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王辉 《先锋队》2011,(11):44
最近,江苏宿迁市公开征集"群众不满意的事",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为深入推进"比落实、赛服务、争一流"活动,提高服务效能和服务水平,该市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群众不满意的事"。  相似文献   

2.
吴志美 《江淮》2012,(10):33
征求意见突出"广"。在泾县人民政府网、泾县新闻网、泾县纪检监察网设置"群众不满意事项"征集活动飘窗,在县政府"政民互动网站"开设"群众不满意事项"征集专栏,在媒体发布征集信息。同时采取分组、分层次到各单位现场发放"群众不满意事项"征集表、座谈交流、大走访等形式,广泛征集群众不满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北京支部生活》2014,(7):26-27
目前,全市第二批活动单位严格按照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有关要求,在“听取意见,查摆问题”环节,扎扎实实找准找实突出问题,并从具体事抓起、从身边事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改起,受到了广大党员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4.
《党建文汇》2001,(6):7-7
为扎实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省委组织10万干部进100万农户,从群众满意的事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改起,使干部受到了教育,农民得到了实惠,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拥护,  相似文献   

5.
《求是》2003,(20)
执政者必须“以民为本”,政绩由群众评判。群众满意不满意,特别是生活在基层的困难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检验为政者合格不合格、过关不过关的重要标准。从2001年建区以来,我们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出发,始终坚持“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困难的群众再少也不能忽视”的原则,把扶贫帮困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建区伊始,区委、区政府就把扶贫帮困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的工作重点之一,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区委、区政府建立了以“一把手”为主的区镇两级扶贫帮困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扶贫帮困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和检查考核;制订了…  相似文献   

6.
正近来,该区通过开展民情大梳理、大走访、大调查、大征集"四大"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面对面走访,收集掌握民诉民意5万余条(其中,民生民利类42451条,管理服务类8449条)。随后,该区按照"公开征集、层层筛选、分步评审"步骤进行社会调查、系统甄别分析,从中找准群众最不满意、最盼望解决的问题,确定为全区2019年"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制发《整治任务分工方案》,明确牵头责任部门;对未纳入整治  相似文献   

7.
《党建文汇》2014,(6):14-14
“民情说吧”征集“好声音”——为更好地征求民意、听取“好声音”,四川达州市达川区近日建成首个“民情说吧”,群众可随进随说,想说就说。“说吧”可自动录音录像,每天有专人对信息进行收集,实行分段编号,做到“一人一档”或“一事一档”,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在“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精神引领下,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要善说“群众话”、善办“群众事”、善贴“群众心”。  相似文献   

9.
影片《焦裕禄》中有这样的情节: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同志在与县长讨论工作的出发点、衡量工作是非的标准时,有着重大的分歧。焦裕禄同志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认为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群众满意的事党自然满意,群众不满意的事党就不会满意。而县长却认为,凡事要首先考虑“党满意”,群众有时觉悟差,他们的要求和党的利益不完全是一回事,“饿死几个人不要紧,只要  相似文献   

10.
姜洪洋  常健  卫龙君 《党课》2008,(9):71-71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推行“逢四说事”制度,即将每月4日、14日.24日设为“群众说事日”。每逢“说事日”,村干部轮流在“有话直说”信访接待室值班,接待前来“说事”的群众。“说事接待室”设在各村委会,村两委成员直接参与信访接待。村务公开墙同时开辟“群众说事栏”,没赶上“说事日”的村民可随时将要说的事写在“说事栏”内,便于村委会及时调处解答。此外,各村镇还以村民小组为单位,  相似文献   

11.
沈沉 《前线》2013,(9):69-70,73
每年政府都会投入许多资金为民办实事,但现实中人们常常看到:政府投入不少人力、物力、财力为群众办实事,有时群众还不满意,甚至存在“不买账”等现象。问题出在哪儿?应该如何改进?北京市朝阳区委、区政府从转变作风和改进方法上人手,在居民百姓中广泛开展“党政群共商共治工程”,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做到办实事儿之前先听百姓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四子干部”要不得段琪斌见到矛盾装“瞎子”,听到问题装“聋子”,遇到麻烦绕“圈子”,目的在于保“位子”,群众把这类干部形象地称为“四子”干部。这类干部对同事“谦虚、恭让”,凡事不作主,不表决,人云亦云,好办的事、领人情的事抢着干,难办的事、得罪人的事...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临汾市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全面推行了“两定一查三评”制度,其中“两定”就是乡、村两级党组织年初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当年要办的实事和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这项制度一经实行,就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由此联想到一些农村基层干部,经常有怨气,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做了不少工作,为群众办了不少事,却得不到群众的认可,觉得自己很冤枉。究其原因,一是这些事违背了群众的意愿。如有些干部为了自己的前程,大搞一些“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他们“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群众当然不会买账…  相似文献   

14.
《天津支部生活》2012,(10):45-46
“把来访群众当家人,热情接待;把群众来信当家书,细读真办;把群众诉求当家事,不推不拖;把信访工作当家业,全心坚守。”走进市信访办的接待大厅,醒目的“四家工作法”宣传牌立即映入眼帘,让每名上访群众不由得心生温暖。  相似文献   

15.
胡湘之 《新湘评论》2014,(13):28-28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展开之际,攸县就“四风”问题组织广泛的问卷调查,从反馈情况看,群众最不满意的主要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11个问题。查找问题的症结,主要是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滑坡、群众观念淡化、宗旨意识弱化,个别甚至站在群众的对立面。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天峻县在全县62个牧业社普遍建立了“说事”制度,不断创新“说事”形式,丰富“说事”内涵,拓展“说事”内容,形成了“说事”、“理事”、“议事”、“干事”、“评事”的配套工作机制。“说事”制度的建立.带来了干部作风的转变,理顺了群众的情绪,形成了推动牧区经济发展的合力,破解了牧区工作的难题,受到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7.
领导新语     
《当代贵州》2011,(26):11-11
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刻认识全省开展“三访”活动的重要意义,领导干部要亲自接访,亲自包案、办案。办群众的事,不能官僚主义,不能拖来拖去。  相似文献   

18.
2005年中国医改回眸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社会和政府共同关注的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建议”也郑重提出“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医疗卫生改革理所当然属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大多数老百姓对医疗服务不满意的现状,加上中央高层关注并在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社会公众对医疗体制改革的关心和参与。一、2005年医改的三大公共事件和一个政策焦点若要记录下2005年医疗领域最有影响的公共事件,必然会入选的至少有三件事:…  相似文献   

19.
老字号去。群众到机关办事不知道进哪个门,找哪个人。跑冤枉路、吃“闭门羹”的事时有发生。大竹县自推行“首问负责制”来,这些老百姓的苦恼事、烦心事,转眼间就成了过去的事。  相似文献   

20.
《新长征》2014,(8):32-32
践行群众路线,必须疏解群众心中的“堵”。干部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深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盼望的事情做起,不断疏通群众心中的“堵”,解开群众心中的“结”,努力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