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执行文化,在执行的内容、方式、理念上会有很大差异。中国古代丰富的社会实践、社会政治及管理体制孕育了特色的执行文化,使中国传统执行文化表现出不平等性、缺乏民主意识、忽视个体利益、崇尚威权、关注人情等特征。这些特征折射出传统社会的发展概貌,与传统社会存在着很大程度的契合。传统执行文化的这些特质融入现代社会管理时,则成了一些不适应的介质,使现代执行文化表现出执行信仰一定程度的缺失、官僚主义时有发生、执行文化调试创新程度不够等问题。深入分析传统执行文化,挖掘其合理内核,以提升执行力为核心,创新执行文化,助力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2.
转型期社会的合法性表现出的特征不同于成熟定型社会的合法性。近代以来,东亚国家一直处于转型状态,这种转型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转型期东亚国家政治合法性有现代性和传统性相交织、层次性、结构性、多元性、阶段性、分裂性、民族性和外部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对于理解东亚国家合法性的特殊性及其政治文明的特殊性是有帮助的,对于转型期的中国进行政治文明建设也有反思价值。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管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在社会领域,不同的国家陆续出现了大量的监管机构。一方面,这些监管机构的出现受到所在国家具体国情、政治架构、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另一方面,这些监管机构在保障公共利益、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解决时间不一致性、提高专业化水平以及降低社会交易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虽然这些监管机构的类型不同,但都表现出依法成立、独立程度高、针对性强、权威性高、专业化突出以及透明度高等一般性特征。对当前处于改革时期的中国而言,需要建立与基本国情相符合的、结构合理的监管机构体系,在政府行政机构和监管机构之间合理进行权力配置,厘清规制机构和竞争机构的边界,并有效监督监管者。  相似文献   

4.
传统行政文化的消极因素影响着乡镇政府执行人员的执行态度、方法方式及服务理念等,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对此,本文提出了创新行政文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三种现代化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主要出现过三种模式:原发式、后发式、新发式。三种模式由于其历史条件不同,所以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原发式的现代化发展表现为缓慢、渐进、稳步、和谐。后发式表现出快速、突进、不协调的特征。新发式则表现出民族性和多样性的基本特征。中国选择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它的任务是加强、改善党和国家权力系统的领导,搞好物质、社会结构和精神三个文明建设。只有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我们才能实现现代化的伟业  相似文献   

6.
哲学的表达方式 ,对于哲学的创新和发展有着至为重要的意义。中、西哲学对此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国传统哲学的表达方式是明晰不足而暗示无穷 ,具有浓郁的诗化特征 ;而西方传统哲学则是注重逻辑的推演而在表达方式上拒斥诗性。现代西方哲学的出现 ,以尼采和海德格尔为代表 ,自觉探索哲学诗化的理路 ,并使其影响扩展到 2 0世纪现代、后现代哲学发展的整体过程 ,从而引起西方哲学在表达方式上的更新。参照中国传统哲学的表达方式和现代西方哲学诗化的经验 ,在中国当代哲学的表征方式上进行创新 ,是哲学发展的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也涤荡着社会文化及人们的价值观.这种时代的变革催生了青年文化的产生,传统与现代文化间的冲突与碰撞又为青年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青年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形态存在于现代社会发展中,并发挥着特有的社会功能,体现着青年特殊的利益需求和共同的价值体系、行为规范,与主流文化的关系是既有依附也有反叛;既有融合也有偏离.研究和把握青年文化及价值观的演变所表现出的全球性和时代性特征,对解决新时期青年群体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消弱和化解青年与社会变革之间所产生的矛盾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文化是文化的一般在政治领域的特殊表现,确切地说是一定范围的社会成员普遍遵循的政治价值取向,共同信守的政治行为模式和广泛流传的政治态度、作风等等。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有六大根本性特征:一是民本——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熠熠生辉的民主性特征;二是礼治——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主旋律";三是中庸——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减震器";四是大一统——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经典理念;五是德仁——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核心理念;六是人治——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顽疾"。正是这些根本性特征型塑了中国传统社会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政治社会风貌。  相似文献   

9.
儒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和文化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历经两千多年漫长历史岁月,兴盛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在国民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乃至社会心理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塑造国民特质的主导力量。近几年来,儒家学说中管理思想对于现代管理的价值,己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儒学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中国近代及现代企业文化构建,并对日本、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及全世界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从儒家中“仁”、“礼”、“义”的思想出发,探讨了这些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和文化建设的启示,这对我国企业更好地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加快企业管理和文化建设步伐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法制和文化等方面的转变,促进了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正逐步由传统型向现代型演变,公民的现代法律意识正在形成。然而,传统法律观念的影响和司法执法的不公正、守法成本较高、“执行难”等现象的存在,阻碍着公民法律意识的现代性转变。当代中国公民法律意识变化的途径也因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方面的不同而显现出一定的差异和不平衡。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与现代契约精神内涵有相同的因素 ,即对诚信道德的追求。作为两种不同的精神理念 ,二者表现出更多的是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现代契约精神包含有平等观念、自由观念、权利义务观念等 ,这些观念对中国现代伦理思想的确立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西部法律文化与区域法制创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的中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发展,中国西部这一“贫困而富饶”的地区也焕发出新的生机,社会结构和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变,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法律行为和文化观念也有了很大提高。然而,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3.
网络的发展使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从而人们获取财富的手段表现为对信息的创造、占有、处理和分配上。网络文化也是虚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促进了虚拟经济的发展,给实体经济甚至整个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在人们的交往方式上,网络使人与人之间实现了很大程度上的平等关系,打破了传统的等级尊卑、贫富贵贱的交往模式,这便进一步对传统的金字塔政治模式提出了挑战,要求平等对话、独立、自由、开放的新模式出现,进而,网络文化对传统道德的冲击也是很大的。在文化消费模式上,网络文化把工业和文化连接在一起,消解了传统的经典文化。然而,网络文化对人们生活的一系列影响不总是积极的,还有其消极甚至恶劣的一面,这要求我们从人的主体性出发,扬弃其有利和不利因素,超越网络文化的现状,使网络文化朝着网络文明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引发了行政文化的根本转型,其实质是从传统的行政文化向现代的民主行政文化转变。目前的社会转型,使中国行政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十大新的走向。  相似文献   

15.
法律全球化建立在法文化具有的被各个国家和民族所接受的共同价值的基础上,具有超越国界和传播交融的特征。法律全球化趋势的出现,既是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也是法律自身发展的需要。不同的国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有各自的文化传统,从一些国家的法律发展演进的情况来看,法律全球化的背景下,更需要重视对本国的传统法文化的吸收。每个民族都自有一套解决纠纷的机制,这种机制的性质和结构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法文化。调解制度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是理解中国传统法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弘扬中国传统法文化,就是要对其中的优秀要素加以发展,以一种经创造后转化的形式来应对变化了的时代。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法文化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在不同形式、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现代行政法律文化建设,传统行政法律文化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遗产,很多都是我们应该认真借鉴的。在现实的行政实践中,明确行政人员的职权范围,保证行政工作的效率,培养廉洁清廉品性和作风,加强道德意识的培养等方面,中国古代的若干制度和措施都给了我们以有益的启示。这些优秀的民族传统法文化对发展完善我国的参与式民主制度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是完善我国民主制度结构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反腐倡廉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传统文化中含有丰富的廉政思想,充分利用、发掘这些思想内涵可以为促进整个社会的廉政文化的形成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使这些思想与现代的民主、法治、人权等观念相结合,形成一定的制度和文化、社会氛围,将会最终对权力使用者对权力的使用更规范、透明。受到监督和制约。传统文化中最有益的思想包括修身、吏治与对民心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中国社会在转型时期,社会道德发生的巨大变化来说明现实道德表现出的日益理性化的发展趋势。剖析了现实道德日益理性化的发展趋势及重要特点即改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道德重建,重在吸收和创新;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法律的保障作用;注重社会实际,探索道德建设现代化的路子  相似文献   

19.
客家文化伴随着客家社会的生成而形成,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受现代都市文化的影响,客家地区的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具有优秀文化传统的客家精神,能否世世代代继承并发扬光大,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首先总结了客家文化的优点和缺陷,接着提出弘扬提升客家文化,必须培养学生三种创新精神,最后探讨了弘扬客家文化、培育创新精神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以经济领域改革为先导的全面社会转型。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所包含的不同内容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观念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民众正义观念是民众评价社会正义时遵循的价值标准,会影响到公共政策的设计与执行。在内容上,民众正义观念包括正义观念主体、正义主体、正义客体、正义原则及其适用等多个分析维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的转型对民众正义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其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使其呈现出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并存、弱重叠性等基本样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