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力 《新湘评论》2014,(22):60-61
位于湖南岳阳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干百年来,是无数文人骚客追古思今、凭栏抒怀之地,有着“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历史上岳阳楼经历过多次重修、复建,但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滕子京重修岳阳楼。  相似文献   

2.
张映勤 《党课》2012,(12):118-119
岳阳楼是因了一篇文章而闻名天下的,这就是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中学课本总少不了这篇名文,20多年过去了,我基本上还能倒背如流:“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这篇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至少让两人一楼一名言流传于世。两人就是范仲淹与滕子京,一楼自然就是岳阳楼了。至于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早已成了千古名句。  相似文献   

3.
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相似文献   

4.
古时,触动范仲淹写出不朽名篇《岳阳楼记》的,是勤于政事的好朋友滕子京谪守巴陵(今湖南岳阳),岳阳楼下一时“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新时代的中国,通过沟通协商凝聚共识,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政通人和”新气象正在成为普遍的现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结合实际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各地都有新的探索和创造。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群英断是非”工作法理顺三团“乱麻”的故事,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志士,他为官生涯几起几落,但百折不挠,在贬知邓州时,写下了千古美文《岳阳楼记》,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传世警句。他就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北宋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九月,也就是范仲淹贬知邓州的第二年深秋,岳阳知州滕子京派人捎来书信,并附有《洞庭深秋图》及一沓古今名人诗词,求范仲淹为其重修的岳阳楼作记。  相似文献   

6.
杨治安 《共产党人》2008,(20):49-50
《岳阳楼记》历来为人称诵,尤以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饮誉后世。《岳阳楼记》是被贬谪出都的范仲淹应友人滕子京(与范仲淹是同年进士,并曾共同防御过西北边郡,抗击西夏入侵)之邀,为重修的岳阳楼书写的一篇纪念文章,更是一篇即事即景抒写主观情怀的美文。这篇美文,笔者在  相似文献   

7.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相似文献   

8.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相似文献   

9.
学者张一一认为,名动天下的《岳阳楼记》的作者并非范仲淹。《岳阳楼记》的真正作者,正是《岳阳楼记》中提到的那位勤政爱民的滕子京。据《宋史》记载,滕子京之所以会被贬往岳州,是因为他在任泾州  相似文献   

10.
岳阳,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其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与许多历史名人有关。东吴鲁肃始建巴丘邸阁,南朝诗人颜延之最早提出岳阳这一名词,北宋范仲淹撰写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使“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名闻遐迩。一代伟人毛泽东也曾先后多次到过岳阳,推动了岳阳的革命与建设。  相似文献   

11.
《党的建设》2012,(8):45-45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古称巴陵)古城之上,背靠岳阳城,俯瞰洞庭湖,遥对君山岛,北依长江,南通湘江,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盛誉。  相似文献   

12.
舒炜 《廉政瞭望》2011,(17):2-2
政绩一说,在中国自古就有。东汉刘焉治蜀时,“两川之民,忻乐太平”;北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说的都是政绩。  相似文献   

13.
何林福 《新湘评论》2013,(21):42-43
岳阳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曾经吸引过多少伟人和名人“今上岳阳楼”。作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曾多次到岳阳,几度登岳阳楼,与岳阳楼结下了一段缘,演绎出一段段佳话。  相似文献   

14.
当代十一亿华夏儿女,凡是进过中学,受过教育的,恐怕没有一个未读过《岳阳楼记》,读了之后,恐怕没有一个不为藤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功绩’所折服.岳阳楼流芳百世,藤子京也名垂千古.可是,近读司马光的《涑水记闻》,不由得大汗淋漓,当年大名鼎鼎的藤郡守,居然是一个为政不廉.且手法简直是几百年才能出一个的贪污能手.就是这个家伙,在任泾州知府时,就有贪的前科;东窗事发职徒巴陵后,他又乘重修岳阳楼之机,自己当包头,自己兼会计、出纳,所有的工钱、材料、柴米油盐,全都一手包揽,并钻空子、打白条、造假帐、做倒爷,瞒天过海,中饱私囊.但巨贪之后难免心虚.绞尽脑汁之后,便在岳阳楼上描金披彩、雕龙刻凤,以其“功绩”来转移官民的视线、竣工后,又请来文坛巨匠范仲淹,写下了《岳阳楼记》这一千古绝唱,为他高唱颂歌,粉饰太平.藤子京的这一“创举”果然有了奇效,  相似文献   

15.
<正>岳阳,自古揽江湖之胜,拥山川之秀,得人文之美。在巴陵古城,游客可漫步洞庭湖畔,感受“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波澜壮阔;登临岳阳楼,重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民情怀;徜徉于屈子书院,探寻“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文脉渊源……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岳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殷殷嘱托,  相似文献   

16.
岳阳楼逸事     
《党课》2007,(1):101-101
那年,与几个朋友到湖南岳阳观光,在岳阳楼下,听得一个关于岳阳岳阳楼的逸事,感觉颇有味道,故记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正湖南洞庭湖畔有一座岳阳楼,与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范仲淹为岳阳楼写过一篇《岳阳楼记》,传诵千古。不过,许多人未必知道岳阳楼的重修,却是因为一件腐败案子。重修岳阳楼的滕宗谅,与范仲淹为同年进士,是一位有着豪侠气概的士大夫,能领兵杀敌,喜结交朋友,行事豪  相似文献   

18.
八百里洞庭水域辽阔,港汊纵横,自古盛产鱼类。唐代诗人李商隐曾作诗《洞庭鱼》说:“洞庭鱼可拾,不假更乘罾。闹若雨前蚊,多于秋后蝇。”这是多么生动的描绘!洞庭湖不但盛产一般的淡水鱼,而且还盛产大量珍稀名贵的鱼类,其中在岳阳洞庭湖水域产有一种洁白细小的鱼叫银鱼。说起银鱼,有这么一段来历:相传王母娘娘的两根银簪掉落在洞庭湖,化成了洁如水晶白如银、体形细小的一对银鱼。它们繁衍生息,后代兴旺。据清代《巴陵县志》记载:“银鱼产洞庭湖岳阳君山水域,中外名产矣。”《湖南通志》也载:“洞庭岳阳出银鱼,以大小相杂者佳,谓之带子银鱼。…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一位县级领导沉痛地告诉我,去秋新学年开始的一天,听说某地一贫困考生因筹措不齐学费而服毒,顿时心如刀绞,沉痛不已,至今内疚的自责之情难以平复。高考之前,他就给有关人员嘱咐,若有高考录取之贫困生,县财政资助其入学就读。可是,由于某些方面的工作不到位,竟发生了如此痛心事件,实在愧对百姓,愧对党和上级政府,也愧对自己的良心。县委领导关心群众疾苦,体恤民意,善解民忧的爱民之心,惜民之意,怜民之情,是共产党人崇高思想境界的体现,着实令人敬佩。中华民族早有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民本”理念。宋代大政治家范仲淹在《岳阳楼…  相似文献   

20.
洞庭湖畔,岳阳楼边,有一所由原岳阳师专、岳阳大学、岳阳教育学院合并共建的湘北地区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岳阳师范学院。在合并共建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岳阳师院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内部改革全面启动,教学质量、办学效益有了明显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累累硕果,在全国、全省举行的各类可比性较强的竞赛活动中,学院居湖南省同类院校前列,基本实现了1 1 1>3的实质性跨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像当年林县人民那样,岳阳师院在大学校园也开凿了一条“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