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隆金华 《湖湘论坛》2002,15(6):69-70
邓小平民族团结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团结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当今世界被民族纠纷、纷争搅得动荡不安,我国改革开放处于关键时期的情势下,研究和探讨邓小平民族团结思想,对于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保证改革开放健康、深入、顺利地进行,全面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邓小平民族团结思想作一粗略的论述和探讨。一、民族团结是稳定的重要方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要问题是保持社会政治稳定。邓小平明确指出:“中国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刘涛 《人民论坛》2014,(9):183-185
外交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内容,邓小平的外交思想是完整、科学、系统性的。南海问题是邓小平外交思想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在邓小平时代,中国运用邓小平外交思想较好地维护了南海问题的大局面,为中国南方地区的建设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外部环境。当前,南海问题日益冲突化,成为中国周边安全战略的一个矛盾热点,我们需要坚持邓小平外交思想,正确处理南海问题,为“中国梦”宏伟目标的稳定实现提供国际条件。  相似文献   

3.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在新形势下提出的伟大构想。弄清邓小平对“一国两制”思想最早探索源于何时,“一国两制”与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是何关系等问题,这对于全面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仅就此略述己见。一、“一国两制”思想的历史发展在社会生活中,任何一种科学的思想理论,都植根于历史的土壤。学习研究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思想,不能不了解“一国两制”思想的历史发展。1950年,全国大部分国土都获得了解放,只剩下西藏、台湾等少数地区尚未获得解放。解决西  相似文献   

4.
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稳定的思想顾昭明,李旭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稳定的思想,是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研究这一思想,对于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是十分必要和非常有益的。一、社会稳定是...  相似文献   

5.
高建生 《前进》2004,(1):30-34
现社会稳定,是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始终关注并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关系,在领导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坚持、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稳定思想,为努力实现当代中国改革发展中的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一、深刻认识实现社会稳定在新的实践发展中的客观必然性“稳定压倒一切”。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坚持、继承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的基础上,科学把握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对实现社会稳定提出的新要求,深刻认识并…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严打”思想从战略高度论述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怎样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辩证地解决了开展“严打”斗争与坚持法律原则的问题,促进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邓小平“严打”思想是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统一战线思想是中国政治稳定的思想基础刘铁成,刘熙芳维护中国政治稳定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邓小平同志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思想。所谓中国政治稳定是指中国社会政治系统运行的一种有序状态。它包括政局和基本政治制度的稳定、政策的...  相似文献   

8.
论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特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发展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电脑统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发展”共出现558次。邓小平的发展思想内涵丰富,见解独到,它的特质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一、发展的方向性———坚持社会主义强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是邓小平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质。邓小平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就是说中国的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并且他告诫倘若中国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严重后果,“中国要解决十亿人的贫困问题,十亿人的发展问题。如果搞资本主义,可能有少…  相似文献   

9.
国家安全利益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系统论述了“国家的主权和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的思想,确定了维护世界和平和周边稳定、维护主权完整和国家统一、保持社会安全和政局稳定的国家安全利益的战略目标及其实现途径。认真学习贯彻这些思想,对于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关于稳定治国的思想和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认识这一理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地位和作用,对自觉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社会政治局面,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稳定治国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拨乱反正、实现工作重心转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稳定治国的思想和理论,这对我们十多年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上一种全新的发展理论和发展战略。邓小平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但已提出了“持续发展”的概念,他的理论中已包含了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探讨和研究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对于我们充分认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自觉地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底子薄、人口多是邓小平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正确认识国情,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思想战略的重要前提。邓小平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指出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不仅弘扬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伟大理论,而且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而系统地阐明了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独具慧眼地构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法论体系。这对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照辩证法办事”是过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准则“照辩证法办事”是邓小平解决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一系列问题的科学方法。毛泽东曾说:“要照辩证法办事。这是邓小平…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社会治安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安机关开展各项社会治安工作具有全局性、方向性和指导性意义。该文认为,邓小平社会治安思想包括以下三个基本观点:一、社会治安工作的立足点是“稳定压倒一切”;二、维护社会治安隐定的基本手段是“严打”;三、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社会心理的畸型现象及其成因钟镇藩在深入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时候,探讨当前我国社会心理的畸型现象及其成因,研究矫正的办法,对于贯彻落实邓小平关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搞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的社会发展思想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同志关于“中国应如何发展?”问题的积极思考。目前,我国发展理论的研究正处于对国外形色各异的发展理论介绍和评述的起步阶段。邓小平同志在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了既有别于欧美发达国家,也有别于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独特的社会发展思想。正是在这一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从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出现了三次飞跃,三次飞跃各具特点:邓小平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制度建设为保证,以从严治党为抓手;江泽民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了党建理论的新纪元,解决了党在新时期的执政基础这一新问题,提出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新命题;胡锦涛是把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提升为党的指导思想,为了实现“第一要务”强调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通过建立和落实具体的可操作的严格制度来加强党的建设。三次飞跃的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教育理论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发展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指针。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形成源于邓小平对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思想基础;“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思想精髓;培养“四有”新人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落脚点。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思想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思想基础。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教育优先发展975年,邓小平就指出:“我们,把整个现…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和我们党创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是非典型化的方法。它是对毛泽东和我们党创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思想方法的继承和在新条件下的出色运用,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和我们党提出,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里,体现着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无论对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都应当注意区分“基本类型”与“非基本类型”,即“典型的”与“非典型的”两大类。作为“基本类型”或“典型的”社会形态,有原始社会…  相似文献   

19.
外交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内容,邓小平的外交思想是完整、科学、系统性的。南海问题是邓小平外交思想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在邓小平时代,中国运用邓小平外交思想较好地维护了南海问题的大局面,为中国南方地区的建设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外部环境。当前,南海问题日益冲突化,成为中国周边安全战略的一个矛盾热点,我们需要坚持邓小平外交思想,正确处理南海问题,为"中国梦"宏伟目标的稳定实现提供国际条件。  相似文献   

20.
在《邓小平文选》尤其是第三卷中,充满了保持政策相对稳定的思想。研究和阐释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有助于我们探析邓小平同志是怎样在方法论层次上准确把握“相对静止”范畴,凝聚党心民意,深化改革的。   一、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坚定性与政策的相对稳定   政策与战略目标的关系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政策的生命力是由战略目标所赋予的。科学的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本质上是社会对自身发展客观要求的反思,是被意识到了的历史任务,是对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主观表达。客观任务在未完成之前,它是相对稳定地存在着的。这样,作为社会发展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