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人生价值”教学的目的与要求人生价值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通过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什么是人生的价值,为什么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贡献,以及怎样才能实现自己对社会的贡献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等问题,提高他们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从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目的,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是正确理解人生价值的前提。人生的价值并不存在于人的自身之中,而是存在于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中。个人是社会的一分子,任何人都不能离开他人、集体、社会而生存;一个人只有努力满足他人、集体、社会的需要,才能显示出个人的价值。“自我价值”的观点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2.
王丽梅  戴宏图 《求索》2011,(5):98-100
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西方传统文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精神信仰(灵魂与肉体)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三大问题始终都是人类社会所要面对的永恒话题,并且根据对他们的不同认识与理解而由此产生了不同的文明模式。要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可以先从这几个关系去解读,进而了解他们在文化之间存在的一些本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价值是一种关系概念,它所表示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需要与满足需要之间的关系。人生价值也是这样,它包含着人生过程及其目标满足主体自身需要的关系。由于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人生活动过程在各种社会关系的互动中进行,所以人和价  相似文献   

4.
群众声音     
《群众》2011,(12):1-1
教育的公平,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由的公平,二是权利的公平。换言之,这些都是一科,实质公平,而不是形式公平。即便不是教育工作者,郜当明白一个常识:不同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有很大差异的,这不仅仅是智商的差异,还包括情商等诸多层_【面,而真正的公平,是赋予这些天赋有异的孩子更“个体化”的教育,让那些即便成绩不好、却又多有特长的孩了能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以制度的公平弥合每个人向上流动的短板,这才是最大的公平。  相似文献   

5.
梁佩 《传承》2009,(6):46-47
发展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趋势,但发展过程并不一定是合理的,发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实现社会发展的合理性时,不仅要协调好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更要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当前,"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对发展实践进行反思、寻求发展合理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发展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趋势,但发展过程并不一定是合理的,发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实现社会发展的合理性时.不仅要协调好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更要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当前,"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对发展实践进行反思、寻求发展合理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赵大鹏  孔兆政 《求索》2007,(12):49-51
古代中国是以礼为治的社会,调节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核心规范体系是礼,而不是法。中国古代是在刑罚的意义上理解“法”,传统的法只是儒家伦理精神制约下的辅助之物,缺少自己的独立品格。我国现代社会治理需要确立法的形式正当性理念。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形上升发展趋势。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中,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也必然会呈现出较多差别。马克思指出,摆脱人对物的依赖关系必须要靠生产资料的重新分配来实现。马克思的终极目的是要实现人的解放,而不是人的束缚,因此任何制度的设计都应当考虑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9.
杨德祥 《人民论坛》2014,(11):185-187
人类社会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形上升发展趋势.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中,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也必然会呈现出较多差别.马克思指出,摆脱人对物的依赖关系必须要靠生产资料的重新分配来实现.马克思的终极目的是要实现人的解放,而不是人的束缚,因此任何制度的设计都应当考虑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0.
道家哲学人生智慧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淑春 《前沿》2010,(6):36-38
道家哲学思想在关注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视阈广阔而深远,形成独特的人生智慧观,"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区分、避难、启明""少私寡欲""外化而内不化"等活性人生智慧因素,对我们正确认识人生价值,探寻为人处世之道,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人文精神,是指一种对于人的关注的思想,一种追求人生真谤的理性态度。即所谓关注人生价值的实现,关怀人的自由与平等,以及关怀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存在一以费之的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核心,融天地万物与人为一体,  相似文献   

12.
<正>"窗户打开了,新鲜空气会进来,蚊子苍蝇也会跟着进来。"小平同志的话记忆忧新。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精神文明建设却不容乐观。在价值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荣辱概念模糊、是非混淆、善恶不分、美丑颠倒大有人在。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一些人特别是年轻人人生价值定位于"我",认为个人的需要、个人的利益实现了,人生价值就实现了。  相似文献   

13.
试论毛泽东的人生价值观刘长林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作用、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以及怎样实现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根本看法。人生价值观是毛泽东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论述了人的价值、人格价值和人生价值的内涵,提出了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指出了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中华文明与其他几大文明的差异最为明显。文明之间最深刻的差异是思维方式的差异,而语言文字是其载体。西方文明的思维方式是概念思维,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象思维"。两者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互补关系。理论上,中西方文明可以互鉴;现实上,也有其必要。  相似文献   

15.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也是万万不能的!”人的良知、道德、是非在金钱所形成的强大社会磁场中摩擦、碰撞,有的净化了灵魂,实现了人生价值的自我完善,有的却自甘堕落,为金钱所吞没……  相似文献   

16.
四、研究生人生价值的取向 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自身的社会地位、人生目的、意义,以及个人与集体、人与人之间关系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念。它主要回答:人究竟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由于人生价值观在个体价值观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并在其婚恋、人际、职业、学习等方面表现出来,因而社会学、  相似文献   

17.
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价值内涵价值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关系范畴,价值只有在人与客观世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表现出来。只要这个人、这项工作对他人、对社会产生积极作用,就表现出有价值。所以,价值的本质是能够满足他人与社会的需要。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是对人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满足,对人和社会在导向、动力、保证等问题上的满足。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育价值和拓展价值。人的价值的实现是一个过程,但决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它是在人们主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实现的,在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协调发展中实现的,这其中就…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社会角色扮演与人生价值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鑫  姜浩  徐雁红 《前沿》2009,(9):175-177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是建设祖国大业的中坚力量。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社会角色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社会意义。大学生在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是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安身立命的基础,也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平台。大学生社会角色扮演也就是社会化过程与人生价值实现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黄睿 《岭南学刊》2011,(1):113-116,126
纵观马克思各个时期的社会主义理论,他毕生所追求的目标是,以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为基础,顺应其社会化发展的要求,由社会公开直接地占有全部生产资料,从事实上承认生产力的社会属性,从而消除人们相互间的分立化状况,消除整个社会的异化现象,使个人真正联合起来,实现人对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状况及社会关系的驾驭和控制,实现对物的关系、对偶然性的自觉驾驭和支配,并在人与物的关系上,真正实现人的主体性地位.即实现人的个性自由。这个结论,既不是主观臆想的结果,也不是纯粹理论的逻辑推演,而是根植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体与客体之间以及社会主体之间内在矛盾的深刻分析所得出的科学结论。由此观之.在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中,个性自由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源于动物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竞争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在人类社会的一定阶段,动物界的竞争关系被"提升"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人与人之间恶性竞争的最高阶段,共产主义社会是扬弃竞争的社会。当下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阶段,竞争不可避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要正确把握竞争的双重属性,努力把竞争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