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韩国的盲人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的汉城有一幢蓝色的六层楼高的多边形的建筑物,在碧蓝色的天空映衬之下,宛如一枚发着蓝色光芒的宝石,这,就是韩国盲文图书馆。作为为视障者服务的图书馆,韩国盲文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与普通的图书馆有所不同。他们针对视障读者的阅读需要,设立了盲文翻译部、盲文印刷部、视  相似文献   

2.
唐汉 《中国残疾人》2012,(10):16-16
2012年9月20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导,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共同主办,中国盲文出版社、中国视障文化资讯服务中心、工信部机关服务局信息无障碍推进中心承办的第八届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在中国盲文图书馆举行。  相似文献   

3.
日前,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街道组织40余名盲人朋友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来到北京新落成的中国盲文图书馆参观。  相似文献   

4.
《中国残疾人》2011,(3):5-5
崭新的牌匾上既有汉字也有盲文,日前,北京首家民间盲人图书馆“心目图书馆”挂牌成立。盲人可在此收听各类图书,也可将发声书借回家。“心目图书馆”急需志愿者为盲人录制更多有声图书。  相似文献   

5.
广大盲人朋友期盼已久的中国盲文图书馆新馆(中国视障文化资讯服务中心)6月28日建成开馆。新建成的中国盲文图书馆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内设文献典藏区、盲人阅览区、展览展示区、教育培训区,科技研发及文化研究区、全国盲人邮寄借阅服务区和办公区。  相似文献   

6.
蔡名照(中宣部副部长):中国盲文图书馆新馆是在长春同志、克强同志和云山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国残联和中国盲文出版社的积极努力下建成的,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包括盲人在内的残疾群体的关怀和l爱护,:  相似文献   

7.
7月6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残联名誉主席邓朴方视察了刚刚迁入新址的中国盲文图书馆(中国视障文化资讯服务中心),亲切看望盲人读者,对盲人文化事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王新宪,  相似文献   

8.
《中国残疾人》2009,(10):22-23
我们需要一个契机 “只有社会效益而缺乏经济效益的产品,没有厂家愿意做。”盲文学习机的发明人之一刘海霞这样对记者说。刘海霞是一位盲人姑娘,曾经,她所在的河北省景县的6000多盲人中,只有她一个人懂盲文。刘海霞与另一位发明人共同研制的盲文学习机,让盲人不出家门就可以自学掌握。这样一个花费数年时间,耗费近百万,淘汰了无数台原型样机的盲文学习机,  相似文献   

9.
《中国残疾人》2011,(8):13-13
6月28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前夕,中国盲文图书馆——中国视障文化资讯服务中心落成开馆。中宣部副部长蔡名照,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文化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高树勋,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党组书记、理事长王新宪,党组副书记、常务副理事长王乃坤,副主席、  相似文献   

10.
《中国残疾人》2011,(12):13-13
11月8日至10日,"生命·多彩"大型口足书画展演活动在新落成的中国盲文图书馆举办。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出席画展开幕仪式。  相似文献   

11.
为推动残疾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努力提升盲人的整体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促进盲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中国盲人协会和中国盲文图书馆联合成立了中国盲人阅读推广委员会,于4月20日在山东省泰安市成功召开了全国盲人阅读推广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泰安盲人读书沙龙活动现场会。  相似文献   

12.
祝贺《今日中国》英文盲文版创刊今年7月,《今日中国》又出英文盲文版了。全世界有2400万盲人(其中中国870多万),他们渴望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现在,由我社和中国盲文书社联合出版《今日中国》英文盲文版,为说英语的盲人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下面,我...  相似文献   

13.
《中国残疾人》2014,(7):7-7
一边是全国逾千万盲人渴望读书学习,另一边是时至今年才有第一名盲人用盲文试卷参加高考、过去半个世纪中国正式出版的盲文读物只有约4000种的现实。其中落差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汉语盲文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的落后,是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冯实 《中国残疾人》2009,(10):42-45
有一首歌叫《宁夏》,歌中唱道:在我心里面,宁静的夏天,让我摸到你那温暖的脸……恰巧就在2009年宁静的夏天,宁夏回族自治区残联和盲人协会组织了一次500台中国现行盲文学习机的受赠活动,捐赠方是中国现行盲文学习机发明机构——河北光明盲人文化研究会、河北阜成复明电子有限公司。从此,宁夏6.9万盲人足不出户,在家也能上盲校、学盲文,这个宁静的夏天,笑容绽放在盲人朋友温暖的脸上。  相似文献   

15.
“多读书、读好书才能推动社会走向文明进步,读书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在黑暗中有书做伴,就不会觉得心灵孤独,路途遥远;在坎坷崎岖的路上有书做伴,即使跌倒,也会重新振奋精神继续前行。希望盲人兄弟姐妹热爱生活,热爱读书,让知识的光芒照亮心灵的世界。”张海迪主席话音刚落,容纳了200多位盲人文学爱好者的中国盲文图书馆活动中心,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16.
3月1日上午,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刘淇到中国盲文图书馆调研中央国家机关志愿服务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陈存根汇报了中央国家机关志愿服务工作的总体情况.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鲁勇等陪同调研.  相似文献   

17.
“扫盲”一词是贯穿20世纪中国社会教育与公民建设的强大隐喻。然而,作为实存的盲人与视障群体,其识字问题却被排除在面向大众的主流启蒙叙事之外。盲文在华的传播也被简单地划入特殊教育史研究的范畴,从而忽视了其拓展下层社会教育对象与塑造现代公民身份的重要历史意义。本文聚焦中国盲文在社会教育活动中的身体与性别面向,分析中国盲文体系如何在本土化的过程中逐渐脱离基督教针对病残身体的救赎观,并参与到国家针对下层社会中盲人职业群体(以女性盲艺人群体为主)的救助与整合中。本文首先探讨清末民初的改革派精英与社会教育家如何吸取教会学校对视障群体的教育经验,对以性别划分的下层盲人职业群体的技能进行重塑,进而推动了国民政府在福利国家的框架下实践将盲文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然后探讨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在改革盲文的同时,强调盲人女性通过参与文艺活动与生产劳动实现身体的解放,成为“残而不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来的盲人教育开始走出社会教育的福利模式,寻求突破性别与阶级的双重边缘性。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残联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化助残行动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盲人"听书工程"启动仪式于2012年2月21日在中国盲文图书馆举行。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出席仪式并讲话。中国残联党组副书  相似文献   

19.
8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来到不久前落成的中国盲文图书馆新馆,对图书馆投入使用表示祝贺,向广大残疾人朋友致以亲切问候。他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坚持公益性、综合性、示范性、便利性、权威性,为盲人群众提供优质周到的服务,让知识的阳光照亮广大盲人群众的心灵  相似文献   

20.
盲文是盲人之间进行交际、记载思想活动的一种工具。盲文检验应是文字检验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检验鉴定盲文书稿、信件的书写人,确有应用价值。目前,盲文检验还没有人进行过系统研究,盲文检验理论仍然是一项空白。我们选择了盲文检验原理和方法这一课题,对盲文检验理论及其检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从手写盲文的一般特征和个别特征进行归类分析,从中探究了不同书写人之间的差异,为盲文检验找出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