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讨论现代性问题,一方面,我们必须最大限度地澄明关于现代性的“问题语境”;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尽可能避免达成某种语境主义的规则共识,这就是现代性的吊诡.现代性不是魔戒,正如民族文化不是圣经.现代性在中国的绵延约略分为三个阶段:思想的现代性、市民社会的现代性和富裕社会的现代性.中国现代化的“社会动员”过程和前景,更多是在文化意义即“文化现代化”层面展开和定位的,因而现代性是中国“文化现代化”最基本的理论理性之命题.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人们对现代性的批判出现了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阐述和态度尽管有片面和过激的部分,但其彻底的批判精神和不断的自我超越的精神值得借鉴。后现代性主义的部分理论和观点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对逐渐形成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中国模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颖 《探索》2007,23(6):150-153
作为当代中国追求的一种新的现代性理念和现代化模式,和谐理念延续了中国百余年来既久远又日新的现代化追求,扬弃了西方经典的现代性理念,续写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反现代性的现代化理论",展示了清晰的中国现代性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4.
现代性的中国形态与后现代主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华 《探索》2001,(3):38-41
中国从二十世纪初到现在所实现的是现代性的中国形态。这种形态上的现代性虽然在短时期内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但由于只强调群体主体性而忽略个体主体性而有根本性的欠缺,其结果是中国人的个体主体性尚未普遍地生成。1976年以后的改革意在于创造新的经济体制,解放人的个体主体性,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证明解放个体主体性对于中国具有巨大意义。由于建构个体主体性的工作在中国还远未完成,所以,中国在引入后现代主义时必须有所选择后现代主义消解个体主体性的主张对中国人来说来得太早了,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消解和守护自然的思想,对于生态危机已经非常严重的中国则有巨大的意义。所以,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必须同时吸收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精华,而不能追求纯粹西方意义上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5.
经济学中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是运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理论话语反思经济学理论本身的产物,其思想实质是经济生活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在经济学理论上的反映,是资本主义两个不同历史阶段的主导性特征或倾向的理论表达.文章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有方法论之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王金玉 《唯实》2007,(8):22-25
与韦伯等经典现代性理论强调现代性发展的趋同性不同,多元现代性理论强调现代性发展的差别性和独特性.现代性被认为是一种独特的文明,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制度特征,并因而成为文化保守主义的理论基础.包括当代新儒家在内的中国文化保守主义强调儒学价值对于东亚及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独特性,并进而强调回到传统、回到儒学.因此,强调儒学在现代性条件下的创造性转化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主要精神动力,也成为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核心关切.文化保守主义强调多元现代性,否认现代性只能从基督教文化生发出来.但文化保守主义究其实质仍是韦伯命题的另一种版本.  相似文献   

7.
王金玉 《唯实》2007,(9):22-25
与韦伯等经典现代性理论强调现代性发展的趋同性不同,多元现代性理论强调现代性发展的差别性和独特性.现代性被认为是一种独特的文明,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制度特征,并因而成为文化保守主义的理论基础.包括当代新儒家在内的中国文化保守主义强调儒学价值对于东亚及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独特性,并进而强调回到传统、回到儒学.因此,强调儒学在现代性条件下的创造性转化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主要精神动力,也成为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核心关切.文化保守主义强调多元现代性,否认现代性只能从基督教文化生发出来.但文化保守主义究其实质仍是韦伯命题的另一种版本.  相似文献   

8.
中国道路是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基础上的现代化之路。中国特色现代化之路伴随着现代性在中国历史演进的民族化过程。中国现代性建构既要重视人类现代性孕育与成长的一般性规律,也要关注中国现代性生成的民族特殊性。在中国道路的进程中,不能因为现代性危机而摒弃现代性建构,也不能走西方现代性生成之路,而应发挥后发优势、道路优势、制度优势和文化优势,从中国的先进文化和现代性反思的成果中吸取智慧,走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9.
“资本逻辑”统摄下的资本主义现代性在创造现代文明的同时不断走向“野蛮”,社会主义现代性则在继承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基础上实现了现代性的新发展,为我国现代化探索提供了科学路径。我国现代化是选择并不断践行与深化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发展进程,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立与持续开拓之中,历史性地体现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创造。新时代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与拓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与变革,彰显着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制度优越性;致力于人的现代化并在世界范围内以全人类共同价值引导世界现代化建设,践行着社会主义现代性的价值原则;坚定问题意识与革命精神,在进行伟大斗争中坚定信念,推进着社会主义现代性的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10.
虞崇胜 《探索》2023,(4):15-28
属性是指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性状或性能,是此事物区别于彼事物的本质性的东西。中国式现代化包括现代性、中国性和世界性三重属性。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中的一种形式,现代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属性,没有现代性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发生在古老的中国大地,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起来的,这就必然带来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性。中国式现代化发生在全球化时代,是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联系起来的,这就必然带来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性或人类性。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性、中国性和世界性,才称得上把握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真谛。中国式现代化这“三重属性”,不是“三个属性”,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三个方面的属性不是绝然分开的,而是交叉重叠的,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关系。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属性中,现代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普遍属性,中国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属性,世界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属性。中国式现代化是综合这三种属性的现代化。正是由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这三重属性,从而成为世界现代化史上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模式。  相似文献   

11.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与我国现代化模式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党的三代领导核心联系当时的实际,确立了不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形成了不同的现代化模式:第一代领导核心形成了国家工业化模式;第二代领导核心形成了全面发展模式;第三代领导核心继承、丰富和发展了全面发展模式,、现代化模式的不断演进,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刑事古典学派有两种类型,即旧派相对主义和旧派绝对主义.前者可以贝卡利亚为代表,其功利主义的意志自由理论是建立在经验论基础之上的,在刑罚本质问题上达到了功利主义与报应刑主义的统一;后者可以黑格尔为代表,其意志自由理论则以唯理论为基础,将具有自我意识的成人的意志自由作为犯罪与责任能力的基础,没有割裂刑罚报应中的道德评价与法律评价.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产生使处于原始自在统一状态的物质世界出现了真正意义的分化,使这种分化得以实现的真正动力是实践;也正是在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分化的物质世界不断呈现出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物质世界的分化与统一是在实践中实现的,同时也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合法性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党的事业的发展。由于市场经济中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致使当前我国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合法性存在不足。要从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加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法律法规建设,以及落实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人民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几个方面来提高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人的发展、人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提出并形成了社会主义人的现代化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学说为社会主义人的现代化思想提供了牢固的思想基础;列宁则关注和重视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问题,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毛泽东把人的作用和发展置于相对独立的位置上,更重视其在革命和建设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行政信息公开法制化是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适当限制,是构建诚信及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同时,行政信息公开法制化是构筑确保民主、保障人权、协调多元利益、反腐倡廉的和谐社会法律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电子信息产业是福州的支柱产业,抓住新机遇,促进物联网产业的跨越发展,是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推进福州跨越发展的关键。福州的物联网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福州应瞄准未来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把物联网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构建生态型政府是缓解生态环境危机的现实抉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映射与彰显,是自主创新、谋求发展的理性选择。生态型政府是政府行政管理行为创新的高级形态,旨在实现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生态化,对内部事务管理的生态化,以及公务行为的生态化。构建生态型政府的路径包括:树立和谐共生、生态优先的政府执政理念;构建社会服务职能与生态服务职能并举的政府职能体系;构建生态功能与行政功能协同治理的政府体制;构建基于利益相关的多元生态治理模式;健全政府生态制度,椅筑生态法律政策体系;倡导绿色GDP的政绩考核体系等。  相似文献   

19.
文化保守主义儒化派是当今活跃于中国思想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社会思潮。其核心观点是“儒化中国”、“儒化共产党”。这些观点充分表明文化保守主义儒化派的观念体系和政治主张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我们必须划清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与“复兴儒学(儒教)”的界限,高度警惕文化保守主义儒化派对我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向度性。“向”是旗帜和形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纵的拓伸,关系到我们在思想上、精神上举什么旗帜;“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精神文明横的延展,关系到能否始终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目前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在确保社会主义方向以及在此前提下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和状态上都面临严峻挑战。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在发展中实现“向”与“度”的协调统一,切实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