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先说,我叫宫伟杰,我给队里提四条建议:一是内务卫生可以搞得更好一些,做到整齐划一,这可以培养队员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二是请销假制度必须严格执行,现在有的队员外出只请假、归队不销假,有的还超假;三是队员违纪后不能只是扣罚奖金,还应让其在全体大会上作检查,这样有利于从思想上认清违纪的危害性;四是有的队员不注意个人卫生,这也是不文明的一种表现,希望队长在点名时能够讲一下。”“我讲几句……”“我也说几句……”发言一个接着一个,气氛热烈而祥和。这是2月20日下午发生在中国人民大学保安中队的一幕。中队长韩…  相似文献   

2.
武当横地出,神农连天碧。伍家沟村是继河北耿村之后的中国第二个故事村,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第一个封闭式山区民间故事村。村里有首歌谣为证:“九沟十八洼,一百单八岔;岔岔有人家,户户都是故事家。”全村面积不过4平方公里,200余户人家,12岁以下、7岁以上的娃们,多数能讲故事;中青年人能讲10个以上故事的过半数,其中,能讲100至250个故事的“故事篓子”不下50人;能讲300个故事以上的“故事大王”有5人;更有故事夫妻、故事亲家、故事家庭;他们还自发地组成了“妇女故事会”、“老人故事会”、“家庭故事会”。于是,这个遥远的…  相似文献   

3.
畸话     
凡人百姓闲聊对话;重在沟通交流;领导干部讲话上课,为予凝聚激励……就像笔直的树干孪生出旁权斜枝,有些领导的讲话派生出扭曲畸叉;大师陈寅恪在西南联大讲授隋唐史,开讲前坦然相告:“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已过去讲主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相似文献   

4.
他们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一边成长一边见证中国的改革开放。一些人在“穿名牌、听ipod、吃麦当劳”中长大;他们经历了高考的“独木桥”,也面临着高校扩招和就业带来的巨大压力,不再拥有“天之骄子”的自豪;他们熟知互联网,习惯在论坛“灌水”,用QQ和MSN聊天,用博客表达自我;他们思想解放、个性独立、崇尚“我的地盘我做主”、“不走寻常路”……他们,就是“80后”的大学生。面对他们,思想政治课该讲什么?该怎么讲?  相似文献   

5.
几年前初次相见时,你多年轻,满头乌丝,亮亮的眼睛,脸上泛着青春的红润。那一夜,一盏灯下,你兴致勃勃地讲,我兴致勃勃地听。你讲到“优抚路”、“优抚林”,我仿佛感受到一片清新的绿风;你讲到“优抚渠”、“优抚井”,我仿佛聆听到一串叮步的泉声。那时,你的精力多旺盛呀,说到午夜,谈到鸡鸣……几年后再次见到你,仿佛换成了另一个人,头已经谢顶,眼角爬满了鱼尾纹。你明显老了,象我那“面朝黄土背朝天”劳作了大半辈子的家兄!今晚,一盏灯下,你依然兴致勃勃地讲,我依然兴致勃勃地听。“优抚路”在延伸,“优抚林”在结果,…  相似文献   

6.
尚友     
申徒嘉是一个断了腿的人,他和郑国的子产一起从师伯昏无人。一天子产对申徒嘉说:“若是我先出去,你就留下;若是你先出去,我也留下。”第二天,他们又合堂同席而坐,一起问学。当子产要出去时,他又重复昨天讲过的话,还轻蔑地责问:“你见了我这样的执政大臣还不回避,难道是想与我平起平坐吗?”申徒嘉不卑不亢地回答:“在先生这里,怎么还有这种执政呢?你来到这里进德修业,竟说出这样的话来,不是有点过分吗?”子产有恃无恐地说:“你现在既成这种样子了,确还想和尧争善,思量一下你的操行,该可以自省过失了吧?”申徒嘉从容地…  相似文献   

7.
戒“俗”     
“俗”者。粗俗、庸俗、卑俗也。俗气,指的是世间一切恶浊之气。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也有一些俗气不容忽视,其主要表现为:有的信奉“沉默是金”的庸俗哲学,随波逐流,明哲保身;有的当老好人。不愿“挑刺”,随意“栽花”。在开展批评时泛泛而谈、隔靴搔痒:有的不讲原则讲关系,不讲党性讲人情,视生活作风为“小节”。  相似文献   

8.
“老师:  还记得我的那次讲课吗?是您在实践中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懦弱,体验到了什么是自尊自信……”  看着这封来信,我想起了去年的那一幕。  有一位名叫赵君的同学通过竞争,被准许上讲台讲《自尊自信》,她在课前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备课。那一天,她胸有成竹地走上了讲台,可是由于紧张竟然讲不出来,同学中还有不时提出不同意见者。  “老师,我不讲了!”赵君呜呜地哭了起来。  我内心在激烈的斗争。记得从不少教研书籍上看过,在课堂上学生答不出问题时,老师逼问是不礼貌的表现。可是如果让她现在如愿,以后她会坦然、高兴…  相似文献   

9.
俗语,作为一种口头流传的、形象的、定型的语句,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恰当地运用俗语,会使课堂教学获得较好的效果。例如,我在讲具体事物总是有限的时,引用了《红楼梦》中的俗语“千里搭起的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在讲青年学生成才须加强道德修养时,引用了“玉不琢,不成器”;在讲加强纪律性时,引用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讲资本主义的腐朽性、垂死性,引用了“兔子尾巴很长不了”、“朽木不可雕也”;在讲小农经济的特点时,引用了“万事农为本”;在讲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时,引用了“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才(人才)不兴,无科技不富”的带有经验性的俗语;在讲个别干部以权谋私的不正之风时,引用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等等。深受同学们欢迎。为什么会收到如此好的效果呢?这主要是由于俗语的特点所决定的。俗语,不仅形式  相似文献   

10.
“文革”刚开始,许多老同志与周恩来一样,觉得很不理解,很不得力。随着运动发展到出现打、砸、抢,到处夺权,一片混乱时,一些部长级的老同志意见越来越大,他们有时也会到总理值班室发牢骚,讲一些对“文革”不满的话,这些话反映到周思来那里,他很焦急,生怕这些老同志发牢骚会带来麻烦,他就很难保他们了O所以,他多次对老同志们说:’‘你们说话时一定要小心,如果你们再这样讲,发牢骚,我也没法保护你们了。”他让周家点传他的三句话给老同志:心中无它.积极革企;实事求是地检查;特别是不要承认是三反分子(反党、反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合唱队员     
外婆的口袋太神秘了,它似乎是我童年生活中的一个迷。听话的时候,外婆会从口袋里为我掏出一个奖励;摔倒了,外婆会从口袋里掏出一颗安慰的糖。在外婆口袋的吸引下,在妈妈的歌谣中,在爸爸的膝盖上,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童年。1968年的一个傍晚,身为总工程师的爸爸突然对我说:“我们要离开上海了。”我天真地拍着双手,欢天喜地地盼望着从未有过的旅行,坐火车、坐轮船,我们来到了北方的一个小镇,从此开始了一个没有糖果、没有笑容的少年时代。我渐渐长大了,我隐约地知道,爸爸被打成了什么“东西”。那是场政治运动,我就是在这样一…  相似文献   

12.
领导干部抓工作,总离不开讲话、作指示。按惯常的规矩,领导在某些庄重的场合若突然不讲话,会让人觉得不正常甚或诧异。然而,也有对此“惯例”不以为然者,前些时,重庆市委常委在讨论市委一届七次全委会的会议议程时,初步拟定为“通过《关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由市长包叙定作会议总结”。对此,包市长说:“我请求不讲话!”理由是:“去年市委作出改进作风八条规定,其中明确提出少开会,开短会,少讲话,讲短话。我们这次全委会的主题很集中,就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我不会有多少新话可讲,再讲就是浪费时间”;“我…  相似文献   

13.
速读·锋评     
《创造》2014,(3):10-10
改革防止片面解读 当前,有一种倾向需要重视,那就是:只讲“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不讲“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只讲“单独两孩”,不讲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只讲如何分好“蛋糕”,不讲如何做大“蛋糕”……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相似文献   

14.
六、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关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党派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和思想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十六个字,毛主席讲了,我不准备多讲。这里要讲的是我们党...  相似文献   

15.
成语的妙用     
成语,是长时期形成的一种比较凝炼的语言,很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增强语言的生动程度。在教学中,把成语分门别类,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不同成语,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我在讲初二《思想政治》第三课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对农民在政治上的残暴统计时,运用“倒行逆施、横行霸道在冠禽兽、金科玉律、剖棺戮尸、异端邪说、苛政猛于虎、惨无人道”等成语;讲地主对农民在经济上的残酷剥削时,运用“敲骨吸髓、巧取豪夺、横征暴敛、贪得无厌、敲诈勒索、苛捐杂税”等成语;讲解地主阶级依靠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坐享其成,过着…  相似文献   

16.
我对思想政治课的课堂练习,试行“读练结合”、“讲练结合”、“精巧结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体做法如下。(一)“读练结合”。就是读中有练,边读边练。例如讲“阶级出现”这一内容时,采用“概读、问读、标读”等练习方法,加强读书练习。在预习课文时指导学生“概读”,初步了解阶级出现的过程和阶级的定义;在分析课文时,采用“问读”的方法,按课文顺序分层次提问,弄清阶级产生的条件及原因;在巩固课文内容时,指导学生“标读”,围绕私有制与阶级的联系、生产力发展与阶级出现的关系等主要问题,一边看书一边划重点。…  相似文献   

17.
杨宏涛 《现代人事》2003,(11):44-45
你有过伴着“六月飞雪”吃西瓜的浪漫吗?如果没有过这样的生活经历,那你肯定不知道青藏线上汽车兵中,有一个李大个子总结的三句“兵谣”了。因为他是个兵,我就给他的歌谣,生造了“兵谣”这个词汇。  相似文献   

18.
《上海机关动态》2006,(10):25-25
2005年春。这是很平平常常的一天。但区纪监委党支部却收到一面很不平常的锦旗和一封饱含激情的感谢信,这封感谢信为我们讲了一个人间真情的故事。信中写道:“提笔时,我百感交集、思绪万千,要讲、要说、要谢的话实在太多,不知从何说起,千言万语并成一句:感谢纪委领导培养了这么好的干部。两年多来.在我失足迷途时。素不相识的纪检干部倪锦像亲姐妹一样.耐心细致、苦口婆心地关心教育帮助我。没有党和社会对我的挽救以及倪锦老师对我的关爱.就没有我的今天。”写信人是一位女青年,因“职务侵占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现服刑期满。纪检干部倪锦和这位迷途失足女青年又是怎样相识的呢?  相似文献   

19.
现在,正确但与实际工作没有多大关系的“废话”充斥在各种各样的文件和会议中。不少人好讲一些“正确的废话”,主要是觉得,大而化之地讲一些官话、套话,既不得罪群众,也不得罪领导和同事,安全又保险。至于这些“正确的废话”究竟能对实际工作起什么作用,往往不去关心。没完没了地“炒剩饭”关键还是“唯上”心态在作祟,但也是“废话者”本人水平的体现。这些人平时心思不在工作上,对本职工作没有进行深入钻研,开会或发文时提不出思路、找不出办法,也只好做“传话筒”、“留声机”。讲“正确的废话”,省心省力,但日子久了,对工…  相似文献   

20.
所谓“政协话”是有掌故的。那是十多年前,我初入全国政协,有幸参加一次专题调研活动,活动结束时举行了一个总结会。会上,我把所见所闻所想老老实实地毫无保留地讲了出来。邻座的一位委员悄悄对我说:“你讲得很中肯,但是太直率了,在场的某位主管官员挂不住了。”弄得人家“挂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