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政论坛》2010,(4):26-26
中国工人的月薪应该是多少?这当然应该和他们的贡献成比例。不切实际的高工资固然会妨碍企业的竞争力:但过低的工资,不仅会造成社会的不公平,也会影响中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所以,我们应该探讨一个中国工人理想的工资标准。  相似文献   

2.
薛涌 《党政论坛》2008,(2):57-57
中国工人的月薪应该是多少?这当然应该和他们的贡献成比例。不切实际的高工资会妨碍企业的竞争力;但过低的工资,不仅会造成社会的不公平,也会影响中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而在这里,我们探讨的是一个中国工人的理想工资标准。  相似文献   

3.
《瞭望》2010,(21)
<正> "我们公司的产品,即使以出厂价的两倍销售,依然比印度产品便宜。"中国出口企业的加薪空间,由此可见一斑 "提高工资影响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就业——最终受害者是工人","再加工资,企业就会搬往印度和越南了",这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反对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理由。对此,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相关课题组指出一个怪现象:一边,国内企业拼命压低工资成本;另一边,向外国缴纳巨  相似文献   

4.
吴莹 《学理论》2013,(18):67-68
在资本主义国家中,资本家总是以付给工人相应的工资来掩盖其对工人的剥削以及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表面现象好像是资本家付给了工人所有的酬劳,实则是榨取了工人劳动所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而付给工人的工资只是低廉的劳动力的价格,只能使工人用来维持简单的生存。本文试从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资本家与工人的地位入手,分析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工人和资本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2013年12月,来自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各省市工会干部院校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召开了全国工会学研究会、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2013年年会。一年一度的年会是国内工会学、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自信与工会特色道路建设"。围绕这一主题,与会代表分别就劳动价值论、工资集体协商、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基层工会建设以及当前工会相关问题等专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6.
以我理解,“身教重于言教”并不只是指从事抬石头、扛大包之类的体力劳动或扫地、打水之类的日常杂务,而主要是指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如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奉公守法,模范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一般来说,强调领导者、教育者模范带头、作出表率并不妨碍和压抑他们享有正当权益。有谁说教师拿工资是不应该的?有谁说国家主席、总理的工资比一般工人高是不应该的?“身教重于言教”的行动,来源于对理论的领悟。只有在理论上有了一定的领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  相似文献   

7.
太原橡胶厂是国家定点生产轮胎的骨干企业。1989年初,这个厂进行了一项内部改革,实行了“全方位岗位工资制”,使企业焕发出活力和生机。“全方位岗位工资制”,就是根据岗位的劳动强度、技术要求、责任大小、工作条件和人心流向等因素,对全厂180多个生产、工作岗位公开确定工资标准、以岗定薪、岗动薪动,从厂级领导到每个工人,在什么岗位拿什么工资,上岗者有,下岗者无;所有岗位的工资都随着企业(车间)经济效益的增减而变化;岗位工资公开实行“一线高于二线”(生产车间高于辅助车间,车间高于科室),“科室滞后一年”(科室人均工资相当于车间上一年人均工资水平)和厂级领导工资略高于车间一般工人的原则;全厂所有的生产、工作岗位按优化组合的原则,通过考试、答辩,竞争上岗,工人可以当干部、干部可以当工人。两年来的实践证明,这是一项卓有成效的改革。1990年,在全国大部分轮胎企业生产滑坡的情况下,这个厂的工业总产值和全员劳动生产率仍然比上年增长了10.75%和7.08%。大中型企业如何搞活?太原橡胶厂的经验至少给人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8.
讲到艰苦奋斗,一些职工就有议论,现在工人是"工资低,待遇差,上班挤大车子,下班住小房子",已经够艰苦了,还有必要提艰苦奋斗吗?对这些看法应该怎样认识呢?一是要正确看待现在的艰苦,明确艰苦奋斗是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二是要领会艰苦奋斗的精神实质,明确艰苦奋斗这篇大文章要继续做下去. 一、正确看待现在的艰苦,明确艰苦奋斗是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9.
唐山长途汽车站司机王锡荣,开始对打破“铁工资”充满顾虑,怀疑这是“变着法儿治工人”。如今,他用多劳多得的钱买了一套新房。他现在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后中国保险业到底会受多大的冲击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控制力。入世必然会对尚处于发展初期的中国保险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加强我国保险业竞争力 ,迎接这种冲击 ,是我国保险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波恩专电 继五金工人和银行职员罢工后,德国的公用事业和交通运输部门的职工4月24日开始了18年来第一次罢工。德国今年工资谈判分外艰苦。雇主说,生产上不去,如何能加许多工资?工会则表  相似文献   

12.
工会与雇主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可以帮助工人获得较为"合理"的劳动报酬,但在工资算作企业成本的情况下,协商工资也难逃成本"上限"的约束。因此,跨越成本围堵,承认劳动产权,让劳动者分享企业利润,对促进企业发展、增加劳动收入、抑制两极分化、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劳动力市场有效运行的必要保障,是维护工人利益、协调劳资关系的重要机制。我国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尚处于初级阶段,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真正的集体协商机制还没有形成,工资协商制度在我国推行面临着诸多约束:工会的职能约束;劳动力市场条件约束等,我国要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强化工会的功能;发挥政府的职能,协助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推行;开展行业、产业级的工资集体协商;并拟定更为详细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4.
在经历了百年沧桑后,香港即将回归祖国,回顾其历史进步,香港工人运动的作用是功不可抹的。香港的工人不仅是香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也是香港社会福利的主要推进者。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香港经济萧条,工人得不到充分的就业保障、失业、失医现象十分严重。香港的一些工会组织针对工人的生活处境,明确提出了“关心群众疾苦,创办工人福利”的方针,开办工人医疗所和工人俱乐部,开展职工互助,争取就业保障,努力提高工资和改善劳动条件。六、七十年代,香港的工人群众面对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而生活却得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随着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不断深化,我国企业工资分配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企业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制度改革的组成部分。由于企业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生产,而且也直接影响职工群众的经济利益。因此,作为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工会,应该支持、参与企业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积极做好工会的群众工资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一、经济增长条件下的工资变化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经济持续27年的快速增长,GDP年均增长率达到9.6%,200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2亿人民币,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加快了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超过30%,成为具有很强国际竞争力的新兴市场国家,其2005年的外贸总额达到14221.2亿美元,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中国经济的发展活力极大地改善了中国人的经济收入水平,为市场化的工资增长创造了可能性和更多的机会,日收入低于1美元的绝对贫穷人口大幅…  相似文献   

17.
以劳动者核心利益为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琳 《瞭望》2008,(17)
劳动合同和工资分配是劳动者最核心的经济利益,中央要求工会以此为切入点,维护工人权益,建设和谐劳动关系在今天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无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理念,还是谋求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都离不开和谐的劳动关系。对此,中央明确要求,全国各级工会要积极为广大劳动者说话办事,特别是要致力于改善广大劳  相似文献   

18.
理歪气壮     
理直气壮,当然不成问题。但若嘴里吐出的明明是站不住脚的歪理,却也摆出一副气壮如牛的架势,就让人匪夷所思了。 某服装企业前些时连续加班,可工资总是“姗姗来迟”,更谈不上加班工资了。职工们私下里不免发发牢骚。“怨言”传到厂长耳朵里,这位厂长很快便在职工大会上发作起来:“我们有些工人太不识抬举了!加了几天班就喊吃不消,工资迟发个把月就开始叫!你们也跑到外面看看,现在有多少工人都下岗了?又有几家企业还在运转?人家想加班还加不成哩!”一番训话,果然封住了大家的嘴巴。 无独有偶,另有一家机械制造企业,近年来可谓“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19.
从系统论的观点分析工人集体行动对劳动关系系统的均衡和劳动关系主体产生的重大影响,其结果推动了工会民主化进程,使工资集体协商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突破。得出以下结论:一,工人集体行动改变了劳动关系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和行动策略;二,上级工会主导并自上而下推动基层工会主席直选,企业少有内生性的民主要求,覆盖面有限;三,基层工会主席直选推动了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建立,对改善劳资关系、减少劳资冲突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0.
《瞭望》2010,(21)
<正> "工人为了利益的诉求,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是善意冲突,矛头并不对着党和政府" 跳槽是员工表达对企业不满的最直接做法,俗称"用脚投票"。近年来,沿海地区一些企业工人通过怠工、停工、罢工的方式,向资方施加压力,要求提高工资、增加福利,被称为"用手投票"。一直以来,"双向选择"是企业主对待工人加薪要求的理直气壮的说辞,工人们也只能无奈地"用脚投票"。广东、江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