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越发复杂多变,而意识形态建设作为稳基固本的关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民族地区以其特殊的地理、文化等因素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其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强弱不仅关乎地区的稳定与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团结与和谐,更决定着我国是否能够在日渐严峻的国际形势中增强战略定力、牢固构筑抵御西方价值观的思想战斗堡垒。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明确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系统梳理影响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探索构建更加健全、坚固、实用、高效的意识形态安全机制,提升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境界,是新时代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推动我国意识形态安全能力建设的首要目标和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于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问题是一个非常敏感而又相当复杂的问题,它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的特点。坚持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的原则,认清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因素,并在实践中落实对少数民族的全方位的政策,对于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缅甸南坎地区居民具有缅甸国籍,但对其国家认同感不高,对其本源民族傣族的民族认同却很高。这个原因可以解释为:该地区居民多为华人及其后代,使得他们对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十分强大,对我国的民族认同远远超越对缅甸的国家认同;由于缅甸政府管理不到位,使得当地生活水平较低,他们对我国产生强烈的归属感;等等。这个现象也对加强我国边疆民族的认同建设,在防止地区失序、强化国家认同等方面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家认同视角下民族地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地广人稀,乡镇政府是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国家感知的直接对象,其公共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其民众的国家认同感.因此,以"公共服务"促"国家认同"应成为民族地区国家认同构建的重要途径,但目前仍困难重重.本文提出,应在加大经济社会公共服务基础上,以政治法律服务促进制度化国家认同;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础上,构建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促进参与式国家认同;在加强民族文化发展与保护的基础上,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打造核心价值观念以促进信念式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5.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有助于四川藏区的民族团结和区域发展。建构四川藏区藏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一体化的心理整合机制是维护四川藏区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其具体措施包括:加快社会发展,共享改革成果;强化基层职能,创建和谐藏区;建构公民身份,树立公民意识;倡导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6.
甘肃民族地区城镇化现状及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战略,特别是"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是一些少数民族牧业县加快城镇建设步伐的一次历史机遇。农村城镇化是农村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经济要素以加速的势头向城镇聚集,人们的生活方式从农村生活向城镇生活的升级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是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的重要问题。民族地区农民政治认同可从地域、民族、文化等三个层面上开展讨论,其较低的认同度则根源于农村经济、民族文化、区域政治等多因素的影响。促进民族文化融合,保持高度政治觉悟,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等,成为提高民族地区农民政治认同度的有效路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地流转制度体系制约了供求主体能动性的有效发挥,从而导致地方政府在农地流转中经常职能错位并损害农户的合法权益。农地流转资本化有效地点击了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瓶颈,对遏制城市空心化、促进新“四化”协同发展、根治征地群体事件高发以及加快农民市民化等焦点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之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成为新时期的一个特殊的具体问题。应从转变观念、合理确定养老金标准、完善征地补偿相关制度、实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城乡区域性流转等方面努力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厘清认同感整合概念的基础上,围绕图书馆的使用状况、使用图书馆对认同感的影响等方面对西北民族地区图书馆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图书馆在认同性整合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并基于认同性整合视角对西北民族地区图书馆提出了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市民化是指包括但不仅限于农业转移人口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实现流入地城市市民的转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市民化,有助于充分实现城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助于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战略。基于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市民化进程中既面临着与普通流动人口共性的障碍问题,也存在着一定的特殊障碍,因此在实践中表现为市民化和社会融入的难度更大。其市民化障碍突出表现在城市制度和政策障碍、城市管理者理念障碍和其自身因素障碍。政府应承担起应尽的责任,扮演其市民化进程中的主导角色。在新型城镇化战略指引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市民化的推进路径不仅要依靠制度层面的改革和突破,更重要的将有赖于政府、社会和企业各主体的协同支持。  相似文献   

12.
民族主义思潮的全球兴起与中国民族主义的演变是中华民族精神培育遭遇的重大时代背景.中国民族主义思潮在其产生伊始承担着爱国主义的功能,但在之后的演变过程中呈现出感性、激进的理论缺陷,对其在民族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的价值必须辨证审视.  相似文献   

13.
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消除事实上的不平等、正确处理各种矛盾是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民族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要努力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警民关系是社会基本关系之一,又是警务活动的重要基础;警民关系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并受政治、法律制度影响,随社会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警民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和社会公平正义。本文从依法治国语境下对警民关系进行重新界定,分析目前社会形势下警民关系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构建新型警民关系的新路径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是欠发达地区未来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云南省师宗县目前的城镇化率与全国相差18个百分点,与全省相差4个百分点,与云南省曲靖市相差6个百分点。面对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规划怎么搞、城市怎么建、管理怎么办、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等诸多问题,师宗县必须树立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优化配置人口、土地、产业、资金等城市要素,力争用3至5年时间建成经济发展、环境优美、自然和谐、宜居宜业的园林之城、文明之城、卫生之城、平安之城。  相似文献   

16.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既要回答人往哪里去的问题,又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难题。对照新型城镇化收费、税收、举债三位一体融资机制的要求,我国地方政府现有融资方式存在不规范、不稳定、不可持续等问题。新型城镇化融资难题的解决,出路只能靠改革、建机制,具体措施包括治存量、规范化、拓税源、严监管、引民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7.
开展对四川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之路的SWOT分析和评价,探求四川省特殊省情下不同地域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切合了四川省发展的实际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明确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具体分析四川省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优势(S)、劣势(W)、机会(O)和挑战(T),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选择四川省典型区域开展城镇化发展评价,研究特色城镇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民族认同机制由民族认同主体、民族认同客体和民族认同内容三要素组成;它在维护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功能;要充分发挥民族认同机制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功能,就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优化民族国家认同,奠定民族认同的血缘基础;二是优化民族关系认同,建立健全民族平等机制,搭建民族认同桥梁;三是优化民族自身认同,提升各少数民族自身综合素质。强化民族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20.
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不仅是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振兴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促进民族地区繁荣稳定的根本需要,也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梳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剖析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发展的内在短板和外在制约,对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健康长远发展的可行性途径进行探索性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