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0年9月12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正式生效。标志着两岸逐步减少或消除彼此间的贸易和投资障碍,进一步增进双方的贸易与投资关系,也意味着两岸金融合作将提速。在等待政策信号的进一步明确的同时,国家已经批准台湾土地银行等三家银行可以在大陆设置分支机构,两岸金融机构开始已经在金融合作与创新上开始了诸多尝试。不仅官方金融机构开始两岸互设,业务互动,而且开始形成了两岸金融业务深层次交流和共赢新的发展格局。不难看出,政府层面和民间智慧为两岸金融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了诸多思路。在天津滨海新区金融先行先试的政策利好背景下,在这片金融创新试验区,尚未争取到一家台商银行独自设置进  相似文献   

2.
发展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之所在。二十多年来,在市场力量推动下,经过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已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两岸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不仅促进了两岸经济的共同繁荣与发展,成为联结两岸民众新的重要纽带与载体,而且增进了两岸民众的共同利益,成为两岸关系中最积极和最活跃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台商来大陆投资,有利于得到更好的回报,有利于发展两岸经贸合作,有利于推动台湾和大陆经济共同发展。只要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只要是对促进两岸交流有利的事,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做,并且一定努力做好。我们欢迎更多的台胞来大陆发展,通过开展合作,造福两岸同胞。大陆有关方面一定会竭诚为台胞们提供帮助和服务。实现两岸直接“三通”,有利于密切两岸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更是广大台湾工商业界朋友的强烈愿望。希望两岸民间行业组织尽快商谈、早日办成这件两岸同胞共同期盼的好事。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即将来临,…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5,(22)
<正>摘编自11月8日香港《文汇报》11月7日下午3时,在两岸中国人和全世界人民的注视下,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实现跨越了66年历史的两岸领导人第一次握手。在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高度上,两岸领导人共同确认,"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今后两岸关系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从而为未来两岸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作出了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正确选择,为两岸和平发展夯实了不可撼动的基础。在会面中,习近平指出,希望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5.
海峡两岸关系在近十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两岸政治关系的发展却并不顺利,政治僵局依然没有打破,原本存在于两岸有一定模糊空间的一些问题,在两岸关系发展的曲折震荡中变得逐渐清晰并走向对立的两面,两岸的主要矛盾也由“正统”之争演变成统、独之争.特别是近几年来,因台湾当局政策的变化导致两岸在一些重大政治立场上的原则分歧更为突出,两岸关系重趋于紧张,政治关系更是跌入谷底.本文主要分析现阶段两岸主要政治分歧及其内在社会基础,并对未来两岸政治关系作一简要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7,(23)
<正>1987年,在台湾外省老兵返乡运动的冲击下,台湾当局不得不正式开放大陆探亲。随着老兵回大陆探亲的实现,两岸民间交流的大门逐渐被一点点推开,两岸民间经济文化交流的规模日益壮大。在这30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两岸民间交流的恢复与发展不仅解决了台湾外省老兵回大陆探亲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两岸关系发展注入了强大动  相似文献   

7.
陈清林  刘晓佳  邰宗 《台声》2013,(11):28-31
●为破两岸政治难题凝聚民间智慧●共同发布《首届两岸和平论坛纪要》●围绕两岸四项议题展开深入研讨●第二届两岸和平论坛预定于2014年在台湾举行10月11日至12日,首届两岸和平沦坛在上海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以“两岸和平、共同发展”为主题,共邀请了来自海峡两岸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士前来参会。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两岸专家、学者围绕两岸政治关系、两岸涉外事务、两岸安全互信、两岸和平架构四项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8.
王茹 《台湾研究集刊》2006,45(3):1-7,83
海峡两岸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不少领域里存在差异,民意也有歧异与落差。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显现、维系和生长离不开两岸民众的交往、沟通。通过多年两岸的往来,当前两岸共同市场已见成效,其他领域的交流和交往也有相当的规模,在此基础上,建构两岸公共生活的努力会使两岸民众有更多真诚的沟通与意义的分享,有助于两岸民众形成沟通、理解与共识的相处之道,提高两岸命运共同体的亲和力、凝聚力。  相似文献   

9.
正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合作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中国台湾位于"一带一路"沿线,地理位置优越,社会安定,经济及金融产业发达,台北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同时,台湾具有优良的创新研发能力、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完整的产业群基础、较好的投资环境和人力资源等区位优势。中国农业银行在台湾设立分支机构,可进一步完善农业银行海外发展布局,促进两岸经济共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外部及两岸社会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两岸经济关系已经步入新一轮转型升级期,迫切需要寻求新的增长空间,打造两岸经济关系的"升级版"。两岸加强服务业合作将开创两岸经济合作新模式,增强两岸经济合作动力,并带动两岸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带动两岸经济关系转型升级的最重要引擎。未来加强两岸服务业合作应充分吸收借鉴过去制造业合作的经验与不足,创新合作方式,更大程度地发挥服务业合作效益。  相似文献   

11.
王敏 《两岸关系》2014,(2):20-21
<正>2013年,两岸经贸合作持续深化发展,两岸经贸关系制度化机制化稳步推进,两岸贸易平稳增长,两岸金融合作取得新进展。展望2014年,两岸经济合作将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势头,为两岸关系全面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基础。两岸经贸关系制度化、机制化建设取得新进展——签订两岸服务贸易协议。6月21日,两岸两会在上海举行第9次会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5,(22)
<正>11月7日下午,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之间的握手,通过世界各大媒体的平台传至全球各个角落,这一直接影响两岸、间接影响全世界的"历史一握",让人深感振奋。两岸领导人会晤的成功举行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突破,两人为民族大义和国家未来的握手,开启了两岸和平时代。此次会晤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意义非凡,是自1945年以来的重大进展,是继2005年连战"破冰之旅"、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开启"大三通"的第三次重大突破,两岸领导人此番放下了细枝末节的困扰,为民族大义和  相似文献   

13.
《台声》1996,(10)
为了加速实现两岸直接“三通”,促进两岸经济的共同发展,国家交通部于1996年8月20日颁布了《台湾海峡两岸间航运管理办法》,次日,国家外经贸部颁布了《关于台湾海峡两岸间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办法》.这两个《办法》的颁布在海峡两岸引起了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12月25日至29日,以"诗意中国: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为主题的两岸诗会活动在海南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60余名诗人和艺术家参加。诗会由两岸诗会高端论坛、新诗新书发布会、2014两岸诗会暨桂冠诗人颁奖典礼、寻找海南文化之美采风、两岸诗人龙青  相似文献   

15.
姚春玲 《政协天地》2008,(12):43-43
海峡两岸首次以地缘关系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闽台地缘关系研讨会11月3日在福州举行,两岸专家学者100多人围绕"台闽地缘关系对两岸发展的促进作用"、"台湾政要祖籍地和宗族渊源关系"、"两岸姓氏宗亲血缘地缘关系"、"闽南族群迁台历史"等闽台地缘关系方面问题深入研讨,并展望两岸如何在全球金  相似文献   

16.
丁宇 《两岸关系》2013,(1):56-57
1月12日,两岸民间互信与媒体互动暨人民政协报《两岸经合》周刊创刊百期恳谈会在京举行。恳谈会上,两岸专家学者围绕加强两岸新闻交流、加快两岸媒体互设常驻机构等议题进行探讨。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张克辉、大陆主要涉台媒体机构负责人、两岸工商界代表200多人出席会。  相似文献   

17.
两岸之间的文化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岸文化冲突,不仅发生在一些重大冲突事件中,而且在日常交流交往中也经常出现。本文列举两岸文化冲突在各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及其对两岸关系的负面影响,指出这是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希望引起双方的重视。并且指出,两岸文化冲突也有其正效应,两岸应当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共同推动两岸文化的进步与繁荣。  相似文献   

18.
从两岸经合会第三次例会看两岸经贸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莉 《两岸关系》2012,(5):27-29,3
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是根据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设立的两岸经贸沟通与磋商平台,是两岸制度性合作的重要里程碑,自2011年成立以来,对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2年4月26日,两岸经合会第三次例会在台圆满落幕,本次  相似文献   

19.
两岸交流     
《台声》2006,(7):8-9
两岸文化行政与产业发展座谈会在台北闭幕台声讯为期两天的两岸文化行政与文化产业发展座谈会6月2日在台北闭幕,来自两岸的17位从事文化产业的人士参与座谈和讨论。与会者围绕“文化产业环境与政策”、“艺术能量与文化产业”、“地方传统文化产业的突破与再造”、“文化产业资  相似文献   

20.
唐风 《台声》2006,(5):17-22
4月14日至15日,首届两岸经贸论坛在北京饭店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出席开幕式,并分别发表重要演讲。两岸的知名企业、工商团体的负责人,两岸著名经济界专家学者以及大陆台资企业协会会长等共500多人济济一堂,就两岸经贸合作和发展交换意见,并提出了共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