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与缅甸山水相连,在历史上,云南与缅甸之间很早就有了贸易往来。近代以来,滇西地区与缅甸的经贸关系更为密切。在与缅甸的贸易交往中,滇西地区的各族商帮一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为滇缅贸易的网络构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经过他们的努力,近百年来云南与缅甸的经贸往来向纵深和多元方向不断迈进。  相似文献   

2.
西方国家对缅甸长达十余年的经济制裁严重阻碍了缅甸经济的发展。由于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异常艰难,缅甸贸易的中心转向邻国。本文分析了缅甸和中国非正式跨国界物资和人员流动的原因和影响,提出的对策建议包括:两国的管理部门之间要加强合作,将非正式流动顺利转变为正式流动。通过合作,重新认真审查和修订为非正式流动制定的限制性政策法规,降低非正式流动对当地社区的社会和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文章提出只有利益相关各方长期合作共同制定多维政策,应对多维问题,才能实现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明代的中央政府在处理与缅甸关系时,最重要的做法是把缅甸纳入云南都指挥使司的统辖范围,将缅甸直接纳入地方政治组织系统,同时又将缅甸置于藩属地位,纳入明朝的朝贡体系之中。这样,中缅关系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相较于之前的元代,明朝在缅甸的控制力度和影响力都在下降,但两国间的贸易还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旅居缅甸的中国人人数剧增,籍贯及身份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大明街"的形成,说明留缅中国人已有自己的聚集区并建立了自己的商业网络。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云南省与缅甸贸易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后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计算分析滇缅贸易进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和互补性,并为滇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姚勇  姚鹏 《东南亚》2011,(3):67-71
19世纪末英国占领缅甸之后,云南德宏户撤坝子许多阿昌族群众去往缅甸做工或贸易,他们最初冬去春来往返于中缅两地,被缅甸人称为“迈达”(Maingtha)。随着经济往来的日益密切,他们中不少人定居在缅甸,特别是民国时期达到高峰,这些人及其后代形成了缅甸的“迈达”族群。  相似文献   

6.
1988年9月,现任缅甸军政府上台后,宣布放弃执行了近30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市场经济,并逐步对外开放,允许外商投资,农民可自由经营农产品,私人可经营进出口贸易。目前私营经济在缅甸占主导地位,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5%①。但是由于缅甸军政府长期实施锁国政策,使缅甸成为东盟各国中信息最为封闭的国家,更使得缅甸的经济不但落后而且封闭,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缅甸的金融发展也是一样,尽管国家已经逐步放开,但目前的发展仍是非常落后、缓慢的。一、缅甸金融发展介绍自从1988年以来,缅甸先后出台了缅甸中央银行法、缅甸金融机…  相似文献   

7.
许清章 《东南亚》2004,(2):62-64
曼德勒是缅甸第二大城市 ,又是缅甸末代封建王朝的都城 ,它与另一古城———阿瓦 (又译“茵瓦”)相距很近 ,因而 ,旅缅华侨又称曼德勒为“瓦城”。曼德勒是 1 853年登基的敏同王宣布决定由阿摩罗补罗迁都于此而兴建起来的。 1 857年 ,敏同王动员了阿摩罗补罗的 1 5万群众随同而来并定居在曼德勒附近一带。宫殿于 1 859年全部建成。贡榜王朝 (又称雍籍牙王朝 )始建于 1 753年 ,雍籍牙登居后 ,建都在瑞冒 ,他用 3年时间 ,采取种种兴邦治国措施 ,发展生产 ,国力日盛 ,重新统一了缅甸。自此以后 ,又有9名皇帝先后登居为王。在贡榜王朝经历过的 1…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阐述缅甸民盟政府执政周年来采取的主要经济措施、成效评估以及中国与缅甸经济合作成效及未来发展趋势。民盟执政周年来,采取的经济措施有限,经济仍然萎靡,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货币贬值与通货膨胀严重;经济基础薄弱,投资环境仍然较差;基础设施未有大的改善;行政效率、管理效率低下;引进外资额下降。一年来,中缅贸易合作呈放缓趋势;投资合作重回快速发展态势;国际产能合作稳步推进;农业合作不断深化。未来,中缅经济合作将呈现贸易与投资增长迅速,逐步构造双赢合作模式;边境经济合作将实现大发展;国际产能合作将进一步加强;产业合作重点领域将日益明确等趋势。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与缅甸两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双边经济关系的措施。在这种背景下,两国商品贸易快速增长,印度在缅甸对外贸易中的比例提高;印度对缅甸直接投资增多,但数量依然较小;印度还对缅甸的一些项目进行援建,提供了一些发展援助。但两国的经济关系发展依然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预计今后两国经济关系会加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20世纪初以前中缅之间贸易及人员往来的过程,认为双方交往虽发端于汉代,但直至元代时,才有华侨定居于缅甸。到了明代,华侨社会开始在华侨人口较为集中的上缅甸的部分地区形成和出现。清代是华侨大规模移居缅甸时期,既有陆路迁移也有海路迁移,随着华侨大量移居缅甸,一些能够聚合缅甸华侨的纽带,如地缘组织、血缘组织和业缘组织纷纷成立,华侨社会则在缅甸较多地区形成。  相似文献   

11.
(2011年5月1~31日)●3日,据中新网记者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商务部门获悉,4月29日至5月2日,第十届中国—缅甸边境贸易交易会在缅甸掸邦北部木姐市105码边贸站举行。双方共成交现货总量18452吨、总值10838万元人民币。中方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在缅甸投资总额已达120多亿美元。2010年,实现双边贸易额44.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3%,中国已成为在缅甸投资最多的国家和缅甸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12.
经济短讯     
1、从 2 0 0 2年 3月 1日起 ,缅甸中止外国贸易公司从事进出口业务。驻缅甸的外国贸易公司若想继续运作就必须与缅甸公司成立合资公司。2、 2 0 0 1年缅甸吸引的外资协议金额为 5 74 3万美元 ,比 2 0 0 0年减少 6 9 15 % ,外资来自泰国和中国等 9个国家和地区 ,共 13个项目 ,投向制造业、建筑业、旅游业、石油与天然气以及矿业 5个领域。3、 2 0 0 1年缅甸的对外贸易总额为 5 0 77亿美元 ,比 2 0 0 0年增长了 2 4 7% ,其中进口2 7 89亿美元 ,出口 2 2 88亿美元 ,逆差 5 0 1亿美元。与东盟成员国的贸易额达 2 2 2 7亿美元 ,占缅甸对外贸…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1991,(2)
1991年1月,笔者随云南省学者经济考察团到缅甸作了两个星期的访问和考察,对缅甸的社会经济有了更为全面和直观的认识,对滇缅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肖彩雅 《东南亚》2011,(2):67-72
中国人移居缅甸历史悠久,尤其在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华侨不断地涌入缅甸,缅甸华侨社会由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时期仰光华侨社会的变化与19世纪缅甸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特别是三次英缅战争(1824~1826年,1852年、1885年)有着密切的关联。在这一时期,仰光华侨社会随着缅甸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诸如华侨的籍贯构成、经济活动、人口分布、社会组织关系等。在移民与贸易的互动作用下,这一时期仰光华侨网络逐渐形成并成为缅甸华侨网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与东盟各国货物贸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与东盟的贸易发展迅速,但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具有不同的特点。通过分析发现:云南省与东盟各国的贸易量与彼此的距离大体上成反比关系。云南与东盟的贸易主要集中在与云南接壤的缅甸、越南和老挝三国,与其他东盟国家的贸易相对较少,贸易辐射范围有限。  相似文献   

16.
1988年缅甸军政府上台后,日本就对缅政策进行了适度调整,日缅特殊关系得以进一步巩固与强化,日缅特殊关系的发展延续是日缅两国维护各自利益的产物。虽然日本为确立在东南亚地区的主导地位、实现政治大国奠定基础,从而维系特殊的日缅关系,但其未来走向仍将受到其ODA政策变化、缅甸对外开放政策和贸易政策以及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东南亚》1989,(3)
历史上云南的“对外开放” 从历史上看,云南与国外的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3至2世纪,云南滇池地区就和越南的红河流域有贸易往来,洱海地区就与缅甸等地有通商关系,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指从四川经云南通往缅甸,印度的古代贸易通道,当时称为“蜀身(yun,音原)毒道”)就在这一时期首次出现于《史记》中,永昌(今保山)、滇越(今腾冲)都位于南方丝绸之路的通商要道。公元7世纪以后,思茅地区的银生城(今景东)有了到老挝,泰国,缅甸的商道。南诏和大理政权相继同中南半岛地区发生贸易往来。明、清以后,云南对东南亚各国的贸易进一步发展。据《东华录》记载,通过云南进行的中缅贸易,中国向缅甸出口  相似文献   

18.
缅甸记行     
虽然三月的北京春回大地,但人们仍感到在和煦的春风中还夹带着几分未尽的寒意。可是,作为我国友好邻邦缅甸的首都仰光却是骄阳似火、酷热难当。三月三日至十七日应缅方公司邀请,我随云南省一家公司组成的四人贸易考察小组一起对缅甸进行了为期十四天的访问。尽管是走马观花,但对我们这些初到缅甸的人来说还是增加了不少对缅甸的认识,留下了许多十分美好的回忆。  相似文献   

19.
中国—缅甸—印度陆上贸易通道建设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缅甸—印度陆上贸易通道建设初探陈继东目前,除了我国西藏地区小规模边贸互市交易之外,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商品贸易主要通过海路运输,尚无陆上贸易通道。这既是制约中印双边商品贸易扩大的因素之一,也是拓展中国西南各省、市、区与印度贸易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  相似文献   

20.
英国殖民初期缅甸掸邦的茶叶贸易在殖民者"分而治之"政策的统治下,在当地土司头人和代理商的重税盘剥下艰难地向前发展,最终迫于各种压力,困扰茶商的税费问题得到解决。同时,茶叶生产和茶叶贸易也带动了掸邦山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