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地处市郊的上海市青浦监狱监区活动室里洋溢着一片欢声笑语:"陈老师,您放心,我今年又减刑了,我会听您和警官的话,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服刑人员吴江握着帮教志愿者陈老师的手,用发自内心的真诚话语表达着自己的感受. ……  相似文献   

2.
正2010年6月,我因涉嫌受贿罪、玩忽职守罪被捕,后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入狱后,面对高墙、电网、铁门、持枪的武警,我知道了监狱的威严,也明白了它会囚禁自己不再回头的年华和人生最宝贵的自由。服刑人员的不良情绪、恐惧、失落、焦虑、烦恼、忧郁、愤怒等在我身上时有发生。想着自己漫长的刑期,感觉度日如年。改造过程中,我每天低头劳动,不和其他服刑人员聊天、沟通、交流,见到警官就远远地躲开,在孤独中过着改造生活的每一天。2012年6月,《光明行》服刑人员教育改造系列丛  相似文献   

3.
陈强,一名家庭贫困的服刑人员,在奔赴新生的道路上,他在日记中写道:一句句情深意长的话语,一次次真情无私的帮助,使我真切地感受到监狱警官的关爱和期盼,从而坚定地树立起积极改造的信念和决心。  相似文献   

4.
“感谢警官,没有您对我的帮助和治疗,就不会有我的今天.”服刑人员李钢在得到监狱知识竞赛荣誉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监狱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向我报喜.望着李钢溢于言表的喜悦与激动,我笑了. 失眠 李钢今年刚满34岁,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无期徒刑. 在监狱为新入监服刑人员举办的“改造从‘心’开始”心理健康指导课上,我为服刑人员讲解了监狱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职能以及心理健康标准之后,李钢立即举手要求预约咨询.既然是新入监的服刑人员,问题不可小觑.随即,我便对他进行了心理访谈.  相似文献   

5.
“以前我浑浑噩噩,就是混刑期;现在不同了,刑期的长短,自己有了‘发言权’。我一定要努力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一名服刑人员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  相似文献   

6.
服刑人员分类、管理和处遇发展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监狱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我国监狱在对服刑人员进行改造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服刑人员分类、管理和处遇在提高服刑人员改造质量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对服刑人员分类、管理和处遇工作要不断发展完善,同时在监禁场所分类、改造力量分类上进行创新,实现提高服刑人员改造质量这一监狱工作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7.
占云 《法律与生活》2014,(15):41-41
正《光明行》系列丛书中的《健康与养成》是服刑人员了解健康观念到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很适合实际改造的科普读物。阅读后,使我对什么是健康有了更加科学的理解。人的躯体、心理、社会人际关系和精神上的良好状态是评判人是否健康的综合标准。一个人要想拥有健康,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药物是饮食,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疗效是坚持。健康养成的关键在于养心。特别是我们服刑人员,生活在这种特殊环境中,我  相似文献   

8.
散漫的服刑态度 2016年9月1日,我所在的监区新调入4名外省籍临押服刑人员.民警按照法定程序,对他们进行了搜身、谈话、摸排等各项工作.4人中一个名叫王青的上海籍服刑人员被分到我管理的班组中.在被搜身过程中,他提出要求:“警官,我腰不好,我要睡下铺,您帮我解决一下.”长期从事监管工作的经验告诉我,他很可能是“刺儿头”.我没有直接答应,也没有直接拒绝,只是告诉他:“按照事先安排,你先睡到上铺去,有机会再给你调整.”听罢,王青眼中流露出强烈的不满.直觉和经验告诉我,他还会找机会继续“表现”自己.接下来,王青的表现印证了我的推测.  相似文献   

9.
“我也就这样了,谁都别招惹我” 2016年7月,我所在的监区新调入一批服刑人员.耿林是其中之一. 入监当天,耿林分到我所管理的班组.按照规定,管班警官要对每名新入监的服刑人员深入了解个人情况,首先从他们的个人档案开始.耿林,17岁时因故意伤害被劳教,23岁时因吸毒被强制戒毒,25岁时因贩卖毒品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零6个月.这次“五进宫”时,他已经40岁了,因为贩卖枪支弹药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看完耿林的档案,我心想:前40年他没干别的,只干了犯罪的事,估计改造难度不小.  相似文献   

10.
“记得去年我去监狱看你时,你答应我,要好好学习,努力改造,但我这一年并没有听到期待中的好消息……”这是广州市人民检察院公诉一处检察官杨斌写给被自己亲手公诉送入监狱的服刑人员的信。“杨斌姐,我出狱了过两天就去广州看你……”这名服刑人员刚刚出狱便迫不及待地打电话联系杨斌。(1月18日《法制日报》)  相似文献   

11.
楷模 《检察风云》2006,(3):56-57
我是一个犯人,值得你这样为我操劳奔波吗?”服刑人员张石满怀感激和疑惑之情对监区长钱晓程说。“的确,你是一个犯人,但你首先是一个人,在教育改造你的同时我们也要关心帮助你。”钱监区长铿锵有力的回答令张石感动不已,他透过架在鼻梁上的那付1700度的眼镜,看到了钱监区长帽檐上银光闪耀的国徽,心里暗暗下了决心:我不能辜负政府警官的一片苦心,无论是现在和将来;无论是在大墙内外,我一定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别让病变的双眼再让自己误入盲区。脚踏实地、以身作则已过不惑之年的钱晓程是上海市青浦监狱第六监区的党支部书记、监区长,2004年…  相似文献   

12.
在整个新民主主义时期,我党十分重视对犯人的思想教育。新中国监狱成功地改造了第一代服刑人员。我国《监狱法》不仅在服刑人员能否改造这一命题上反映了服刑人员能够改造的观点,而且明确改造服刑人员是监默的基本职能,监狱工作应以改造服刑人员为宗旨。对服刑人员进行思想教育,既是法制社会的常态性执法。也是秩序社会、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加强对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应当强化思想教育在改造服刑人员中的核心地位,同时要提高思想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武海波 《中国司法》2009,(4):107-107
一、民族地区监狱对服刑人员改造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改造手段不能充分结合民族地区的特殊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监狱押犯构成也发生了变化,我们以前很少注意到的宗教信徒身份的服刑人员数量也在上升。信教服刑人员在我国监狱押犯中尤其是在民族地区的监狱押犯中占有很大数量,如目前甘肃省临夏监狱穆斯林押犯的比例占到全监押犯的61%,西藏拉萨监狱的藏传佛教押犯占全监押犯的65%。既然在监狱中存在信教服刑人员,在改造服刑人员工作中就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宗教。另外民族地区有自己特殊的民族风俗习惯,世世代代流传下来很难改变。而相当一部分干警很少注意民族、宗教因素,改造方法“一刀切”,民族、宗教知识知之甚少,无意中违背了民族习惯或宗教戒律,  相似文献   

14.
监狱人民警察承担着对服刑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改造的艰巨任务,是由“恶”向“善”的摆渡人. 监区来了抑郁症服刑人员 按照法律规定,服刑人员入监时,民警要对服刑人员的心理、身体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和排查,这是教育、管理服刑人员的第一环节. 一天,监区收押15名服刑人员,其中一名叫王冰的服刑人员引起了我的注意.王冰,34岁,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他有长达15年的失眠症历史,至今依然要依靠药物才能勉强入睡,同时伴有抑郁症.作为监区民警,我不希望在接收服刑人员的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因此,我对他十分关注.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1月2日上午10时,北京市监狱管理局第四届服刑人员金秋艺术节文艺汇演的舞台上,伴随着舒缓的音乐,一位服刑人员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接到法院判决的那天,天上正下着雨,卧病在床的妈妈为了见我一面,让弟弟把她背到了法院。  相似文献   

16.
找对症结 2015年5月2日,二监区接收一名叫张阳的服刑人员.张阳是监狱里公认的、最难改造的服刑人员之一.他有两次前科,反改造经验丰富,行事极端,曾多次通过无理信访、缠诉、刻意制造事端等方式,试图达到其投机改造的目的.每当达不到自己的目的时,他就百般刁难监区、监狱民警,想通过调换监区、劳动岗位找到不劳动也能挣高分的改造环境.从2012年人监到转入二监区,在他的多次要求下,监狱民警已为他调换过4次劳动岗位了.  相似文献   

17.
司法一线     
据王晓雪、范迭华报道:为做好扬中籍服刑人员的帮教工作,进一步提高和巩固改造质量,扬中市和镇江监狱近日共同组织12名扬中籍服刑人员回乡参观。 在帮教会上,镇江监狱教育科长介绍了67名扬中籍服刑人员的监内表现。2名服刑人员代表向家乡领导汇报了自己的改造情况,表达了踏实改造早获新生的决心。监狱政委叶南  相似文献   

18.
服刑人员改造社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人们的社会认知偏差,会增加服刑人员服刑期间和刑释后心理压力,影响其改造和再就业,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因此,既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变人们的社会认知偏差,释放服刑人员心理压力,使其积极改造;又要认真分析服刑人员的犯罪动因和反社会行为,培养其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使其释放后能身心健康地融入社会,并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他们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媒体反馈     
一纸公证书换回浪子心:要好好改造回报社会2009年6月18日中原网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司法局对我的关心和帮助,今后我一定要好好改造,回报社会。昨日上午,新郑市公证处公证员张永刚为在郑州监狱服刑人员王某现场  相似文献   

20.
"感谢命运,让我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生活的风霜雨露,悲喜烦忧,令我散尽浮华,重拾质朴;感谢警官,孜孜教诲,沥沥心血,让我从罪恶与磨难的泥淖中重新站起来,回复明澈宁静的心灵;感谢亲人,无怨无求,宽容挚爱,让我懂得寻找和珍惜那平凡却弥久的幸福……"这是江西省豫章监狱服刑人员王刚在改造日记扉页写下的一段话语。曾经,王刚和所有轻狂的少年一样,对未来的人生充满盲目的自信。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