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渎职侵权案件存在的“发现难、侦查取证难、处理难、阻力大”(三难一大)难题,严重制约了反渎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责,郑州市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完善了侦查一体化办案机制,在破解“三难一大”难题上取得初步成效。2007年以来,郑州市立案侦查渎职侵权案件的立案数、判决数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居前列。由于成绩突出,该局先后被授予“全国十佳反渎局”、“全省反渎办案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
动向     
《廉政瞭望》2012,(17):12-12
最高检:民生领域渎职侵权多发 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厅有关负责人日前对上半年全国反渎工作进行了盘点.并表示,民生领域渎职侵权犯罪日益多发,是当前渎职侵权类犯罪的一个明显特点。从近年办案情况看,涉及生产安全、食品药品、生态环境、社会保障资金监管、社会建设、惠农政策实施和征地拆迁等民生领域的渎职侵权犯罪案件,占立案数的73%以上。  相似文献   

3.
2004年,昆明市检察机关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反腐败的部署和要求,充分履行检察职能,加大办案力度,集中力量查办了一批有影响有震动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大案要案。全年共受理此类犯罪案件595件,开展初查440件,立案侦查140件。其中:县处级领导干部涉嫌犯罪的要案19人;贪污、贿赂5万元以上、挪用公款10万元以上的大案65件;渎职侵权犯罪案件21件。通过力、案,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809.41万元。  相似文献   

4.
去年1-11月,我省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1501件2069人。其中,贪污贿赂犯罪1189件1656人;渎职侵权犯罪312件413人,查办县处级以上干部89人,1名部级干部和3名厅级干部落马。  相似文献   

5.
解剖“犯罪背后的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渎职侵权犯罪,仅仅是“工作失误”?受贿与渎职交织发生,不必数罪并罚?渎职侵权犯罪,这是一个曾经不为群众所深知的腐败问题。渎职侵权犯罪,通常隐藏在其他犯罪的背后,是“隐藏在犯罪背后的犯罪”,发现和查处的难度比查处其他犯罪更大。  相似文献   

6.
博览之窗     
《先锋队》2012,(27):54-55
民生领域渎职侵权犯罪呈多发态势前不久,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厅有关负责人对上半年全国反渎工作进行盘点时指出,民生领域渎职侵权犯罪日益多发,是当前渎职侵权类犯罪的一个明显特点。从近年办案情况看,涉及生产安全、食品药品、生态环境、社会保障资金监管、社会建设、惠农政策实施和征地拆迁等民生领域的渎职侵权犯罪案件,占立案数的73%以上,而且单一个案向窝串案延伸较为普遍。利益驱动导致的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渎职侵权犯罪,因渎职侵权犯罪引起的国有资产流失、贪污、挪用等经济犯罪目前呈多发态势。  相似文献   

7.
殷欣 《支部生活》2008,(9):37-38
2008年上半年,昆明市两级检察机关按照“加大办案力度,提高办案水平和案件质量”的总体要求,集中力量查办了一批有影响、有震动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案件。其中有10个案件很具有典型性。  相似文献   

8.
《党史纵横》2008,(5):28-28
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于2001年11月成立渎职犯罪侦查局,2007年更名为反渎职侵权局,共有干警15名。几年来,该局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思想,强化办案、规范执法,查处了一批有影响、有震动的案件,在执法水平、队伍建设和机关形象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检查机关第二届“百优双十佳”表彰大会上,被评为“全国十佳反渎职侵权局”。  相似文献   

9.
《先锋队》2010,(9):54-54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总局负责人透露,现阶段由于贪污贿赂犯罪的发案规律正在发生演变,反贪办案工作要在办案重点和主攻方向上作出调整。在犯罪主体上,要加大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罪,特别是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贪污贿赂犯罪力度;  相似文献   

10.
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部门负责人透露:当前渎职侵权犯罪多发的趋势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渎职侵权犯罪呈现出领导干部渎职犯罪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等4种明显态势和犯罪日益群体化等5个显著特点。当前渎职侵权犯罪的4种态势具体表现为:一是仍处于易发多发的严峻态势;二是领导干部渎职犯罪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三是渎职侵权犯罪与司法腐败存在扩大化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徇私舞弊类犯罪,从以前的孤案居多发展为窝案、串案、团伙作案居多;四是对渎职犯罪打击不力,被查处的概率较低,犯罪成本和风险不大,犯罪心理强  相似文献   

11.
殷欣 《支部生活》2007,(8):40-40
昆明市检察机关加大了对贪污贿赂和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的打击,2007年1至5月共受理此类犯罪案件线索233件,开展初查181件;立案侦查40件50人。其中贪污、贿赂5万元以上,挪用公款10万元以上大案22件,占立案总数的62.9%,要案7人,占立案总人数的14%;渎职侵权重大案件4件。通过办案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5947.47万元。  相似文献   

12.
孝义市纪委坚持在查处案件工作中做到“四个倾斜”、“三个集中”。即领导向办案倾斜,全委四名书记分别包案,重大案件领导全部参与指导;人员向办案倾斜,全委人员全部上案,各派驻纪检组和乡镇纪检书记协调作战;后勤保障向办案倾斜,交通工具、经费等首先满足办案需要;激励机制向办案倾斜,对办案有功人员给予重奖。通过上述“四个倾斜”,做到了集中领导、集中人员、集中突破大要案件。去年该市纪委共立查各类违纪案件78件,其中大要案件15件。孝义市纪委查处案件做到“四个倾斜”、“三个集中”@洁梅@玉军  相似文献   

13.
以利益得失为基本准则,认识清楚改革在每个历史阶段的阻力和动力来自哪里,进而排除阻力、增强动力,进一步深化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要以人民的利益得失为“支撑点”。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进一步解放思想,营造宽松自由的思想舆论氛围,大力拓展群众的利益诉求渠道;进行制度创新,构建健全的群众参与机制;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大力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实事求是,构建改革的利益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乡、村干部中的不廉洁行为的滋生蔓延,直接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而乡镇纪委查办案件难,成为一个普遍问题,也是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课题。   乡镇纪委办案难的原因:   一是纪检干部被“挪用”。相当部分乡镇纪委书记被党委“挪作他用”,纪检工作打了“捎带”,纪检专干大多由文、秘书兼任,整天忙于其他事务,根本无法专搞纪检工作。   二是一些乡镇领导对纪委工作支持不够。乡镇党委支持是搞好纪检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一些乡镇领导认为纪检工作是“额外负担”,影响中心工作。个别乡镇领导甚至出现阻挠办案现象,…  相似文献   

15.
本市三级检察院的渎职侵权检察机构陆续更名为反渎职侵权局,反渎职侵权局管辖42个渎职侵权罪名,检察官经历的几个典型案例将为我们解读渎职侵权犯罪,帮助我们远离渎职侵权犯罪。  相似文献   

16.
根本利益(连载九)将心比心才是真(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处理农村问题的过程中,梁雨润感触颇多,其中最多的莫过于一些干部由于自身的素质差,加上有的干部在村上本身就是家族利益的代表人物,因而在处理日常事务中,不能秉公办事。有些村干部又因为自己在本村长期担任干部,渐渐成了某些特权人物,把集体和党的利益变成了“以我为核心”的家族式领导。而正是由于他们  相似文献   

17.
论点摘编     
《正气》1999,(8)
谨记“清廉”二字修身净口正心太原市杏花岭区委书记王国武撰文对纪检干部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在政治上,要坚定不移地与区委、区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当个人利益与党的利益、组织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一定要服从党的利益。二是要谨记“清”、“廉”二字。首先要清,不清则不廉。所谓“清”就是要讲透明度,主要是办案过程的透明度。其次要廉,不廉就容易出问题。所谓“廉”,就是做人要老实,本分,不贪。三是在自身建设上,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通过学习理论,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加强思想建设,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保持一种…  相似文献   

18.
1996年12月25日,北京。全国检察长会议上,湖南省检察长张树海的发言成了与会代表和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一批“庙穷方文富”的典型案件在这里曝光:犯罪金额500余万元,涉案正厅级干部1名、处级干部8名的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总经理张德元等特大受贿窝案;出卖国家利益数千万元,收受贿赂10余万元的省农机公司总经理刘祖毅犯罪案;低价变卖企业财产从中谋利,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近千万元的炎陵铁合金厂厂长张良学犯罪案;企业领导、中层骨干、财会人员相互勾结,贪污受贿百万元的株洲玻璃厂厂长许建邦等18人犯罪群案—…·。全省共深入521家亏…  相似文献   

19.
盯着什么干     
干部应该盯着什么干 ?不言而喻,首先要盯着群众干 ,因为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必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其次要盯着问题干,因为干部的职责就是出主意、想办法,替群众排忧解难。   盯着群众干,盯着问题干,我们绝大多数干部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但也有少数干部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对头,他们盯着的是另外一些东西,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曰盯着领导干。其特征是只看领导的眼色行事,专拣上级高兴的事儿干,曲意迎奉,习惯当“传声筒”,干工作不是从本地实际出发,而是看领导“怎么说”,领导喜欢什么就干什么。…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诞生尤其是执政以来,不断丰富与深化人民利益理论,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在执政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方面,发展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及“三为民”理论;二是在为民谋利方面,由起初出现的认识偏差到不仅重视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而且要促进人民利益的全面发展;三是在利益关系方面,由理论上重视但在实践中忽视人民利益之间的矛盾,到不仅在理论上重视而且在实践中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