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慧 《工会博览》2008,(10):26-27
劳动规章是现代社会中用人单位对集体劳动进行组织和管理所必需的制度,对规范劳资双方行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具有重要作用。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设置不当,不仅不能有效组织劳动,还会引起更多的劳资纠纷。我国《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只作出了原则性规定,本文通过对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具体内容的分析,从劳动规章制度合法性要件与合理性要件来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有效协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间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2.
维权小知识     
<正>单位不发工资职工如何投诉?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存在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可采用电话、信函、来访等方式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监察机构进行举报或投诉。非全日制工能享受工伤待遇吗?招用非全日制从业人员的单位应分别按规定的缴费基数和费率,为其缴工伤保险。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享受下列工伤保险待遇:按规定由工伤保  相似文献   

3.
正集体合同,是用人单位与企业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  相似文献   

4.
正集体合同,是用人单位与企业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  相似文献   

5.
正每年春季,都会出现解除劳动合同的"解约潮"。有的是因为劳动者想换新工作,向用人单位提出离职;有的则是因为用人单位克扣工资等待遇导致劳动者"被迫离职";还有一部分是因为用人单位经营困难,导致大规模裁员。解除劳动合同时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引发劳动争议。那么,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注意哪些法律问题?为此,北京燕山人民法庭法官助理李盼结合具体案例,提醒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解除时应履行的法律程序和法律  相似文献   

6.
正一.职工确认劳动关系应保存哪些证据?《关于确定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15]12号)第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  相似文献   

7.
黄镔 《法制博览》2022,(6):109-111
严禁用人单位在妊娠、生育、哺乳期间辞退女职工,是国内现行法律对女职工特殊劳动权益的禁止性规范.从现实的角度看,为控制人力资源成本,用人单位可能会采用特殊措施,促使女职工主动辞退[1].作者全面分析女职工在"三期"中特殊劳动权益保障问题,深入剖析了其成因,并根据当前立法状况,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措施,希望能为女职工"三期...  相似文献   

8.
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在最近公布的劳动监察条例中明确提出,用人单位严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劳动监察部门可对其作出停产或停业的“极刑”处罚。  相似文献   

9.
正自2018年12月1日《河北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施行以来,两年多的时间,河北省已有55719家用人单位成立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聘任劳动法律监督员131871名,形成省、市、县、企业四级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网络,筑起化解劳动争议的"第一道防火墙"。据了解,河北省总工会注重通过执法调研、典型引路、分类指导的方式推动劳动法律监督员队伍建设:省总编写了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八步法",  相似文献   

10.
周军 《法制博览》2013,(4):207+194
我国法律对劳动规章制度的性质没有明确的界定,目前主要存在"法律规范说"与"契约说"两种,虽然法律规范说有其局限性,但契约说是不正确的,为此本文主要从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主体、制定程序、生效条件等角度驳斥了契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