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加快和城市社区的不断发展,社区与社区居民的关系日益密切.但目前社区内的青年群体对社区事务的参与热情却明显不足、社区参与意识淡漠,大城市的中心城区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给和谐社区的构建以及青年群体自身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针对上海市徐汇区有关社区中青年群体的社区参与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就社区青年参与意识的培养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课题选择安徽省黄山市青年为调查对象,通过对不同青年群体政治参与的现状进行调查,就青年对政治生活的关注度、青年对党的认同度和对社会发展的信心、青年参与政治的意识、青年参与政治的具体行为表现、青年政治参与能力等方面作了分析,希望能够管中窥豹,透视当代中国青年政治参与的现状,剖析其问的问题,进而为今后中国青年政治参与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青年是适应世贸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力量,青年入世后发展情况特别引人注目。本文根据问卷调查、个案走访、文献研究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调查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入世后青年政治思想道德水平至上升趋势,青年竞争意识格外明显,成才愿望强烈,同时,存在特殊青年群体价值异化等问题,对此,共青团必须在教育青年力度上、工作机制优化上下功夫,进行队伍建设,服务青年,促进社区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社会投资理论为指导的加拿大就业政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加拿大政府在鼓励多元参与、发展整合性就业政策、侧重青年培训教育、依托社区构建就业网络、注重困难群体个性化需求等方面的经验,为中国解决青年就业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权利意识的觉醒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风起云涌,各种社会力量积极行动,以自身群体权利要求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青年作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首次登上世界历史舞台,他们逐渐意识到自身的权利并开始提出要求,并以实际行动参与到社会变革中去.尽管所采取的实际行动方式各个不同,但都表现了在美国当时的现代化进程中所凸显出来的青年的权利意识的觉醒和发展.在我国现代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研究美国青年当时的权利意识,对于更科学更有效地开展青年工作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王征 《人民论坛》2013,(10):68-69,95
主体政治意识的发展不仅是主体心理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主体自身在社会情境与社会活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的过程.网络参与是青年参与社会生活、政治过程的一种重要途径.文章主要就青年对网络政治参与的意义以及在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对2012年国内重要期刊发表的有关青少年群体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扫描、梳理和分类,并从互联网与青年政治参与、网络社区与青年自组织、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青年亚文化与性别、青年亚文化研究的方法,以及青年研究的过去与未来等方面概括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整体勾勒出该年度国内青年文化与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全貌、存在问题,以及未来研究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对2012年国内重要期刊发表的有关青少年群体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扫描、梳理和分类,并从互联网与青年政治参与、网络社区与青年白组织、新媒介与青年业文化、青年亚文化与性别、青年亚文化研究的方法,以及青年研究的过去与未来等方面概括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整体勾勒出该年度国内青年文化与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全貌、存在问题,以及未来研究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香港社会长期以来被人称之为“政治冷感”的社会,青年人一般对政治漠不关心,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参与程度都很低,传统的青年服务(工作)也以侧重于解决青年问题或满足青年成长和发展的需求为其工作指向,以文康服务为主要的服务模式.然而,这种冷感的社会参与现状与传统的青年服务模式,在80年代受到了香港社会发展的猛烈冲击.  相似文献   

10.
调查发现,社区直选中居民政治参与主要存在居民政治参与的动力不足、意识不强、政治参与的效能不彰等问题.巩固和进一步推进城市社区直选中居民的政治参与可以从五方面入手: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积极构建公民社会;培育社区民间组织,密切居民与社区的利益关联;加强对于社区自治的宣传,提高社区居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扎实推进社区自治,做真城市基层民主;建立健全居民与居委会的互动机制,提高居民政治参与的效能感.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相比整个青年群体发展取得的长足进步,新兴青年群体发展相对滞后,并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特征,突出体现在群体规模持续扩大,行业内分化更加明显;民生渗透广度深度增强,基层治理参与频度力度加大;职业身份日益明确,精耕新业态特点突出;群体成长性特征明显,工匠精神备受推崇;阶层及群体意识增强,政治诉求更加强烈;群体心态整体平和,未来发展预期高等方面。同时,群体发展还存在职业不稳定、侵权和资本裹挟、偏离主流意识形态、发展状况难追踪、社会融入难等五类隐患及风险。新形势下加强新兴青年群体工作需从坚持党管青年原则,落实青年优先发展理念;提高服务精准度,分层分类解决发展问题;坚持底线思维,重视防范群体发展带来的潜在风险;扩大组织覆盖面,着力健全新兴行业党群组织体系;加强舆论引导,为群体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等方面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12.
楼宇青年是随着当代楼宇经济兴起与发展而出现的城市青年群体.这一特殊的成人群体正处于尴尬的生存境遇之中.他们内心本能地对家庭关系、人际交往、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知识技能或信息资源存在学习诉求,对此,社会(社区)、楼宇青年及成人教育三方应承担起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曾涛 《前沿》2010,(23):29-31
青年群体历来是一支独特而又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正在发挥和即将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因此,分析研究青年群体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正确把握当代青年群体的政治倾向,进而有效地引导他们合法、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14.
青年社区归属感的培育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琳 《青年探索》2003,(6):19-21
社区归属感是构成社区的重要元素,青年社区归属感的强弱直接影响社区的发展。当前,我国青年对社区的依存度和归属感明显偏低。本文试以青年社会化的视角,从社区参与、社区文化、社区组织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育和增强青年的社区归属感,促进社区与青年的互动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澳门的社会原貌为渔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曾分四次大量引进中国内地的劳动力,促成了四次移民潮,但新移民的融合程度不一。自澳门回归祖国以来,澳门居民的身份认同感在逐步增长,澳门青年群体的身份认同感与归属感的进一步提升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澳门社会的发展,澳门青年群体的公共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但随着经济增长趋向平稳,澳门高楼价、高物价、产业集中化问题以及澳门青年"赚快钱"的心理已经成为澳门青年实现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的障碍。促进社会互动与社会流动性不仅需要澳门政府的政策支持,同时需要澳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黄琳 《青年探索》2008,(1):11-14
通过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对广州市H街青年的社区参与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运用单位组织理论和社会化理论的相关观点对其参与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青年社区参与行为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组织动员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并非强制的,而是与青年个体的参与意识和主体认知相统一的。  相似文献   

17.
青年主题意识包含促进自我成长意识和促进社会发展意识两大维度,根据2014年广州青年发展状况调查数据,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青年促进自我成长意识和促进社会发展意识对参与志愿服务的影响。结果表明:青年的意识对参与志愿服务具有显著影响,青年促进自我成长意识越强,参与志愿服务可能性越高;青年促进社会发展意识越强,参与志愿服务可能性越高。因此,在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过程中,要尊重青年志愿者的主体意识,从青年自身发展意识出发,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于对青年政治和社会参与热情持续下降将影响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的担忧,美国政府和公众把培养青年的社会责任感作为最为关心的头等重要问题,重新重视并发展起来.在教育过程中强调积极的参与,重视公民参与和公民品性的培养.在实施路径上主张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注重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及社区和家庭的参与和支持.  相似文献   

19.
青年从来是一个与民主议题紧密联系的群体,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涉及到两个根本问题:一个是社会政治民主,另一个是青年成长发展。从政治民主和网络社会的理论视角分析可知,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对青年,对社会政治民主,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网络参与的平等性实现了青年政治参与的主体地位,给社会民主进程带来了新的生机;网络的隐秘性赋予了青年政治参与的充分自由,推动着"自由、平等"等社会价值的建设;网络参与的快捷化使青年的社会活力得到充分展现,是对党中央"解放社会活力"倡导的具体落实;网络内容的丰富与参与动因的复杂推动着青年的政治成熟,促进社会民主政治环境的良性发展。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是社会与青年共赢的积极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20.
当代青年群体的社会参与是激发社会活力的主要来源,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的分析,对青年女性群体不同类型的社会参与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当代青年女性群体的社会参与具有类型多样化特征,整体上表现为积极正向的社会参与状态;除个体特征和婚姻家庭因素影响外,阶层与体制的社会结构性因素会影响到青年女性的社会参与,尽管不同类型社会参与中的阶层因素影响不尽相同,但青年女性群体的社会参与呈现体制内外的显著差异化特征,进入到体制内就业且实现经济地位提高的青年女性群体更能够积极主动开展社会参与活动,而体制外就业的新社会阶层青年女性的社会参与整体偏弱。为实现女性在社会领域的全面发展,在提升其社会经济地位的同时,为新社会阶层青年女性开辟利益诉求表达的渠道,构建积极有序的社会参与机制,激活其社会参与的能动性,仍然是今后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