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幸福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是人们关心最深、感受最切、困惑最多的话题。去年,哈佛大学由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本·沙哈尔开设了一门“幸福课”,受欢迎程度甚至超过了传统的王牌课“经济学导论”。这里反映出一种值得重视的现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选择的增多,人们的幸福感似乎并没有相应提高。因此,幸福国家、幸福社会、幸福家庭、幸福人生,甚至幸福政治、幸福经济等词语,频频见诸报端。  相似文献   

2.
幸福始终是人们谈论和关注的话题。随着电视连续剧《老大的幸福》的热播,又掀起了关于这一话题讨论的热潮。那么,到底什么是幸福?如何去体味、珍惜和追求自己的幸福?也许是百家争鸣、莫衷一是,但我们旬以从老大关于幸福的故事中去领会心中的幸福,从而,一起分享人生幸福、理解人生幸福、珍惜拥有的人生幸福。让幸福的面纱不再神秘,让真正的幸福降临我们身边,恩泽我们人类。以此为话题,本刊特别作了这期关于“幸福的理论与实践”的策划。  相似文献   

3.
幸福是处于一定时间、一定环境中的个体在追求和创造生活的过程中,由于感受和体验到目标和理想的接近与实现而得到身心的满足和愉悦。它是一个重要的道德范畴,与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与人的现实生活、人的理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陈大姐幸福指标1.关于自爱:虽然我残疾了,但无论做什么我都绝不比人差,苦难挫折是我最大的财富,在经历挫折中,我品尝人生幸福。2.关于博爱:我感受过社会关爱,自己有了些能力,就想回报社会,帮助别人,且乐此不疲,在回报和助人中,我体验人生幸福。3.关于母爱:把女儿培养好,使她聪明强健,用言行做表率,领她成才成功,在母女牵手中,我享受人生幸福。  相似文献   

5.
总有一个契机,让人去感受快乐与痛苦,幸福与悲哀。这个契机不是某一天、某一月、某一年,而是那短暂而漫长的一生。在与吴澄清的交谈中,这位自强模范向我讲述着他那曲折的人生经历,40余年岁月如风,拂过我们交谈的几十分钟。时光荏苒,人生峰谷,来去者无数,吴澄清的心昊留下了这样一句话:生活,只需平静地走下去。  相似文献   

6.
幸福是人们对生活的主观感受,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教崇尚的幸福是一种自觉空性,并依此而存的自在状态,由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个不同层次的幸福目标构成。佛祖就是实现幸福的榜样,它教育人们通过不断反省自身、与人为善、尊重自然、实现自在的幸福。佛教幸福观帮助人们认识宇宙人生的真谛,对当代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和生态教育提供可借鉴的价值体系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幸福指数是衡量这种感受的主观指标。当前,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以改善民生为重,提升民政对象幸福指数。本文结合青岛的实践,谈一点个人之见。  相似文献   

8.
人生斯世,心向往之的,无不是美满幸福。然而天不由人,往往在你冷不防之间,就会冒出一件麻烦事,让你苦恼之至,使你痛苦难当。一位遭受过大苦大难的同辈告诉我,其时他的感受是,“一下子从九天落入了九泉!”可见苦难这东西之厉害。  相似文献   

9.
彭志敏 《传承》2008,(22):106-107
国民幸福指数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以解决如何在"物质生活(包括科学技术的种种好处)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的人生基本问题。"幸福指数"体现的就是以人为本,是中国政府把推动社会发展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关心和解决人民的具体社会生存矛盾。幸福指数涉及社会,生活各方面,对幸福指数应该有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10.
生活品质之城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市民感受幸福的能力及其真实的幸福感受,这一切都与人们的幸福观问题密切相连。虽然幸福观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问题,但围绕"打造生活品质之城"这一主题,构筑社会主流幸福观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因此有必要对生活品质与人们的幸福观问题进行伦理剖析,进而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生活品质与人们的需要层次、生活品味、生活态度等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直接相关,科学的幸福观能帮助人们提升需要层次、提高生活品味、和谐生活态度,从而提高感受品质生活的能力,最终实现品质人生。  相似文献   

11.
国民幸福指数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以解决如何在"物质生活(包括科学技术的种种好处)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的人生基本问题."幸福指数"体现的就是以人为本,是中国政府把推动社会发展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关心和解决人民的具体社会生存矛盾.幸福指数涉及社会,生活各方面,对幸福指数应该有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12.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幸福的基础是爱和工作。”作为企业员工,他们在工作方面体验到的幸福千差万别。有些员工对工作职位和自我工作表现较为满意,工作能带给他们丰富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受;而有些员工不喜欢本职工作,只是被迫把工作当成谋生手段,根本与幸福感受不沾边。那么那些幸福员工能带给我们哪些正面启示呢?  相似文献   

13.
你会发现,原来幸福和快乐真的和知识一样是可以习得的,这当然并不是说任何人看完这本书就像服下灵丹妙药一样会立马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而是你会明白,其实幸福常常是被一些困惑、一些错误的观念和方法所遮蔽的,通过认清本质、捋顺思路、找到方法,把自己从人生的困局当中解放出来,培养起积极的情绪方向和有效率的人生步调,变得清明、快乐、坚定,自然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幸福的指数。  相似文献   

14.
所谓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感受,而“幸福指数”即是衡量这种感觉的主观指标,涉及经济收入、生活水平、健康状况、人际关系、成就感、安全感、精神生活等诸多方面。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是社会和谐程度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人生幸福这一背景视域,把幸福作为人生的终极追求,也就是说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幸福。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选择,而选择往往伴随着烦恼与痛苦。文章剖析了“幸福的追求”与“痛苦的选择”的关系,指出烦恼、痛苦的根源在于自我信仰的缺失,信仰、热情、责任是人生幸福的智慧要素。  相似文献   

16.
人生物语     
岁月沉淀的人生,是富含生命矿藏的山,是汇聚生命体验的海,是历经生命风雨的树,是提纯生命阅历的金。 有句很有意思的比喻,说少年是歌,青年是诗,壮年是散文,老年是小说。这样的比喻,概括了多么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内涵啊! 这一定是哪个作家的真切感受和灵感语言,作家的语言总是那么激荡人心。 人生的经历大都是这样:有时天真烂漫,有时平平淡淡;有时红红火火,有时坎坷迷茫;有时失误遗憾,有时成功喜悦。不论怎样,我认为更多的人拥有的总是平淡。平淡其实是一种安宁和幸福。理性的良知是人际间平坦的桥梁,本分的作为最能持久地…  相似文献   

17.
人生观,即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由于人们所处的阶级地位和对人生目的的评价标准不同,电就存在着不同的人生观。封建主义的人生观认为,人的命运是由上苍或上帝主宰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夭入只能听任命运的摆布或企求来世的幸福。资产阶级的人生观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主张自我保存和追求个人幸福。而马克思主义的人生现则认为,“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马克思主义者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和人…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这里是两位读者的来信。一位写他读了本刊2002年第6期《一个农奴的人生轨迹》一文之后的一点心得;一位则把自己的一段人生经历的感受与幸福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一本杂志,一篇文章,能让读者产生想说点什么的冲动,这是一个编辑的快慰之事。———编者  相似文献   

19.
幸福是一种心理体验,幸福指数就是衡量这种心理体验感受程度的主观指标值。公务员在履行公职过程中,其精神状态直接影响行政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和办事效率,  相似文献   

20.
话说幸福     
幸福是一种甜美。一种用“心”来感受的甜美。 但,感受幸福也需要能力——需要眼力和鉴赏力,否则,是很容易把冒牌的幸福当做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