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大”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抗大”办学是党在延安时期干部教育的一个成功范例。传承和发扬“抗大”精神,对于加强干部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延安整风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整风运动,是我们党加强党的建设的一次成功的实践。今天,我们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同延安整风运动联系起来思考,从中能够得出许多启示。一、时代条件不同,目的和宗旨相通我们党开展延安整风运动时,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处于关键时刻,党领导的抗日战场面临着最严重的困难。在这个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们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扫荡”,根据地面积大大缩小。国民党政府调动几十万大军包围和封锁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抗日根据地,在国统区大肆搜捕和杀害共产党人,残酷镇压抗日民主活动。包括陕甘宁边区在内的各抗日根据地都发生了极端…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一重要论述,为创造性地抓好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根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着眼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部队官兵思想的新特点,不断充实新内容,创造新方法,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在教育观念上创新。观念的转变是根本的转变。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党和国家建设的大局出发,从部队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不断解放思想,树立与时代合拍,与部队建设实际相适应的新观念:一是确立“大教育”的观念。人员上,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学习型部队”…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锻造抗战人才的最高军政学府,抗大从政治教育、军事教学和作风培养等方面入手,为我们党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抗大干部在民族解放斗争的各个战场上,都留下了英雄的足迹。抗大,成为一种精神,被载入中国革命的史册。抗大传统,成为激励后人继续革命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5.
许虔文 《今日浙江》2003,(12):42-43
1945年2月,被誉为“江南抗大”的苏浙公学,在苏浙抗日根据地长兴县槐坎乡台基村正式开学。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在江南创办的第一所“抗大”式学校。由苏浙军区司令员粟裕兼任校长,谢云晖为政委,江渭清、骆耕谟为副校长。苏浙公学虽然  相似文献   

6.
从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长征安家陕北,到1948年3月东渡黄河的13年峥嵘岁月,是党由弱到强、励精图治、扭转乾坤、创造辉煌的“黄金时期”。在延安的13年,我们党把握和顺应时代潮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实践,使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成为享誉中外的民主政治模范区,成为“民主的抗日根据地”。研究总结这段历史,对于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1927年10月4日清晨,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团部和部分部队从遂川荆竹山向井冈山进发。出发前毛泽东决定对部队进行一次新的纪律教育和纪律规范。他说:今天我们就要上井冈山,要在那里建立革命根据地,大家一定要和王佐司令的部队和山上的人民群众搞好关系,特别要做好群众工作,没有群众的支持,根据地是建立不起来的。(转引自陈士榘:《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由来》,载《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随后,他有针对性地宣布了“三大规矩”(即后来的三大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打土豪要归公;第二,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在三大纪律的约束下,工农革命军赢得了井冈山人民群众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平顺为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惟一没有被日军占领的县”,是“八路军始终巩固的根据地”和“始终稳固的后方”。八路军总部的后勤指挥部、八路军银行、野战军医院、野战军法院、八路军兵工基地、军库、一二九师医院、太行军区被服厂、抗大一分院、中共晋豫区党委、太南区党委、中共晋冀豫四地委、太行区地委等众多党、政、军后勤机关长期驻扎平顺。1945年上党战役的后勤指挥部设在平顺。黄崖洞保卫战后,  相似文献   

9.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在延安时期形成的思想路线、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的总概括,是一种时代精神。这种革命精神,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具有重要的价值,是构成时代主旋律的重要内容,必须大力弘扬。本文着重从党校教育的角度,探讨弘扬延安精神的必要性及其途径。 一、中央党校、抗大等干部学校是培育延安精神的重要基地和熔炉   第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中央党校、抗大等干部学校确定的教育方针和原则,是构成延安精神内涵的重要内容。 1938年,毛泽东同志为抗大确定了教育方针,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机动灵活…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们深入部队,就如何搞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部队优良传统教育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感到一些基层单位在传统教育上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认识“偏”、内容“浅”、方法“单”、效果“差”的问题。我们认为,当前搞好部队的优良传统教育,应着重研究和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进一步统一对新形势下发扬优良传统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强化各级抓好传统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思想,是我们党和军队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和体现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我国新时期军事工作的要求。在部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加强部队质量建设作为实现我军现代化的基本指导方针。近年来,我部党委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工作全局,下大力气抓好部队基层工作,带动了部队的质量建设。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基层官兵的头脑在基层,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官兵的头脑。2000年,我们及时在部队基层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2.
"党外人士"这一称谓,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来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抗日、团结、进步的方针,加强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1940年3月6日,毛泽东同志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对党内指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中,明确提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并首次使用"党外人士"的称谓,指出要"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使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层政治工作研究》2010,(10):F0002-F0002,F0003
71345部队是一支流动着红军血脉、有着光荣传统的铁流劲旅,从艰苦卓绝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武装斗争,到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从浴血奋战的抗日战场,到气吞山河的解放战争;从抗美援朝,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77年岁月磨砺、风雨洗礼,“铁心向党、争上头阵、敢打硬仗、勇争第一”的“铁流精神”却愈战愈坚、熠熠生辉。1993年,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的迟浩田上将为该部队亲笔题词“铁流雄狮”。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密切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国际形势的新变化,而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新时期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理论创新”贯穿了“三个代表”思想的全部内容。同样,创新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突破和发展、保持生气和活力的灵魂。公安消防部队作为一支直接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现役部队,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深刻理解和把握“三个代表”对部队思想政治建设提出的…  相似文献   

15.
加强“三资”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洪远平一“三资”企业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在“三资”企业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是我党党建工作面临的新课题。仙桃市干河办事处党委从1988年办起第一家“三资”企业开始就明确提出了“两手抓”,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  相似文献   

16.
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子部队伍,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结合学习党的十五大报告和江总书记关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讲话,本文就这一  相似文献   

17.
杨俊 《党建研究》2005,(5):20-21
当前,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正在全党有步骤地展开。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题中应有之义。一党的纪律是党的生命。我们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表明,如果没有严明的纪律,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我们党十分注意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毛泽东在创立革命根据地时期,就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他在《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反对自由主义》等著作中都多次论述纪律的重要作用。在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强调:“为了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必…  相似文献   

18.
65435部队围绕用党的创新理论建连育人.着眼增强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坚持“官兵教育官兵讲.科学理论大家谈”的“官兵大讲堂”教育路子,创新教育模式.盘活教育资源.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要历史课题。贯彻这一重要思想,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负有重大责任和崇高使命。我们部队领导干部一定要高度自觉、身体力行,结合部队建设实际,带头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   一、坚定不移地服从大局、支持改革,做党的基本路线的忠实执行者   第一,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坚持一切服从国家建设大局。“发展是硬道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党的蓬勃生机来源于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把…  相似文献   

20.
2022年的钟声敲响,我们迎来了“十四五”时期的第二年。过去一年,我们战洪水、抗大震、救风雹,在防范风险、应急处突的实践中积累了更多的规律认识,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不断推进,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