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不同场合提出了丰富的生态思想。这些思想包括: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观;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生态生产力观;一切为了人民生态诉求的生态民生观;以"生态红线"为底线,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的生态安全观;实现最严"法治"的生态法治观等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思想,对于我们进行生态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和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实践》2020,(6)
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地,这一思想集中体现为"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邃历史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密法治观、"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的深刻阐释、理论总结和实践指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容逻辑是,生态也是生产力,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美丽中国"和构建全球生态命运共同体。将生态环境与文明变迁结合起来,将生态建设与民生保障结合起来,将生态问题与发展方式转变结合起来,将生态发展与国内外发展结合起来,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特征。加强宣传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立可持续发展之路,优化生态责任分配机制,构建生态发展保障体系,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向度。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新时代"两山论"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协调"两山关系"的根本目的在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根本遵循在于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根本途径在于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抓手在于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根本保障在于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两山论"是我国协调生态与经济、保护与发展、人与自然关系,将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的实践逻辑与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逻辑上已经成熟和完善。绿色化、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概念为其基本范畴,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概念为其核心范畴。这一体系包括生态兴则文明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八个基本命题,包括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推动绿色发展、推动实现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现代化等四个思想系列。这一体系以建设"富强美丽的中国"和"清洁美丽的世界"为目标,最终指向了人与自然和解、人与社会和解的共产主义理想。科学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话语体系,对于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从关系维度来看,人与自然和谐是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逻辑起点;从民生维度来看,增进民生福祉是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价值目标;从发展维度来看,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内在要义;从实践维度来看,制度保障和生态红线是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完整的逻辑体系。从生成逻辑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党的历届领导人生态观的理论积淀以及中华传统生态智慧的滋养,立足新时代国内外现实条件;从结构逻辑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六大原则、力量源泉进行了深刻回答;从价值逻辑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共产党人生态观的发展,又推进了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和人类文明范式转型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自己的执政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基础上,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改革不断深入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生态问题越来越突显,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为了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探索新的发展方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的战略高度,并从民生维度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的提出,深刻阐述了生态与民生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逻辑,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深刻变革。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经历了沼气陕北、环保正定、生态福建、绿色浙江和美丽中国等五个重要时期,它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生态价值观、绿色发展观、生态民生观、生态法治观、生态安全观和生态全球观等六个方面。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守正创新,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疆域和视野,为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发展作出了最为卓越的贡献。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同时也为推进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中国范例和中国方案,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生态问题的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的生态保护理念为理论基础,面对现实的时代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形成了以生态民生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文化观、生态法治观为其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思想。这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梦的实现等,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生态思想以问题导向为逻辑起点,以马克思生态观的基本原则为逻辑遵循,以“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为逻辑主线,在批判与建构中实现了对马克思生态观的历史性发展。恩格斯生态思想作为科学的理论,它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性;作为革命的理论,它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性;作为实践的理论,它指明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生态正义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性。恩格斯生态思想为我们在新时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探索的重要认识成果,其主要内容包括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生态生产力思想,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生态民生思想,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生态法治思想,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的生态发展思想,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秉持系统性生态文明建设方法论思想等五个方面,它为深入推进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新时代社会建设重要论述是在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时代背景下,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在借鉴、吸纳前人社会建设重要论述有益成果的基础上,逐步丰富发展起来的。习近平新时代社会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由改善民生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观、创新社会治理观、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构成,内涵丰富、逻辑严密、思想深刻。"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社会建设重要论述的方方面面,成为其价值所在和强大感染力、旺盛生命力之所在。习近平新时代社会建设重要论述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社会建设、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4.
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价值逻辑”三个维度,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福建孕育进行探讨能够深刻阐释其在当代的现实价值。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重要孕育和实践地,1985年到2002年期间,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稳步推进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林业协调发展、城市生态建设和“生态省”建设等生态建设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在这期间已初具雏形,“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创新思想开始应用于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民生观开始呼之欲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福建具体情况结合起来的生态实践和探索较好地推动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生态法治观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法哲学思想中国化的应有之义和最新成果,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需求,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和制度基础。系统完备的习近平生态法治观由以公正为导向的生态法治伦理观、以良法为目标的生态法制创设观、以双严为标准的生态法治实施观、以法治社会为中心的生态守法观和以美丽世界为愿景的全球共赢观组成。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法治建设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方面全面展开,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协同推进。成功的制度践行、科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完备自洽的法治逻辑体系使得新时代生态法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的生力军,助力"美丽中国"伟大愿景的实现,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包含五重视域:"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文明视域;"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生产力视域;"生态环境就是民生福祉"的民生视域;"整体谋划国家生态安全"的安全视域;"实行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的制度视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和具体的实施路径,把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作为执政为民的基本内容,加强民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让生态文明意识充分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完善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强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统筹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正30多年来,贵州省各级立法机关逐步细化环境资源保护地方立法的内容,先后制定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个层面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有效解决了流域、区域环境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明确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在制度体系中,法律制度又是最成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人民主体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坚持这一思想内容是贯彻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人民主体观既以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地位思想为理论逻辑,又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为历史逻辑,更将新时代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其实践逻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其内涵主要表现为目标宗旨观、历史动力观、人民利益观和群众路线观。习近平人民主体观承继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精华,开拓了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观发展新思路,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蕴含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观是在深刻认识与把握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治国理政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当下世情国情党情并针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现状而阐发的战略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对于生态文明的高度自觉,开创了生态文明思想认识与实践的新境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最新理论成果,开启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观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生态文明的全球命运共同体论、国家治理体系论、人民福祉论、制度保障论、系统建设论和"两山"协调论。  相似文献   

20.
"两山"理论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是我国绿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它科学地回答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间的关系,蕴含着发展与环保是有机统一整体的理念。在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上,"两山"理论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着共生逻辑,对于乡村振兴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实践路径上,以"两山"理论引领乡村振兴,要深入贯彻"两山"理论、创新农村发展模式、发展农村生态文化、坚持"三治融合"共进、完善体制机制建设。通过理念重塑和实践创新,不断推进以"绿水青山"带动乡村振兴的实现,从而为乡村振兴赋予绿色发展的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