,同时也为我们党和政府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如何协调、控制社会冲突,并因势利导使社会冲突纳入良性运行的轨道,这是我们必须着重考虑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健全的公民社会是现代民主国家建构的坚实社会基础,是中国现代化事业和民主政治发展的充满活力的社会力量。当前,由于政治体制发展的相对滞后,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需要有一支活跃的社会性力量来协助解决。应发展公民社会组织,通过公民社会与政府的沟通和协商,解决转型期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8.
网络的发展优化了政治信息的传导系统和反馈系统,并加强了政治参与领域的双向互动性,对社会治理创新的目标性和导向性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对网络政治参与的整体特点和实践类型进行归纳的基础上,提出网络政治参与背景下社会治理创新的基本原则有党性原则、法治原则、包容原则和引导原则,其创新机制主要包括:完善民意表达的社会化机制、加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民主化机制、推动公众参与的有序化机制和健全网络平台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青春期向成人期的转变过程中,在这个人生发展的特殊阶段,他们面对种种社会压力,表现出不适应,有的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大学生社会压力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是个人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要想缓解大学生的社会压力,需要学生、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青年人作为我国知识分子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他们政治参与方式日趋理性、参与形式多样,同时,他们也受到经济、政治制度、历史文化、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存在政治参与积极性与冷漠性并存,政治参与的功利性趋势增加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社会理论中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正处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双重垮越中,这种特殊国情给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论者都提供了相应的话语空间.在社会理论领域,学者们亦发表了各自对中田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的看法并因此引发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现实发展问题的思考与争论.文章介绍了中国学界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的评论与看法,并探讨这些学者们的认识与看法的合理性与局限性、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当代的社会公平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公平观与中国社会现实相结合基础之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平。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公平建设依赖法治,而法治本身又需要公平来驱动。我国当代的社会公平建设在取得很大进步的同时在公民基本生存条件、基本发展权利、基本社会保障及司法救济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从树立宪法权威、完善司法体制、规范政府行为、完善监督机制方面提出一些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社会救助的主体结构中,政府固然是第一责任主体,但受政府财力所限,政府救助存在许多盲点,有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游离在政府救助的保障网之外.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尚不发达的国情出发,帮助社会困难群体的职能不能只由政府单独承担,应发挥各方面的力量,使社会救助逐渐形成由政府包揽过渡到政府和非政府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14.
社会变革与公民政策参与两者间存在必然互动关系.以改革开放为标志,我国经历了一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直接影响和推动了我国公民政策参与的发展.文章以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变革为背景,从理论上全面分析了我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行政体制等的变革与公民政策参与发展的内在联系,具体描述了我国公民政策参与向主动化、利益化、法制化、大众化、博弈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当代语境下,中国模式就是解决中国自身发展为主要内容,以实现入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学术界初步实现了对其进行解构--创新--建构的理论探索.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上也开始了"摸着石头过河"到"铺路架桥"的转变.在当今"资本"时代,中国模式不断摆脱发展范式的束缚,表现出自我话语体系、制度安排、价值导向上的马克思主义特征,并在方法论上彰显出自身现代化进程的世界意义、发展道路的社会主义意义,发展理念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当代中国文化面临着危机和严峻的挑战。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中,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博采众长,同时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使以我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成为世界文明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农民生态意识在我国的生态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文章着重从生态伦理、哲学和宪政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农民生态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农民生态意识的有效途径。这对中国当前的环境现实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社会成员能够享有满意的社会福利.目前中国经济经过近30年的持续发展,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发展社会福利的良好条件,适度优先安排社会福利,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文章探讨了和谐社会前景下的社会福利意涵和社会福利基础,对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条件下,优先安排社会福利的基础和条件进行了现实分析.  相似文献   

19.
“绿色壁垒”下我国经济的绿色化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树 《探索》2002,(5):57-61
所谓“绿色壁垒”,又称“环境壁垒”,它是指一种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由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作为一种非关税的贸易壁垒,“绿色壁垒”首先兴起于西方主要工业发达国家,他们充分利用与发展中国家在环保方面的差距,通过设立各种环保与生态技术标准,限制或禁止他国产品的进口。为了提高我国产品的出口效益,全面抢占广阔的国际市场,拉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必须跨越出口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实施经济的绿色化战略。为此,可米取如下战略措施培育经济绿色化的心理基础;作好绿色制度安排;实施扶持绿色产业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发展生态工业;切实发展“绿色金融”;实施国际绿色认证;努力开展国际绿色营销。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带来社会主义国家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政府权威定位及政治合法性的保证.国内问题受国际势力的影响,民族问题、人权问题、贫因问题均染上了强烈的全球的色彩,中国政府能否有效持续运用国家权威,增强政权的合法性,是维持并推动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促进政治民主化以及社会整体协调发展,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深入分析全球化对社会主义国家权威的影响,剖析弱化问题的实质,着眼于提高政府能力,加强中央权威,对确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