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8月28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作了关于检查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针对法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李建国在执法检查报告中逐一提出了整改建议:关于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对网络游戏的管理、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大力开展文明上网、文明办网活动,积极研究矫治未成年人上网成瘾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人涉网现象较为普遍.值得重视的是,一些网吧经营管理混乱,客观上为部分青少年不良交友提供了机会和场所;部分学生认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往往在上网后沉迷其中,难以自拔,因过度迷恋其中就会影响学业.社会各方应协同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就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上网的现象进行研究,有利于全面了解当前青少年动态,对未成年人上网出现的问题及时治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未管所服刑未成年犯的一般状况及网络使用状况的调查,揭示了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及自身因素;显示了未成年犯的上网特点。本次调查为认识未成年犯的心理特点提供了新的视角,为从家庭因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新的思路,为进一步认识网络在未成年人犯罪中所扮演的角色提供了新的探索,同时就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成瘾和犯罪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4.
未成年人犯罪历来是犯罪学重点研究课题,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也打上了二元性烙印。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城乡未成年人犯罪既有共同特征,也有各自的特殊性。城乡未成年人犯罪的共同性主要表现为成长过程中都受到父母的溺爱并过分满足其物质要求;都喜欢上网并有相当比例的网瘾;在犯罪前都有较高的不良行为记录和离家出走经历;犯罪行为都有比较显著的暴力倾向;犯罪所获主要满足自己的消费;出狱后再犯的可能性都达到20%左右。但他们也有不同点,主要表现为文化程度、家庭教育方式、犯罪类型等方面。农村户籍未成年人的侵财型犯罪更为突出,而城市户籍未成年人的强奸犯罪明显高于农村户籍未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5.
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18亿,其中未成年网民为1.4亿。在《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中,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通过调查公布:其中家里上网的比例为89.3%,学校上网比例为34.3%,未成年网民上网主要使用的设备是手机,比例为79%,较2012年增加了5个百分点。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未成年人已经逐渐成为运用网络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6.
(新华网海口7月25日专电)记者从海南省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以来,该市108家网吧中有近半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上网,43家网吧共被罚18万元。  相似文献   

7.
我国当前的未成年人审前羁押存在羁押率高且羁押长期化现象显著、看守所分管分押措施落实不到位,以及羁押处遇状况不佳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在审前羁押制度客观存在的情况下,我们应当通过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实行和推广相关先进工作制度、改革未成年人审查逮捕条件、强化对未成年人审前羁押必要性的审查、完善对未成年人的律师辩护制度、建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快速通道"、建立取保候审寄宿所、建立多元化羁押替代性措施,以及建立风险评估机制等,来完善与创新未成年人审前羁押权益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8.
我们普遍意识到,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影响最直接、也最关键,但并不是每一位未成年人都能够生活在美好的家庭环境中,都能够接受最好的家庭教育的。我们看到,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许多未成年人缺少理想信念和基本道德规范,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言行举止表现出自私、任性和骄横;不少未成年人心理存有偏差,感情非常脆弱,不能承受人生道路上难免的各种挫折;更多的未成年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弱,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甚至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我们不否认当今不…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有效发挥检察机关以及社会各界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方面的积极作用,2010年10月20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系等单位共同举办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专题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余位知名专家、检察官、法官、律师等理论和实务界代表围绕“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实践与经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理论与前沿”两个主题,展开了热烈、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监护权撤销制度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未成年人公益诉讼又是监护权撤销制度中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构建完善的未成年人公益诉讼制度及监护权撤销制度直接关系到家庭、社会关系的稳定与对未成年人人身权益与财产权利的保障。A市检察机关在办理全国首例民政部门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案件的过程表明,当前检察机关办理监护权撤销案件仍存在公益诉讼制度缺位、职能定位不清、流程规范缺失、监督不到位等问题。通过构建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厘清检察机关在此类案件中的职能定位、细化案件办理流程、扩展监督途径、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9,(5):F0004-F0004
为了提高公益诉讼特别是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的辩护水平,从而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和预防青少年犯罪。近日,一项“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成就与发展”为主题的培训研讨活动在武汉大学法学院正式启动。来自北京大学法学院的陈瑞华教授,武汉大学法学院的莫洪宪教授(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常务理事)、叶小琴教授和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秘书长刘桂明以及国际司法桥梁的多位专家,  相似文献   

12.
2009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公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在青少年犯罪的各类案件中,有六至七成的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是因为沉迷网络。目前我国的青少年网民有将近1.6亿人,占我国上网总人数的将近一半,甜艮告》显示,未成年人中网络成瘾者占十分之一。几乎所有的网络成瘾者都点击过黄色网页。未成年人网瘾患者中聊天、交友者的比例接近50%,网络游戏人数比例in,1超过40%。互联网为青少年展现出了“天使”和“魔鬼”两副面孔。一方面,网络为青少年开启了一扇“探索之门”,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另一方面,一些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世界难以自拔,网上充斥的暴力色情内容使得他们性格变得孤僻暴躁、不思上进甚至出现一些违法行为。网络,在继毒品之后,成为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又一催化剂。  相似文献   

13.
近日,重庆市沙坪坝区检察院的检察官深入该区詹家溪街道社区,开展“关心下一代从每个家庭做起”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活动,向30余位单亲家长以案说法,分析单亲家庭子女犯罪的原因,说明家庭教育作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第一防线的重要性,受到家长们的欢迎。据悉,去年该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达200余起,涉案未成年人达到300余人,其中有三分之一是单亲家庭子女。  相似文献   

14.
当前实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存在:组织不到位,专门教育不深入,预防矫治措施不落实,未成年人自我防范能力未见提高等问题。诱发问题的原因有,法律条文规定不明确,宣传发动不透彻,工作机制未建立等。认真贯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切实提高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功效需:明确组织领导部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深入宣传发动,完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5.
意大利于1988年颁布了第一部《未成年人刑事诉讼法》,这部法律不断重申教育与保护的理念,在充分性、最小伤害、去污名化原则的基础上制定了许多创新措施,并不断完善从侦查、检察到审判的环节,将未成年人尽可能地分流到刑罚体系之外,采用替代刑的方式对他们进行社会观护。该法始终将未成年人权利放在第一位,具有司法保护和福利的双重性,是意大利少年司法向现代转型的重要基础,在意大利少年司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呈多发趋势,其中尤以利用即时聊天工具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突出,这严重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触动社会敏感神经。当前利用即时聊天工具性侵未成年女性案件特点表现为:犯罪人以成年人为主;多人连续性侵同一被害人现象突出;宾馆、旅社系犯罪多发地点;被害人以在校中学生居多。究其原因,主要是未成年女性身心发育不成熟,系统防护措施不健全,学校、家庭的相关教育缺失,以及监护人监护不到位等。  相似文献   

17.
未成年人作为特殊的权利主体,其合法利益不仅需要程序保障,也需要实质正义的关护。南京虐童案虽然以虐童养母遭致六个月监禁的有罪判决落下帷幕,却折射出未成年人利益的优位保护在程序选择与实体惩罚上的紧张与冲突。为更好地保护未成年儿童的切身利益,处置此类案件不仅需要对被害人程序选择权与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予以权衡,也需要对虐童行为的定罪与量刑进行实体法考量。探讨未成年人利益的程序保障与实体维护,对正确理解刑法本质与人权保障的正义追求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8月27日,浙江省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研究会在慈溪召开了"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公开制度专家研讨会"。本次会议邀请了最高人民法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等高校、科研单位和实务部门的17位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民法学、犯罪心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研讨。  相似文献   

19.
国家亲权理念是世界未成年人保护制度的基本理念。当亲权不能保护未成年人利益时,就需要从国家亲权视角分析未成年人利益保护情况。据此,采取实证的方式进行探究,发现我国家事案件中存在国家亲权理念意识薄弱、未成年人法律体系存在缺漏以及未成年人保护制度不完善的问题,通过加强国家亲权理念的认识、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和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制度,以期能够最大程度保障未成年人利益,为未成年人利益保护工作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20.
未成年人犯罪构成的特殊性、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法定化、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专业化与独立化,以及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律师辩护的有效性,要求未成年人律师辩护应具备专业化水准。我国未成年人律师辩护的专业化建设日益受到重视,但整体上辩护效果不佳,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律师辩护质量更是不容乐观。未成年人律师辩护专业化的实现既需要国家为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又需要开展未成年人专业辩护律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