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他走了,走得似乎有些 突然,也有些过早了 点。这只是我们的一种心愿,不希望他离开我们。其实,他走得是那样从容,那样平静,安然入眠似地闭上了双眼,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当我听到说,陈沂同志走了,我还是不禁一怔,还是难以接受这个事实,因为我们不愿他真的就这样走了。记得在为陈沂同志九十岁生日祝寿时,他招手叫我坐到他的身旁,很高兴地同我合了一张影,尔后抓着我的手说,没想到我陈沂能活到这么大年纪。我能理解他讲这句话的意思。以前,他多次讲过,要抓紧时间,为党为人民多做工作。他还讲过,我们耽误的时间太多了,要…  相似文献   

2.
十四大报告指出:当前,一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二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注意量力而行;三要真抓实干,大胆而又细致地工作。十四大报告对这三句话讲了一大段,这里我只是把题目摘出来。下面我想讲讲如何认真地落实十四大报告的要求,也就是如何真抓实干。第一,要继续解放思想,解除思想禁锢。解除思想禁锢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要任务。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要有“三个大胆”。第一,要大胆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以“三个有利于”来进行检验。在这方面不要低估“左”的思想的影响。在战争时期,说你“左”了,“左”了是  相似文献   

3.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叶芝余季康子向孔子讨教为政之道。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译成白话,就是:“政,就是正。你带头走正道,谁敢不走正道!”如果抛开孔子所谓“正”的具体内容,那么,这句话至今仍然具有真理性。为政,就是“为正”。只有为政者自...  相似文献   

4.
卜束 《瞭望》1991,(37)
清代袁枚说:“学如弓弩,才如箭簇,识以领之,方能中鹄。”他谈的是学、才、识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一种治学的纲领。但对我这个乐于旁搜杂学的人来说,虽知而难行,因为我心目中原本没有“鹄”。 近来却忽然有了一个“鹄”,这就是“观念更新”之说。 语言是观念的载体。语言也罢,观念也罢,总得随  相似文献   

5.
应酬     
吴志实  韩一民 《民主》2006,(12):45-45
工作需要,我有不少吃饭的机会,所谓吃饭机会多,乃是要不时出面应酬。可我不爱应酬。应酬不仅仅是吃饭,光带嘴去好办,低头吃饭,别的不管,酒足饭饱,抬腿便走,这不会让人有多难受。吃饭让人难受,问题出在嘴不能闲着。你只有一张嘴,它在饭桌上不光只顾大嚼特嚼,它还要大侃特侃。这样一来嘴就很累。说嘴累,其实是心累。你不会喝酒,也不想吃什么东西,可你要张罗,你要照应,你要调动大家的情绪,你要照顾众人的兴致;你要察言观色,你要投其所好,你要说冠冕堂皇的话,你还要讲桌子底下的笑话……最后,你还要说出想达到自己目的的话,总之,你说得口干舌燥…  相似文献   

6.
陈鲁民 《民主》2006,(9):43-43
群众是什么,怎样对待群众?这是个老得不能再老的问题,但又是个常讲常新与时俱进的问题。《尚书》说:“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唐太宗说:“百姓是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的水。”尼采说:“群众是无数个零。”毛泽东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相比之下,我以为李瑞环同志在其新著里说的更全面也更深刻:“群众最可敬,他们有无穷无尽的力量,社会的财富靠他们来创造;群众最可爱,只要你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服务,他们就真心实意地支持你;群众最可怜,他们确实有许多实际困难,而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群众最可畏,不管什么人,惹…  相似文献   

7.
目前非典的防治工作正在积极有序地进行,并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发病率在减少,治愈率在上升,病死率在降低,形势喜人。但是非典的发生,也向人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深刻的教训,防患于未然,今后再遇到类似突发事件,要做到水来土掩,兵来将挡,争取更有主动权。非典的发生,使我联想起国人的卫生习惯与文明行为等方面的问题。在我国,随地吐痰的行为屡见不鲜,由于司空见惯,因此见了也不以为怪。台湾著名作家柏杨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叫爱国,你少在地上吐口痰就行了。”(载于《海外文摘》2001年增刊号)一定有人会觉得这句话说得有些危言耸听,吐痰与爱国风马牛不相及,如何能挂起钩来?下面我讲一个中国旅游者到巴黎卢浮宫观光的亲身遭  相似文献   

8.
“你听说没有,一家企业的总经理招待一个外商,吃得好,喝得好,玩得好,可合作意向没有达成。”“人家那样招待,老外好意思走,没道理。”“外商觉得太浪费,将来怕搞不成事。”“招待得太简单了,他不会说没把他当人?我看还是没诚意。”  相似文献   

9.
甲:记得鲁迅先生在《故乡》中说过这样的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以前也没有人走过。这几十年,我们白己一边摸索,一边走着  相似文献   

10.
看过电视剧《杨乃武与小白菜》,笔者觉得最不是滋味的就是冤案昭雪后,“老佛爷”怪罪小白菜的那句独白:“你坏了我一百多文官。”“老佛爷”的意思,杨案中那胡审乱批被罢职的京浙百官都是小白菜拖下水的。其实,稍知剧情者都知道,小白菜何其冤也?! 作为历史人物,谁也不知道“老佛爷”是否说过这句话。不过  相似文献   

11.
沈殿成 《侨园》2003,(2):4-5
1956年出生的陈奇,原是辽宁省小有名气的画家,在风景画上有相当深的造诣,在美术界也算是一个活跃分子。在朋友圈中,他以聪颖随和、勤奋过人著称。朋友说:“只要你喜欢什么,他就能画什么。”这不是贬意。他琢磨各种画法,为我所用。他造型能力强,画风泼辣,作品色彩含蓄、细腻,富有创意。他说:“什么都画不行,跟着行市走更不行,我要做有个性的画家,我要画艺术品。”  相似文献   

12.
有关“闯”“冒”的哲学思考潘峰邓小平同志两年前南巡重要讲话中曾讲到,改革开放要有一点“闯的精神”和“冒的精神”,没有这一点精神就走不出一条好路、新路,干不出新的事业。这里的“闯”“冒”是一种通俗用语,在其朴素字面之下蕴寓着深刻哲学内涵,这即是辩证唯物...  相似文献   

13.
苏维民 《各界》2010,(8):26-28
杨尚昆的回忆 杨尚昆说,所谓“秘密录音”,这个问题本来很简单,事情过去了,可以不提了。但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把它搞得神秘化了,说是“秘密窃听”,如此骇人听闻,其实只需几句话就可以讲清楚。他说:  相似文献   

14.
人生无草稿     
某书法家对一用废纸练字的人说 :“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写 ,可能会写得更好。” ,问原因 ,书法家笑而不答 ,只写了一个“逼”字。那人顿悟 ,这是让他惜纸来逼迫自己写好字。由此想来 ,人的一生不也是这样 ,没有太多的草稿可以反复“练习”。其实 ,现实社会中好多事情是没有草稿可以打的 ,好多希望都是“逼”出来的 ,好多成功也是通过失败才“逼”出来的。人们常说穷则思变 ,也就是“逼”的延伸。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一则谚语 :“如果你想翻墙 ,请把身上最贵重的东西先扔过去。”因为最贵重的东西在那边 ,你已经别无选择 ,要想方设法地翻墙去拿…  相似文献   

15.
人生的站     
星云 《党政论坛》2014,(12):39-39
“站”是人生路上的一个小点,对人生而言,非常必要,假如世间少了这许多的站,我们停靠在哪里呢?兹就人生路上的站,约略一说:1.加油站: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漫长的道路需要加油站。不管你乘坐的是什么车辆,加了油才能跑更远的路。例如宗教的道场,就是一种加油站,因为人生的路走得疲倦了,需要鼓励,需要增强力量,人生才能更有希望,更有动力往前迈进。  相似文献   

16.
青岩 《党政论坛》2014,(10):38-39
如果有韩国人对你说“你很像韩国人”,你会作何反应?可以确定的是,这是一句表示夸奖的话,这句话里包含着强烈的韩国人的主体意识和国家自豪。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民近期可请到保姆上门进行“跪式服务”,即保姆初次上门时,要向雇主双膝跪下“以示诚心”;此后,在需要体现“主从关系”时也要跪下服务。 笔者闻听这条消息后不禁产生了一些疑问。其一,表诚心非得下跪不可?保姆初次面见雇主时做出恰当的承诺,口头也罢、书面也罢,承诺的  相似文献   

18.
刘俊 《党政论坛》2010,(10):33-33
有一次,大发明家爱迪生和著名盲人作家海伦·凯勒相见,爱迪生说:“耳聋其实并不坏,它在你身边建立了一道屏障,谁都无法打扰你。”海伦不以为然地说:“如果我像你是个发明家,我一定要发明一种让所有失聪者都能恢复听觉的玩意儿。”爱迪生却幽默地说:“我认为这样的发明是瞎耽误工夫,因为他人所说的话听不听都一样。”  相似文献   

19.
世上没有绝对笔直的路。所以人之一生,必然要走许多弯路。曲曲弯弯,正是社会发展和自然景观的常态。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许多旧有的“辙儿”不灵了,各行各业都在“转轨变型”,各阶层人士的人生之路,也常常需要拐点弯儿,这都是很正常的。 最近朋友相聚,品评周围人士时,往往要说到一句话:“他呀,太不会拐弯了,如今吃不开罗!”这也牵扯一个“拐弯儿”的问题。后来听人们说得多了,难免引发了笔者的思索。据我观察,许多不会“拐弯儿”的人中,细分起来,还  相似文献   

20.
陈鲁民 《民主》2007,(1):47-47
二十多年前,人们见面互相问候最多一句话就是:“你吃了吗?”而在我的老家,由于经常吃不上干饭,吃饭多是喝汤,所以常问的是:“喝汤了吗?”现在,早已温饱有余的人们觉得再问这句话就很俗了,也过时了,他们更关心的是“你幸福吗?”的问题。当然,吃饭和幸福也是有紧密联系的,吃不上饭肯定是不幸福的,整天饿得头晕眼花,哪有幸福可言;但天天吃山珍海味,吃得脑满肠肥,也未必就是幸福。南太平洋岛国瑙鲁富得流油,公民的一切福利政府全包,每人一年还享受35万美元的政府津贴。他们无须工作,却过着极其奢华的生活。人们都说瑙鲁是人间天堂,然而,这却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